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倒戈相向
作者:九曲      更新:2021-01-05 04:40      字數:2176
  而鄭之和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背叛李文並非他有多麽的忠心,而是因為李文還有他自己的底牌。

  在曆代的皇位傳承中,本就該是長子為儲君,而聖皇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立李赫為儲君,就是因為李文的底牌。

  在和天命傳承的大皇子相爭這麽多年,李文之所以能和李赫分庭抗禮,也是因為李文手裏的底牌。

  而這手底牌就是李文的母族,文氏!

  文氏在北州的實力雄厚,就連北州的諸侯王也得對文氏的人禮讓有加。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北州真正稱雄的並非諸侯王,而是文氏家族!

  況且大皇子一脈都知道禦史台右史鄭之和是李文的心腹,就算鄭之和此刻主動示好大皇子,也沒人會相信他是真心投靠。。

  所以現在對於鄭之和來說,他的境地就和五皇子一樣,沒有任何的退路可言,唯有幫助五皇子李文得到儲君的位置,才是他現在唯一的活路!

  一旦李文倒下,迎接鄭之和的隻有死路一條。

  聽完鄭之和所言之後,李文的臉上並沒有多大的波動,他早就料到如今會是這樣的局麵。

  那些人的心思李文管不了,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何能扳倒李赫, 讓自己重新得到父皇的認可。

  李文思襯之後,問道:“禦史台怎樣?”

  就現在的形勢而言,無論誰投靠大皇子,李文都能忍,唯獨禦史台的態度是他最關心的。

  在皇位相爭上,朝堂中的群臣的態度其實很重要,而禦史台在朝堂的地位,和在父皇心中的分量是極高的,隻要禦史台不倒戈相向,那李文便有絕對的信心,能在接下來愈來愈明顯的皇位之爭中拿到至少三成的把握。

  換句話說,隻要禦史台還站在李文這邊支持他,那李文便有爭位的底氣!

  “禦史台......”

  鄭之和聞言,眉頭皺的更深,現在禦史台這邊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沒有任何的動靜,但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五皇子李文基本上大勢已去,他們每個人都已經生出了分心,想要在這個時候選擇主動示好大皇子,隻有這樣,他們在未來才有活路可走。

  在朝為官的這些人每一個都有妻兒老小,沒人有辦法獨善其身,在危難時刻,大家都會選擇自保,哪有什麽忠心可言。

  而且最主要的是,現在禦史台真正主事的人始終沒有表態,這一點才是至關重要的。

  禦史台中的一些下臣私下裏也都在議論,禦史台極有可能會在這個時候與五皇子李文撇開關係!

  李文怒拍桌子,冷聲道:“說!”

  鄭之和躬身說道:“正史大人那邊一直沒有動靜。”

  “那個老狐狸。”李文雙拳緊握,怒火在心中蔓延。

  這些年來禦史台雖然一直傾向五皇子,但正史卻始終未曾露麵,也沒有單獨見過五皇子。

  禦史台的正史那可是在朝堂之中僅次於雲國公的存在,根基極深,而且能坐上這個位置,自然什麽事都能想的通透,也能看的很遠,自然會給自己留好後路。

  這麽多年來,禦史台正史之所以始終未曾單獨會見過五皇子,這樣一來就不會被人抓住把柄,一旦大皇子真的成為儲君,他亦可從五皇子一脈中全身而退。

  屆時清理一些禦史台中傾向五皇子的官員,給大皇子看,然後順理成章的站到大皇子那邊去,未來的日子裏他依舊是那個穩固在朝堂最頂端的禦史台正史。

  聽見五皇子李文罵禦史台正史,鄭之和的眼中同樣閃過一抹恨意,他心裏清楚,一旦五皇子倒下,正史便會立刻轉而投向大皇子,到那時在禦史台中第一個被拿出來開刀的就一定是他鄭之和!

  “而且據傳......據傳......”

  鄭之和看了一眼李文的麵色,接著道:“東州一事平定後,聖上便會立儲君。”

  “東州比鄰十萬大山,勢力錯綜複雜,想要平定並非朝夕之事。”

  李文微微眯起眼睛說道,據說東州的諸侯王當年就是一方勢力,憑借一己之力和手底下的兄弟菜平定了多方的勢力和妖魔,之後聖皇才封他做了東州的諸侯王。

  東州的諸侯王不過一屆武夫,沒有什麽大智,也沒有多少忠心,他現在生出了反意,所以聖皇才要製裁他。

  不過東州諸侯王雖為蠻人,但他手底下也算是兵多將廣,再加之道宮和其他勢力等多方因素,所以想要平定東州也並不簡單。

  鄭之和隨後說道:“南州已經在兩忘山屯兵三十萬,據說隨後的幾個月裏還會陸續再往兩忘山派兵二十萬,”

  東州雖然不好對付,但若有南州相助,那結局可就不一樣了。

  這麽多年來,南州戰事最少,發展的最好,民富州強,也養了不少精銳的軍隊。

  對於聖皇而言,現在的南州就是他手裏最好的武器。

  李文眼中閃過一抹厲色,說道:“韓景蕭來長安,就是為了東州一事,等這件事處理完,南唐內亂平複,父皇所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就是立儲君。”

  韓景蕭來長安雖然不是為了儲君一事,但他的出現卻是最大的變數。

  不論韓景蕭是否支持大皇子當政,對於五皇子現在的處境來說都不是什麽好事。

  “咚咚咚。”

  這時門外響起有規律的敲門聲。

  李文凝眉,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揮手道:“走吧,先去老師那裏,看看他有什麽好辦法。”

  鄭之和跟在李文的身後,心裏卻在想不知李文的那個神秘老師能否解開眼下的困局。

  房間的外廳中,歲千秋身穿棕色大袍,頭戴麵具,負手站在窗前。

  李文走進房間,朝著歲千秋躬身行禮,道:“見過老師。”

  鄭之和在李文身後同樣朝著歲千秋行禮。

  “祭祀之後,大局已定。”歲千秋沒有轉身,語氣平靜。

  李文皺眉,麵色極為難看。

  鄭之和同樣皺眉,大局若定,他們必死無疑。

  李文問道:“老師,這件事難道沒有任何的轉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