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謝子明終悟瑤池密,張大豫萍蹤何處尋(2)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5      字數:2813
  上回說到,謝瑍等人幾經周折,終於入了寶洞,並在張氏的藏寶洞內找到了三封書函。其中一封卻是冉魏國主冉閔給張重華的求救信。

  冉閔在短暫的兩年內,一個殺胡令,讓胡人聞言色變,迫使胡族大返遷。有資料顯示,冉閔殺胡過程中,造成五百餘萬胡人死亡達百分之六十以上,也就是說短短兩年,中原地帶的五百多萬胡人,隻剩下了不足兩百萬。

  剽悍的胡人終於領教了他們眼中兩腳羊漢人的血腥報複,冉魏滅國後,胡人接受教訓從過去的殺戮,變成不得不向漢人尋求合作,漢人從事農耕,胡人從軍作戰,開始了民族融合共處。那些遷走的胡人,後來才陸續重返中原。當然在融合的間隙裏,也繼續上演著一幕幕的血腥。

  這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所有的安定和平,從來不是求來的,買來的,而是用血與火打出來的。對待敵人,你隻能比他更強更狠,才能威懾敵人,獲得勝利;你隻能比他無畏更勇敢,才能得到敵人的尊重和認可。

  民族氣節,無論何時都應是一個民族的魂。

  冉閔在後世是個極富爭議的人,按說他殺胡人救漢人是真英雄,甚至是個民族英雄。但後世在課本上卻很難看到對他的介紹,後世的在校學生對其基本是一無所知。究其原因,筆者以為不過有一下幾個方麵。其一,冉閔殺胡本身不是出自本心或者民族大義,隻是因為胡人威脅到了他的生命和利益,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得不由殺漢人變成殺胡人。以此來求得被壓迫的漢人平民的投奔以壯大自己,也就是說,殺胡人救漢人是不得已而為之。冉閔乃石虎養孫,幼時即果斷敏銳,成年後,不但驍勇善戰,勇力過人,而且善用計謀。石虎對他非常寵愛,如親孫子一樣培養他。如果不是石虎死了,後趙大亂,他依然會和以前一樣,享受著皇子皇孫的奢華,跟隨石氏殺害漢人。其二,冉閔以區區之力,馳騁中原,殺戮無數;冉閔敗亡,始有國亡而臣自戕而死之事,以此觀之,漢族與非漢族之間的鬥爭極端尖銳,不利於民族團結。

  冉閔於史書上的記載不多,評說也不相同。後世的熱血網友很多為其鳴不平者。現將蔡東藩的一段評語摘錄如下:冉閔乘石氏之敝,起滅石氏,掃盡羯胡,僭帝號,複原姓,說者謂其誌不忘晉,臨江呼助,設晉果招而用之,亦一段匹磾之流亞。吾意不然。段匹磾之害劉琨,吾猶恨其昧公徇私,不能以厭次數言,遂為之恕。彼閔蒙乃父之餘蔭,受石氏之豢養,予以高官,給以厚祿,犬馬猶知報主,閔猶人耳,何竟不顧私恩,對寵我榮我者而反噬之?況羯雖異族,遠係從同,必欲盡殲無遺,設心何毒?是可忍孰不可忍?而謂其能顧祖國,必無是理。

  書歸正傳。

  冉魏國主與涼王相約,同為漢人,相互扶持。這封信竟是冉魏的求救信,即冉閔在危難之際,希望能得到張重華的援助,並告訴張重華,其於冀北某處秘密藏了大量武器裝備和後趙的財寶,與張氏共享。如果冉魏滅國,請張重華尋覓冉氏隱脈,伺機取出,再戰胡人。冉閔被殺,他的兒子冉智和將軍蔣幹派人向東晉求救無果,張重華得到消息已經太遲了,大軍未至,冉魏已敗,隻好退回河西。而冉氏一脈為躲避燕國追殺,隱姓埋名,不知去向,張重華無法成行。

