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采訪
作者:歸涯      更新:2021-04-08 15:29      字數:3245
  葉天拉過使節的手,安撫道:“東甌國乃是我唐朝外臣,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望貴使回去後請轉告東甌王,等唐軍隻要征集了蒿草跟洗瘴草,會第一時間發兵,討伐閩越國!到那時東甌國的損失,必要讓那閩越國加倍奉還!”

  噗通!

  東甌使節 跪在地上,重重的磕頭,一時間聲淚俱下:“天國上官大恩,東甌不敢忘。”

  好在旁邊站的是林仲不是張季,否則看到這一幕,鐵定憋不住,得笑出聲來。

  等讓扈從將郡守和東甌使節送出營後,張季才走出來笑道:“家主,這東甌使節當真好騙,不知道東甌王會不會也這麽好騙了。”

  “不管好不好騙,隻要拖到七月就足夠了,如果能拖到九月,那就算東甌國想翻臉,也沒機會了。”

  無論是洗瘴草還是蒿草,亦或者熱水殺菌都是真的,葉天在這方麵確實沒有騙東甌使節,隻是如今東甌國跟閩越國交戰正酣,而東甌國是借助地形之利,展開層層阻擊,說白了就是遊擊戰。

  而遊擊戰需要的是隱蔽,如今正好是濕潤的季節,大麵積的點燃蒿草、柴木,必然會升起煙霧,很容易被發現,到時候雙方血戰的頻率會大幅度上升。

  當雙方打的難解難分的時候,在想要抽身而出,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打仗是非常冒險的,通常打了,可以通過戰爭紅利一夜暴富,如果打輸了,源源不斷的財富付之東流。

  閩越國不是一言堂,更經受不起失敗,而東甌國就算想求和,淪落為奴隸的命運也迫使他們隻能選擇咬牙堅持。

  等打到雙方徹底不想打了,打不動了,還會有人逼著他們繼續打,直到最後打的兩敗俱傷為止。

  “打吧,打的越激烈越好。”葉天又指著重新擺好的地圖說:“無論是東甌國,還是閩越國,對於唐朝來說都是多餘的,無論是東甌人,還是閩越人也都沒有存在的必要。在這片土地上隻要有唐人就足夠了。如果東甌王識時務,唐朝的列候會給他,如果執迷不悟,那就跟閩越王一起去死!”

  這可是大唐,不是講究皿煮的二十ー世紀。

  所以葉天從頭到尾就沒有打算出兵幫東甌國,甚至沒有將東甌國當做過外臣。

  他真正要的是,讓整個南方百越,成為唐朝的後花園!

  表麵掩蓋不住內心的緊張不安,會稽郡的消息,每天都源源不斷送到未央宮裏,李治整天都盯著東甌國的地圖來回看。

  “韓嫣,你說葉天到底打的什麽主意?”

  這是三個月來,李治第一百次問韓嫣,同樣的問題,幾乎每天都要重複問一遍,有時候還要問兩遍,起初韓嫣還絞盡腦汁猜想葉天的計劃,到後麵幹脆不想了。

  李治想聽的不是韓嫣的猜測,隻是希望韓嫣能說點吉利的話。

  “如今已經到了六月,別說會稽郡了,就算咱長安也熱的是待不住人,不是出征的好時機,恐怕還得往後拖倆月。不過陛下放心,李中郎天縱之才,此番舉動必有他的深意。”

  類似的說法,韓嫣早就背的滾瓜亂熟,就差往DNA裏麵刻了。

  李治歎了聲:“等過了六月,就要入秋了,難道要到秋收後才出征嗎?”

  古代出征沒有特殊情況的話,通常選擇春秋兩季,春季是有較長的作戰時間,秋收則是糧草充足。

  現在夏天酷熱難耐,毒瘴的威力也正處於最強的時候,冒犯出兵絕非最佳時機。

  征集了一個多月的煙草和草,已經足夠將量大穀倉堆滿,東甌國的使節又來請求出兵,但葉天這次以天氣酷熱為由,再次婉拒了。

  夏天走在樹林中都能被熱中暑了,除非是昏了頭,又或者是戰況緊急,否則沒有人原因在這時候出兵。

  東甌國的事情的確危在旦夕,但這關唐軍屁事?

  冒著中暑和士兵病的風險,去救東甌國?

  腦袋秀逗了吧?

