第三百四十七章 父愛如山
作者:九曲      更新:2021-01-05 04:41      字數:2345
  蘇河被處死似乎已成必然之事。

  聖皇點頭仰首,剛要抬起手,這時殿外傳來了聲音。

  “定國大將軍到!”

  極細的公鴨嗓傳進太和偏殿,所有人同時露出了驚訝之色,看向大殿之外。

  南唐的定國大將軍是誰?

  正是蘇忠天。

  百玉石階上,蘇忠天神情平靜,緩步而上。

  今日蘇忠天穿上了那件他曾在邊關平定四方的戰袍,頭戴金盔,在陽光的照耀下燁燁生輝。

  同時,蘇忠天左手持著兵符,右手拖著向龍槍,氣勢凜凜,絲毫不減當年。

  入皇宮者,唯一可以手持兵器的人隻有蘇忠天一人,正是聖皇給蘇忠天的特例,也是蘇忠天應得的待遇。

  蘇忠天走進太和偏殿內,站在下方,單膝跪地道:“微臣蘇忠天,拜見聖上。”

  “蘇將軍,不必行此大禮,快起來吧。”聖皇讓手說道。

  這次關於蘇河如何處置的議事並未召見蘇忠天,但蘇忠天卻不請自來,大家在心中也都各有猜測,因為按照以往蘇忠天對蘇河的態度來看,蘇河的死活,蘇忠天應該並不在乎才對。

  聖皇並沒有像大家那般想蘇忠天對蘇河的態度,他曾試探過蘇忠天,但那幾次蘇忠天並沒有任何的反應,因為那幾次的蘇河並沒有遇到生命之危。

  但今日不一樣,因為今日的蘇河難逃一死!

  聖皇看向蘇忠天,問道:“不知蘇將軍今日前來所為何事啊。”

  蘇忠天說道:“微臣是為自己的孩子而來。”

  聖皇說道:“蘇河寓意謀反複國,論罪當誅,這是不爭的事實。”

  趙仲堂隨後開口說道:“是啊,蘇將軍,在國家大義上不該摻雜任何的私人感情。”

  蘇忠天麵色沉靜,手上沉力,將向龍槍直接**了晶瑩的地麵理石上,致其地麵小範圍的龜裂。

  蘇忠天此舉也是嚇的趙仲堂趕緊閉上了嘴巴,其他人也都微微凝了凝眉頭。

  蘇忠天這些年雖然看上去歸隱於鬧市,但從沒人懷疑過他的實力境界,就連在場的龍正天也深知自己在蘇忠天的手上或許連三個回合都走不上。

  整個太和偏殿隻有坐在龍椅上的聖皇穩如泰山,麵色不動,望著蘇忠天。

  將向龍槍**地麵後,蘇忠天直接抬腳上前,並雙手舉過兵符,躬身道:“若聖上肯放吾兒,微臣願將兵符奉上。”

  靜!

  是現在所有人的反應,兵符是蘇忠天回到長安後最大的倚仗,所有人都那般敬畏他也是因為蘇忠天的手上持有長安城最大的軍力部署的兵符。

  隻是沒想到如今為了救蘇河,蘇忠天竟然不惜將兵符交出去。

  金老太監也是麵容震驚,轉頭看向了聖皇。

  聖皇無聲的呼出一口氣,然後慢慢的站起了身,走下台階,走到蘇忠天的身前看著他。

  蘇忠天躬身。

  聖皇說道:“蘇將軍是我大唐的脊梁,怎可隨意交出兵符?兵符隻有在蘇將軍的手上,朕的心才安啊。”

  蘇忠天凝眉回道:“微臣不忠。”

  聖皇問道:“蘇將軍為何定要交出兵符?”

  蘇忠天說道:“為了吾兒。”

  聖皇麵色變的難看起來,說道:“那我大唐的億萬子民呢。”

  蘇忠天後退,伏首跪在地上,說道:“微臣不忠,恐怕再難保衛國土了。”

  聖皇仰首閉上眼睛,沉靜了許久,才悠悠歎息道:“在好的父親和好的將軍上,你始終還是選擇了前者啊。”

  蘇忠天依舊在跪著,沒有說話。

  雲國公等人同樣沒有開口言語,蘇忠天既已做出這個決定,無人能改變的了,隻是失去兵符的蘇忠天今後在朝堂之中恐怕也再無立足之地了。

  聖皇轉身走上台階,緩緩揮手,顯得有些沒有精神的說道:“都退下吧。”

  雲國公等人聞言,皆是躬身行禮,隨後無聲的退出了太和偏殿,正如聖皇所言,蘇忠天就是大唐的脊柱,不論是關外邪魔,還是北秦邊關的那幾位將軍都是忌憚蘇忠天帶兵打仗的能力,而今蘇忠天交出他手上的最後一道兵符,從此也算是徹底的解甲歸田了。

  蘇忠天最後起身,將兵符交到了金老太監手上,而後也離開了太和偏殿。

  太和偏殿中,隻剩下聖皇和金老太監。

  聖皇直腰挺立,不再如方才那般沒有精神。

  金老太監拿著兵符,走上台階,站在聖皇身側,將兵符托起,躬身說道:“恭喜聖上終得這最後一道兵符。”

  聖皇側首下望,同時說道:“金公公。”

  金老太監回道:“老奴在。”

  聖皇伸手拿過兵符,平淡的道:“這些年跟在朕的身邊勞心勞力辛苦了。”

  金老太監笑著回道:“能為聖上分憂,不辛苦。”

  聖皇隨後開口說道:“你也該歇歇了。”

  金老太監聞言,心裏沒來由咯噔一聲,呆呆的站在原地良久,才顫抖著聲音回道:“老......老奴領命。”

  最後,聖皇望著那幅巨大的畫卷,喃喃自語道:“破宮禦龍者。”

  春過暑往,轉眼已是夏季。

  每到夏季,清泉河旁都是最熱鬧的,文人墨客,書生遊客,或是大家閨秀都喜歡來這裏乘舟遊景。

  拱橋上,雲雪瑤靜靜站立,眺望著遠方的河景,碧波蕩漾,令其出神。

  雲雪瑤很少回來這種閑雅之地,除了那幾次和蘇河在這裏見麵,平時她根本不會前來。

  拱橋兩旁,百姓過往。

  柳如白一席白衫,手負長劍,緩步走上拱橋。

  “走吧,人應該都到齊了。”

  柳如白的聲音響起,雲雪瑤收回思緒,衝著柳如白點了點頭,轉身當先走下拱橋,柳如白跟在身後。

  歸燕塔旁有一間閣宇,其中裝扮典雅,下人們上好茶便躬身退了出去。

  閣宇中有不少人,其中不乏像龍正天和趙仲堂這些朝中大臣,也不乏紅葉文和江萬裏這些道宮強者,同時也有如聖羽閣這等江湖勢力代表。

  輩分高的坐著,一些輩分低的則是站在各自長輩身旁,彼此低聲交談,各自眉頭緊鎖著,像是遇到了什麽重要的事情一般。

  直到柳如白和雲雪瑤兩人緩步走進來後,閣宇之中的議論聲才小了很多,大家都將目光望去,長輩們的眼中帶著欣慰和讚許,同輩們的目光中則是帶著羨慕和欽佩。

  雲雪瑤和柳如白是大唐公認的年輕一輩中的最強者,隻要有他們二人在,大唐便有美好的未來。

  再有一萬字,雲幕遮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