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無性命之憂!
作者:歸涯      更新:2021-04-23 10:22      字數:3459
  “爭論?什麽爭論?”

  “好像是因為突厥那邊的事兒。”

  “突厥又怎麽了?不オ剛老實些嘛,又有動作了?不可能啊。”葉天放下梨核,取過手巾擦了擦手。肯定不是打仗!

  葉天用腳趾頭想都知道,如今唐朝剛剛大勝士氣正旺,秋收又過去了,突厥吃飽了撐得跟唐朝打仗?

  要打也是秋收的時候南下掠奇,現在打?打了又能搶到什麽東西?

  “不清楚,朝廷的事兒,姐姐這邊很少過問。”

  後宮可以幹政不假,但李子夫畢竟隻是昭儀,並不是皇後,更不是太皇太後,凡事插一腳,太皇太後肯定不願意。

  就連太後王,在太皇太後還活著的時候,不也是老老實實的,從來不過多問政事嘛。

  “行,我去看看,等會回來,中午把阿據和去病都叫過來,我來親自下廚。”

  現在葉天的地位越來越高,下廚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

  在家裏的時候,韓妃和小薇到盼著葉天下廚做飯,隻是義妁不答應逢年過節做一做就是了,平日裏,堂堂家主怎麽能天天做飯呢。

  葉天拗不過義約,家裏事,都是交給義約做主的,就連葉天該個家主,也是隻管管大事兒,府裏的小事兒,都隨義妁安排。

  “好,姐姐等你回來。”

  離開昭陽殿,來到未央宮。

  還在為突厥的事兒發愁的李二,聽到葉天求見,遲疑了幾秒,便立刻下令命春坨去迎接。

  春坨看到葉天來,臉上都快笑出花來了,“冠軍侯,您可來了,最近這些時日,陛下天天叨念了您呢。”

  春坨是幾次建議陛下詔冠軍侯入宮,可天子都沒答應,現在可算盼來了。

  葉天跟著春坨往殿內走,疑惑的問:“聽說陛下再未突厥的事兒發愁。”

  “突厥還有什麽事不成?總不會要打仗了吧?”

  “不是打仗,是和親。”

  和親?

  葉天的語氣透出的森寒殺意,走在前麵的春坨,都冷不丁的打了個寒唐朝的和親,其實一直都有,哪怕是唐武帝時期。

  先不說野史中記載的南王之女,翁主李陵,有明確記載的,唐武帝為了聯合烏孫,共同抗擊突厥,就將侄女李細君嫁給烏孫。

  葉天不想品論和親對於國家發展的利弊,但對於軍人而言,利用女人來和親,說是公主,哪怕嫁過去的是個奴籍女子,那也是一種恥辱!

  “冠軍侯息怒,陛下暫時還沒有答應。”

  春坨頭更低了,他發現葉天從閩越回來後,氣勢比原來更勝。葉天收起了怒火說:“行了,先我去見陛下。”

  諾!

  現在春坨已經有些後這種事兒將冠軍侯扯進來,似乎並不是件好事兒!

  其實李二知道,現在唐朝和突厥,還沒有到拚個你死我活的時候,所以恢複和親,無疑是上策。

  隻是最好的,不見得是最合適的。

  如今長安內外,百姓因為剛打了勝仗士氣正旺,這時候和親,無疑是給他們澆一盆冷水。突厥也是知道,這時候動手不太合適,所以才派使者來,希望恢複和親。

  李二原本是想跟葉天商量,但想到葉天那脾氣,估計肯定不答應和親,又有些猶豫。如今既然葉天過來了,總得問問他的意見。

  葉天步入大殿,原本嘈亂的大殿,瞬間鴉雀無聲,一雙雙眼著他葉天從大殿門口,一直徑直走到李前不足三處才朗聲道:“和親?可以啊,那就讓突厥單於把最美的公主嫁過來!”

  突厥之所以希望恢複和親,是因為每次和親,唐朝都會陪嫁些一些絮繒、酒、食等給突厥,除此之外還會開放“關市”。所謂的關市,就是邊關的交易場所。

  開放關市後,突厥可以用牛馬、皮裘來給唐朝換取金、米、鹽巴、茶葉、絲綢等。

  如果沒有開放關市的話唐朝的商人和突厥是不能做生意的,否則被發現後,會被直接處於死地。

  關市由朝廷嚴格控製:期定時的開放,商人需持政府頒發的符類的許可證,按規定品種數進行交易。

  不能超過規定的數量,也不能過所規定範圍內的交易品,違反規定者同樣是會被處死。

  牛馬羊和皮表,在唐朝人眼裏這些都不算急需品,屬於能交易來固然好,交易不來也無所謂的。

  但突厥就不同了,先不說米、鹽巴、茶葉這些生活必需品,就是喝習慣了唐朝的美酒,又如何甘心回去繼續喝那冰冷的河水?之前突厥入侵長安。

  “關市”肯定閉市停止交易的。原本突厥是打算等恢複元氣後,再帶兵南下,掠奪一番後,逼迫嚇得魂飛魄散的唐朝皇帝繼續和親。

  誰知道就在突厥蓄勢待發之際,唐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東甌百越兩國。

  既然錯失了開戰的機會,那硬的不行,就來軟的。於是就有了恢複和親的這一幕。

  葉天走到李二麵前,作揖行禮後,轉身看著寂靜大殿內的眾人說:“以前和親,都是唐朝將公主遠嫁草原,但為什麽現在不能讓突厥單於,把將草原最美的女人,帶著草原上的牛羊,皮裘為嫁,嫁到我唐朝來!?是我唐朝的帝都長安,不如草原帳篷宏偉壯觀,還是突厥單於,比我唐朝天子尊貴偉大?”