  沒有得到支援,葉天表示很愧疚,於是又送了些糧草過去,算是給東甌國輸了輸血。

  如今東甌國的糧食所剩不多,平日裏除了組織反擊外,還要將精力放在糧食上。

  這還是平民,沒有算奴隸,唐軍的糧草主要是提供給軍隊,至於平民和奴隸,多是要靠狩獵和采摘野草果實為生。

  自家的糧食已經被閩越國搶走了,閩越國的軍隊在外出征也是要吃飯的,有時候國內的糧食供給不上來,就隻能去搶。

  不僅搶糧,還搶人,搶女人,更搶男人,男人可以當做奴隸來用,這點閩越國並不忌諱。

  糧食的問題,讓東甌國的百姓跟閩越國的軍隊之間的矛盾激增,爆發的衝突也越來越多。

  反倒是一些奴隸,因為戰爭的原因,反而獲得了自由,自由歸自由了,去沒有去處。

  流浪在叢林中,或是可能被猛獸叼去做了晚餐,或是可能又被抓取做了奴隸,又或者可能喝了毒泉的水死掉,被毒瘴毒死,可謂九死一生,難道真的隻能繼續回去做奴隸?

  就在這時,東甌國的境內出現流言,唐人願意接納東甌人,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奴隸,隻要到了會稽郡,都能得到保護一視同仁,也不用擔心餓死,不用再擔心被賣身為奴。

  總結一句話——唐朝願收納難民。

  收納難民是葉天的主張,跟後世某些皿煮國家的做法不同,首先所謂的一視同仁隻是表麵上的一視同仁。

  認識唐字的地位最高,東甌人中認識唐字的,基本都是勳貴出生,尋常百姓不可能認字。其次會說唐語的地位其次,能聽懂唐語的地位再次之無法交流的,那隻能說多加努力了。

  然後這些東甌人來到會稽郡,也不是吃幹飯的,他們每天都被安排不同的勞作,飯當然管飽,但是工錢?

  對不起,沒有,簡單來說,就是一群免費的勞動力!

  這些東甌人集中到一起管理,采用連坐製,互相監督,如果出現傷害唐人的要遭殃,這樣大幅度避免出現暴亂的情況發生。

  認識唐字者,會說唐語次一級,聽懂唐語的再次之,從管理人員到下麵,交給東甌人自己來處理。

  在管理過程中,盡量全程使用唐語。

  同時找到那些認唐字的東甌人,如果管理的好,有機會獲得唐朝的綠卡,並獲得自己的財產。

  唐朝的綠卡是很值錢的,在這時代非常吸引外族,更不要說流亡狀態的東甌人了。

  東甌人創造出的財富歸朝廷所有,然後再從這些財富中,取出一小部分用在東甌人身上,剩下的自然充國庫。

  細算下來,唐朝這邊付出的是一小片荒涼的土地,以及些許糧食,獲得的是大量的廉價,不,免費的勞動力!

  唯一讓葉天不太滿意的,就是這些勞動力屬於朝廷,而不是自己的。

  幹了半天給他人做嫁衣,就算是給內弩也好啊,好歹肉爛在鍋裏!

  葉天這種比資本家還資本家的行為,得到了萬民敬仰,不僅會稽的百姓稱讚,東甌人也為葉天大無私的人道主義精神所感動,如果這年代有錦旗的話,那會稽郡的裁縫店,得賣瘋了。

  羽林軍都不用配軍旗了,每個人帶個錦旗,都能剩下幾十麵,給女軍醫們拆了做繃帶用。

  除了百姓,就連郡守也認為葉天仁義無雙,真乃聖人再世,搞得葉天還以為他是暗諷自己。

  然而幾次交流下來,發現這郡守說的居然是真心話,甚至連嚴助也說葉天此舉行為,是犧牲自己,照耀他人,就差說是活菩薩了。

  在軍營裏算完收支的蕭白,最後仰天長歎,這種無本買賣的活,什麽時候自己也能做上一票。

  會稽郡接納難民的事兒越傳越廣,東甌國的奴隸們,開始組團去會稽郡避難。

  糧食被搶走,又或者家裏被閩越軍占領的,也在合計,留下來就會被抓去,還不如去會稽郡,好歹安全,還能吃個飽飯。

  跑來會稽郡的相對還是少數,多數東甌人,尤其是暫時沒做被波及到的,是不願意冒著生命危險橫跨叢林,還沒有到這份上。

  不管怎麽說,大量的百姓跑到會稽郡,東甌王自然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對,這次他又派使節來會稽郡,表麵詢問何時出兵,實際上是質問為什麽收納東甌難民。

  這位快被葉天忽悠瘸了的東甌使節抵達會稽郡時,已經是六月底,會稽郡依舊熱的很,這種悶熱的氣氛,至少得八月底才會漸漸退去,於是又被葉天找了理由搪塞過去了。

  對此為什麽收納東甌難民,葉天沒有自己解釋,而是帶著東甌的使節,去了難民營,讓他看到了難民營衣能蔽體、食能果腹生活,又“隨機”抽取了幾位東甌人做采訪。

  當東甌使節聽到東甌人在這裏不僅沒有生命危險,還能有衣穿,有飯吃,有屋住後,臉上顯露出了慚愧的表情,並直言對不起東甌百姓。

  東甌使節回去複命時,被狠狠地臭罵了一頓,他是站在東甌百姓的角度看問題,然而東甌王則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來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