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聖地
作者:起床難      更新:2020-03-01 04:44      字數:3377
  書接上文,上回書說到木青冥和墨寒閑聊時,談起了鏡妖的誕生,以及自己的懷疑後,告訴了妻子為什麽故意提醒弟子們,要避開了西山和滇池西岸。而張曉生和妙筆還了棺蓋銅鏡之後,回到了城中要去查找鏡妖的源頭。但張曉生卻把妙筆,帶到了太和鋪中的一家紙紮店裏。原來這裏其實是一家古董文物的倒賣店。引出來張曉生問出了鏡妖的來源和去處後,隨著妙筆離開了紙紮店。而長生道的黃衣教徒,也在幾日就趕到了太嶽山脈之中,在山中風餐露宿的找尋了數日後,黃衣教徒終於找到了鎖龍人廢棄的聖地。

  妙筆環視著身邊四周,這間陰氣彌散的紙紮店。陽光隻能照射到敞開的大門後一尺左右之地,就不能再前進半分半毫。

  而陰影籠罩下的紙紮店裏,擺滿的紙人和紙馬,雖然之時形似神不似,但卻無不是濃妝豔抹,在陰影之下平添著不少神秘又略有詭異的色彩。

  每一個紙人和紙馬,都是死氣沉沉的。但眼中卻又充滿了生機,正因如此,才在陰影下彌散著神秘又詭異的氣息。

  甚至會讓人看得瘮得慌。

  不過妙筆什麽沒見過,身為鎖龍人的他妖魔鬼怪也見了不少,根本不怵這些紙人。隻是他好奇,這裏的陰氣中為何有一股股強烈的怨氣?

  在張曉生和慈眉善目的查老板打招呼,寒暄之時,妙筆轉念一想,暗暗思忖一番後想到:“這或許是鏡妖曾經在此地出現過的證據。”。

  想到此,也安心了一些。

  畢竟他感知到的那一縷縷彌散在店內的怨氣,也沒有什麽特別的。

  至於紙紮店裏的陰氣,更沒有必要深究。這種地方迎來送往的多是家裏要辦白喜的孝子賢孫,陰氣重一點也沒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妙筆收回了目光,注視著那個查老板,細細聽著他和張曉生的每字每句的對話。他在查老板都已經發白的雙眉間看到了一絲絲不易察覺的狡詐,想必這查老板隻怕也不真的姓查吧。

  妙筆想著這些,暗暗記下了這裏的位置。打算把長生道處理之後,將查老板的一切告訴趙良。

  這種倒賣國寶給外國人的賊本不該鎖龍人來管,但這類人是妙筆比較痛恨的一類人。他礙於家規不能出手教訓對方,趙良卻是可以。妙筆很樂意看到查老板倒黴的那一天,但不是現在。

  “你賣給誰了?”正在此時,張曉生已經對查老板急聲問到,急於得到答案的迫切目光也定在了查老板的身上。

  “城中一個賣鏡子的人,他說最近店裏需要幾麵過去的鏡子,裝裝門麵。”查老板收起了手中的元銀後,對張曉生毫不猶豫的又伸出手去:“地址嘛,還缺點錢。”。

  說罷,揚起嘴角嘿嘿一笑。

  張曉生正要掏錢,就被踏前一步後,與他比肩而立的妙筆,一把摁住了他已經打算解開荷包的手。

  “查老板,別急啊,錢我有的是,但你還得給我講一講,這鏡子怎麽來的?”微微一笑的妙筆,從懷裏掏出一錠銀子。

  橫在他手上的銀錠,看得查老板雙眼都直了。

  白光閃閃的銀錠兩端往往稍卷起,以至向上高翹,呈船形,而整個銀錠若馬蹄形。這種熠熠生輝的銀錠,正是前朝的馬蹄銀。一個就足足有五十兩。

  這麽大一塊銀錠,足足可以換七十個大洋。按現在春城的物價來算的話,查老板深知妙筆手中的銀錠,大概可以買七百斤豬肉了。

  要是買活豬,都能買兩頭了。這筆可不是小數目啊。

  就在查老板越看越欣喜,伸手正要去取銀錠時,妙筆把手一縮,讓查老板撲了個空,麵泛尷尬,縮手回去後咳嗽幾聲,臉上閃過了一絲不悅。

  “別急啊查老板。”妙筆笑意不減,不急不緩的說到:“隻要你告訴我鏡子怎麽來的?去了哪裏?這銀子就是你的了。”。

  陰影下的查老板可笑不起來,臉色一沉後滿含警惕的問到:“這位麵生的朋友,難道你喜歡古鏡?”。

  妙筆依舊嘴角含笑,早已想好了對策的他都沒有多想,就答到:“不,家父比較喜歡收藏這類東西而已。”。

  此言一出,查老板再次笑了起來。

  妙筆的話他查老板聽不出任何端倪。之前還滿是鐵青和警惕神色的臉上,再現慈眉善目和和藹可親的笑容。

  “其實吧,也沒有什麽來頭,不知道是誰丟棄在我店後的小巷子裏的,被我半夜起來上茅房的時候給撿到了。”搓著手的查老板,媚笑著道:“反正是我撿到的,也沒花錢,本想自己留著。了後來城北梳妝店的老板,陳老板來了,出了大價錢,反正我不用梳妝,就索性把它給賣給了陳老板了。”。

