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凡事皆有好壞
作者:九曲      更新:2021-01-05 04:41      字數:2201
  一日後,皇宮,太和偏殿,檀香繚繞。

  早朝剛剛結束後,雲國公、蘇忠天以及龍正天並未離開皇宮,而是來到了太和偏殿。

  聖皇坐在龍椅之上,伸手揉著太陽穴,最近國事繁重,讓他也有些勞心勞神。

  太和偏殿中,大皇子李赫和五皇子李文也在,兩人同雲國公三人一起站在太和偏殿之下,等待著聖皇開口。

  時間流逝,大殿之中安靜異常,晌午的蟬聲不重,但還是有些惱人。

  聖皇許久不言,李赫便想著率先上前謹言,這時雲國公衝著他搖了搖頭,李赫才依言退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上。

  又過了半晌,聖皇才抬起頭看著下首的幾人說道:“說說吧,對於東州,你們如何看。”

  雲國公不語,兩位皇子沉默,龍正天微微躬著身子。

  蘇忠天上前兩步說道:“東州反意已生,而且據傳已和燕國叛黨謀劃很久,如今對於大唐來說已是內憂外患,所以微臣覺得,可先命南州和北州派兵,阻擊東州大軍。”

  雲國公這時說道:“蘇將軍此話言重了,大唐昌榮,哪有內憂外患一說,而且北州大軍需要鎮守雲海關,很難分出兵力和南州聯合。”

  蘇忠天退回原來的位置不語。

  李文摩挲著下巴,始終不言不語。

  李赫看了一眼雲國公的眼色,隨後說道:“可東州兵強馬壯,若沒有北州的支持,僅憑南州的五十萬大軍很難能夠在兩忘山擋下東州的鐵騎啊。”

  龍正天觀摩了一陣偏殿的氣氛,隨後躬身稟道:“上妖坊派人傳信,說神月國願與我國聯合,共同阻擊東州。”

  蘇忠天說道:“若神月國真能與我們合作,前後夾擊之下,到的確能夠擊敗東州的兵馬,可妖族的話能信嗎。”

  雲國公說道:“東州若要封國,必將開疆擴土,對於十萬大山中的妖族來說並非好事,與我們合作對彼此都有好處。”

  蘇忠天說道:“神月國那邊應該有什麽條件吧?”

  龍正天點了點頭,神月國答應和大唐共同阻擊東州的兵馬,到的確有條件。

  “神月國那邊希望咱們交出那隻大虎。”龍正天隨後說道。

  龍正天口中的那隻大虎便是藤虎,之前被聖皇下令,讓神衛軍抓進宮中的藤虎。

  李赫凝眉說道:“神月國為何那要那隻虎妖呢?”

  雲國公和蘇忠天等人同樣疑惑,雖說阻擊東州對大唐和神月國來說皆有好處,但現在是大唐的內亂,神月國伸出援助之手,可神月國的條件卻僅僅隻是需要那隻大虎,這倒是令他們有些不解。

  因為依目前的局勢來看,就算神月國開出的條件再苛刻,大唐也會答應的。

  就在其他人思索著神月國的用意時,韓景蕭緩步走進了太和偏殿,依舊是一席白衫,神色從容。

  “因為那隻虎妖是玄黃力虎一族。”韓景蕭開口解釋。

  雲國公和蘇忠天等人恍然。

  在十萬大山中不止有神月國,還有很多妖族種群和國家,彼此皆想稱霸十萬大山,做十萬大山中的妖王統領萬族。

  近些年,神月國與毗鄰的玄黃力虎一族摩擦不斷,而神月國一直想將玄黃力虎一族趕進十萬大山深處,而隻要抓住藤虎,神月國不但有辦法將玄黃力虎一族徹底的趕進十萬大山深處,甚至還有可能收複玄黃力虎一族,為神月國效命。

  如此看來,雲國公和蘇忠天也便能夠想明白為何神月國如此迫切的想要藤虎了。

  韓景蕭走到殿下,先是朝著聖皇拜見,隨後又衝著雲國公和蘇忠天等人拱了拱手。

  雲國公和蘇忠天等人同時回禮,韓景蕭是南州的諸侯王,在某種意義上講,他所在的位置甚至比雲國公和蘇忠天還要高。

  特別是雲國公,他一直想要拉攏韓景蕭,讓韓景蕭支持李赫當儲君,隻是因為池魚的關係,李赫一直沒有放下他的尊嚴。

  一直沒有說話的聖皇這時開口說道:“你們有沒有想過,將那隻虎妖交給神月國,對大唐而言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雲國公和蘇忠天等人聞言,皆是凝眉沉默。

  千百年來,雖說人道大興,妖族勢微,一直在十萬大山中繁衍生息。

  但自從十萬大山中不斷有妖王出世,同時妖族自建封國後,妖族的實力一直在提升著,哪怕北秦和南唐打壓,也沒有拖慢妖族發展的腳步。

  特別是近些年的神月國,更有好幾隻大妖晉升到妖王級別。

  妖族中的妖王相當於人族的化神境強者,北秦武道興盛,這些年也沒有幾人步入化神境這一層次,足見神月國的實力已是不容小覷了。

  如果神月國再將玄黃力虎一族收複了呢,想必多年以後的神月國將擁有足以和南唐或是北秦一較高下的實力了。

  所以往長遠看,將藤虎交出去並非是明智之舉。

  可眼下呢?

  要解東州逆反這一困局,為今之計恐怕隻有和神月國聯手這一條路可走了。

  李赫突然站出來說道:“父皇,若平東州內亂,恐怕隻有和神月國聯手才是最好的辦法了。”

  雲國公皺眉,這句話該說,但不該讓李赫來說,李赫還是太年輕了,有些話不該他來說的。

  韓景蕭微微搖頭,此時卻來了興致,看著一旁始終悶不做聲的李文,不由將兩位在未來爭奪儲君的皇子在心中做了比較。

  李赫沒有什麽大智,但有一顆仁心,他若坐上南唐未來的皇,不會成為昏君,雖說也不會成為什麽明君,但至少可以讓南唐穩固的發展下去。

  反觀李文,就是一個懂得隱忍和蟄伏的人,和李赫相比,他更像是一個韜光養晦、運籌帷幄的人。

  如果將李赫比作白天,那麽李文到更像是黑夜,世間需要陽光,也需要黑暗。

  隻是李文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劍走偏鋒,他若當政,南唐隻會走向兩個極端。

  聖皇執政以至暮年,他不想賭,所以他更喜歡李赫,所以這些年他一直在朝堂之中培養新人,日後來輔佐李赫。

  雖然聖皇更加傾向於李赫,但未到最後時刻,一切都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