  跪坐在下麵的郎官,立刻開口反對說:“陛下貴為天子,怎麽能娶突厥賤女?”

  “是啊,先不論突厥單於是否答應,就算答應了,恐怕非閼氏之女,而是隨便尋個小部落首領之女,以公主的身份嫁過來!”

  下麵的人你一眼,我一語,七嘴八舌,都認為葉天的提議不妥。隻能說葉天的說法,覆性了,人對未知總有中排斥想法。

  甚至還有人擔心萬一送來的女人美若天仙,陛下沉迷女色,被突厥送來的女人所蠱惑,以出不利於唐朝的決策來。

  當然這種想法也隻是在肚子裏嘀咕而已,不敢說出來。作為郎官,開口就敢懷疑天子可能沉迷女色,是幾個菜啊喝成這樣?

  葉天提議讓突厥把公主嫁過來,並不是說氣話,按照現在的情況來講,這個提議確實最符合當前局勢。

  李二原本還以為葉天會義正言辭的拒絕,沒想到居然真有和談的打算連忙說:“李..愛卿,坐下再說,就坐在這兒吧。”

  下麵前排已經沒位置了,不可能讓葉天跪坐在後麵。

  至於要前麵的人,讓個位置給葉天也不合適。

  再加上又不是正規的廷議,私下裏沒那麽多規矩,於是葉天直接坐在了李二下手位底下的郎官們,看的心中羨幕嫉妒,但也沒有人敢開口反對。

  葉天跪坐好後分析說:“臣認為,和親對如今的唐朝有利有弊,弊端是唐朝剛獲大勝,如果還要讓公主帶著豐厚的嫁妝,遠嫁突厥草原,無論是對百姓還是軍中士氣,都是極大的打擊。”

  但如果事情反過來,由突厥遺王女帶嫁妝,嫁到咱唐朝來,在百姓看來,不正是突厥畏懼我唐朝天威的體現?

  另一方麵如今唐朝日新月異,但剛與東甌、閩越打過一仗,國力需要恢複,軍隊需要整修,再者軍隊改革又才剛剛開始,與突厥決戰還為時尚早!

  除此之外開關市,對我唐朝而言,也大有裨益。

  以前唐朝不重視騎兵,但要對付突厥,就必須靠精銳騎兵,而騎兵需要的馬匹,不正可以從突厥手裏換來嘛。

  為什麽和親會被認為上?

  因為以前打不過,要女人,送嫁來祈求和平。現在情況反過來,是匈雙送女人,送嫁妝來換取和平,在百姓眼裏恥辱自然變成了榮耀。

  至於說這樣長此以往下去,等唐朝足夠強大後,會不會導致失去出兵突厥的理由?

  這就屬於杞人憂天了。

  先不說突厥早晚會忍不住動手,退一萬步講,戰爭的策權,永遠在強者的那一方手裏。

  強者決定打與不打,而弱者,隻有抵抗和投降的權利。

  最後說開市,唐朝會不會吃虧

  如果在唐朝的土地上開市,唐朝的商人還被突厥坑了,那唐朝的商人趕緊找顆老歪脖子樹吊死算了。

  中原地區跟四邊的蠻夷做生意,就沒有虧過的時候。

  想想看,突厥人連四則運算都不懂,算賬的時候三七ー十八都發現不了問題,跟這種人做生意怎麽可能會虧?

  以前唐朝買來的牛馬羊和皮表用處不大,現在不同了,唐朝在發展騎兵,馬匹永遠都不夠。

  唐初的時候,因為秦末戰亂不斷,馬匹損失嚴重,馬匹缺的很,連天子都選不出幾匹毛色純一的禦馬,先不提這種說法是否誇張了,但至少說明唐朝卻少馬匹。

  經過兩帝發展,唐朝苑馬達到三十餘萬匹,看似今非昔比。不過如果要發動對突厥戰爭,隻有三十萬匹還是不夠的。

  打仗對馬匹的消耗是非常驚人的,首先說騎兵非一人配一馬,草原作戰時,騎兵經常一人配兩馬,突厥人的精銳更是一人配三馬。再說人要訓練,馬也練。自幼被養在馬廄的訓練過的馬,真到了戰場上,跟新兵差不多,該腿軟的一樣腿軟!

  所以戰馬向來是多多益善,多出來的馬做預備馬或是配種用。這時代又不像宋朝,宋朝跟西夏做生意,西夏賣的馬都是馬,隻能騎十年!

  但突厥不會,賣來的馬都是良馬,還能從裏麵挑選出一些血統純正的好馬,建造馬上,選育優良的後代。

  最後賣給突厥生活物資又不賣武器、裝備以前突厥不敢南下掠奪秦朝時,不照樣活著嘛?

  血裏有鹽的,買不到鹽巴,突厥人就殺羊、殺馬,活的肯定不夠滋潤,但至少無性命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