  說話間,目光一直舍不得從銀錠上移開。

  “陳老板的店在什麽位置?”張曉生搶先問到。

  “北門附近,陳記。”查老板嘿嘿一笑,抬眼看了一眼妙筆,指指點點著銀錠問到:“現在可以給我了吧。”。

  “嗯,是你的了。”妙筆把銀錠遞給了查老板,帶上了張曉生就走。

  出了紙紮店,兩人擠入了熱鬧的人群中,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身上暖和了不少。

  “師叔,你怎麽這麽富有?”好奇下,張曉生不由得感歎道:“五十兩銀子你眼睛都不眨一下,真的是富得任性啊。”。

  “那不是真的,是我拿查老板店裏的紙元寶變得,一個障眼法而已。”笑而不語的妙筆,用意念傳音暗中把銀錠一事,悄悄的告訴了張曉生:“不出一時三刻,那銀錠就會恢複原形了。”......

  太嶽山,這座位於山西的山脈名稱由來於其主脈霍山。《水經注》記載:“太嶽山,即霍太山。”。而霍山是曾與五嶽齊名的名山序列中的五鎮之山之一,也被封為中鎮之山。此山最早,還被稱作為“霍泰山”。

  主脈呈近南北方向展布,北起介休,南至洪洞,延伸約百餘裏。北接平遙、太穀東南部的山地,方向雖折轉北東,然可連為一體,東北和與太行山脈相接;向南以低緩山地斷續延伸至沁水縣北部,與中條山相接。

  如此走向,形成了回頭龍的風水格局,也算是上層的風水寶地。

  而主峰一眼望去,至為高峻,群山拱擁,甚是壯觀,大有群星捧月之勢。

  常年的植被覆蓋下,主峰上也是青翠一片。山石間草木繁盛,參天大樹林立其中。置身其中,樹蔭籠罩下很難辨別方向。

  十天前,離開了滇中的長生道黃衣老者,趕到了此地。不善於使用太多醫術之外邪術的他,足足行進了三天之久,才從滇中抵達太嶽山脈。

  他又再山中,風餐露宿了十天,不斷找尋著鎖龍人荒廢和遺棄聖地的蹤跡。

  據說,這聖地是在鎖龍人被夏啟下令處死時搗毀的。從此以後,在無人涉足過那片聖地。從此,一切的痕跡都隨著時間的流失,消失在了歲月的長河裏。

  往後的事情,黃衣老者也大概知道一些。鎖龍人們分裂成了各大家族,直至今時今日,還剩下八大家族。

  但他們也沒有再來過這片聖地。

  遺跡,應該就藏在太嶽山脈的茫茫森林之中。

  但黃衣教徒找尋了足足十日,眼前除了山泉山石,就是茂盛的灌木,和不知道活了多少年,盤根錯節的老樹。

  野獸還遇到了不少。

  對於戰鬥經驗並不豐富的黃衣老者來說,這才是最頭疼的。

  幾場與野獸的以命相搏下,他身上的衣袍早已破爛不堪,血跡斑斑。

  要不是靠著自己配置的奇藥,老者早已慘死在那些凶猛野獸,鋒利尖銳的爪牙之下了。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老者的付出在今日清晨時,終於得到了匯報。

  趴在樹上睡了一宿的黃衣老者,在天亮之後許久,緩緩醒了過來。他借著越來越亮的陽光,看到了樹下不遠處的草叢裏,有著一個無頭石像。那是一個用綠鬆石雕刻而成的石像,與四周的翠綠幾乎融為一體。

  要不是老者夜裏為了躲避野獸,現在樹下點了篝火,然後爬到了樹上去休息,還真的不容易看到這孤零零屹立在草木間的石像。

  那是一個人立而站的豬身石像,原本在脖子上的腦袋,已經不知去向。

  荒無人煙的山林裏,出現這樣的石像本就不符合常理,樹上的老者卻是一見之下頓時來了精神。

  他知道,他一定是找到聖地了。

  顧不得其他的老者,慌慌忙忙的從樹上爬了下來,左右一番環視認清了方向後,跨過了早已熄滅的篝火,朝著石像那邊而去。

  灌木太茂盛,老者不得不邊前進著,邊用手扒開身前擋路的枝葉。不一會後,他已經隱約能看到斷頭石像,空無一物的脖子了。

  黃衣老者一陣欣喜心生而出,但卻也隨之腳下一空,整個人向著地下陷了進去。等他緩過神來時,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地下,一條徐徐向下,朝著更深的地方滑去的地道中。

  地道至今大概三五尺左右,圓乎乎的。兩側和上方洞壁上,爬滿了不少各式各樣的藤蔓。唯獨老者屁股下的洞壁,光滑得很。一看就知道,是有人刻意挖掘而出的。

  還有些驚慌失措的老者,還亂中伸手亂抓,試圖抓住兩側的結實藤蔓,但卻屢屢失手。

  直到許久後,老者才抓住了幾根藤蔓。但還是被慣性,帶出了一丈距離去。

  當他停下來的時候,雙腳已經懸空在了地道外的黑暗中。老者的一雙暗中可以視物的夜眼,當即看到,自己已經坐在了地道的盡頭邊緣。身前就是離地幾丈高的半空。

  在小心翼翼的低頭一看,他依稀看到了幾丈之下,那個巨大的洞穴地麵上,林立著的尖銳石筍,每一個都有一丈來高。

  如槍如劍。

  在石筍間,無數破敗的建築物聳立其間。

  長生道是否是發現了鎖龍人的聖地?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