  更可惜的是重華死後,張氏內訌,謝艾被殺,自毀長城。十年之內,國主四易。到天錫得位之時,南部已失大半……

  眾人聽罷,心中嗟傷不已。謝瑍更是心中慨歎,冉閔生不逢時,東晉太過懦弱。這樣的人那時不止一個,像祖逖,劉琨等,都是名將,可惜不為重用,最終落得慘死。究其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朝廷昏聵,當權素餐屍位,隻知享樂。相比而言,桓溫,這個曾經想取而代晉的權臣,雖然私心過重,數度北伐卻是真材實料,倒是可圈可點。

  其實,筆者對張氏沒有乘石氏內亂,冉閔殺胡之時東進,也是很有些不以為然。石虎當時可沒少進攻和威逼張氏,若不是謝艾,怕是早就敗了。為何不乘石氏衰敗之時殲滅之?反正我有大河天險,退可守進可攻。如能占得長安,得潼關之利,未必不能收複中原也。

  最後一書,卻讓謝瑍等人哭笑不得。

  書中寫到:此地所藏,強軍複國。張門子弟,當複舊地。如有違抗,天地共誅。此處寶圖,一式兩份,一份托於馬氏,一份藏存涼王。團墊之下,有開門之法,需張氏血脈,以血灌之,其門自開。

  暈了。謝瑍心中頓時好像有無數邪笑的麵孔出現。

  竟然需要血脈開啟?這是玄幻還是神話?謝瑍搖搖頭,使勁睜開眼睛,仔細觀看,沒錯。

  現在所知的張氏血脈,一個是在京都建康的張天錫;一個是姑臧戰敗後下落不明的張大豫。張天錫太遠了,來回路程將近兩個月。張大豫現在何處呢,就成了一個關鍵問題。甚至謝瑍都不知道他是否還活著,不過按照曆史推測,他應該不會死。因為呂光敗了。

  按曆史正常的的軌跡,張大豫應該是被呂光擊敗後,逃往廣武才被人捉住,獻給了呂光。呂光因為懼怕張氏在河西的影響力,所以將張大豫斬於鬧市,以示張氏絕嗣,消除張氏之影響。此後才在年底稱王的。可現在,曆史的軌跡已經發生了轉變。雖然張大豫依舊敗了,可呂光也沒勝,而廣武(今永登)早就在晉軍手中,不曾見過張大豫的身影。

  作為一個現代人的靈魂,謝瑍本不相信這等血脈之事,後世相互之間輸血,已是常事。難道這個時代竟然還有如此靈異秘法?可是自己為什麽穿越了?蕭霂為何能知道過去未來之事?這些都無法解釋,所以他不敢也不想冒險。更重要的是他非常好奇這血脈之力到底是真是假。

  謝瑍暗自思忖,此地建造後,張駿一年後即去世了。張重華即位後不久,因得知庶兄張祚烝其母馬太後,羞愧難當,二十七歲即鬱鬱而死。張重華從即位到死,總共不過短短七八年的時間。但是,張駿和張重華都是有作為的西涼君主,也是前涼鼎盛之時,此處所藏定當不菲。如今之計,還是先去尋找張氏族人,實在找不到,就隻能暴力破解了。

  謝瑍將書函交給薑孝,對大家說,“回去吧,找到張大豫再說。實在不行,就傳信建康,請朝廷命張天錫來酒泉候命。”

  “公子,莫若直接讓張天錫前來。”張虎道:“如果找不到張大豫,再讓張天錫西來,時間豈不更長。”

  “若風所言甚是,回去即以張天錫熟悉姑臧的緣故向朝廷請示,讓張天錫西來候命。”謝瑍道:“正好也順便派人前往建康報捷,就說大軍渡過黃河,挺進西域。”

  眾人回到大殿,看著敞開的洞口,不知如何是好。

  謝瑍來到蓮台前,往回轉了三圈,洞口緩緩閉合。然後向下扳動,蓮台緩緩恢複到原來的位置。機關雖然簡單,卻是精準異常,讓人歎為觀止。謝瑍不由地暗暗點頭。

  看著有些失落的眾人,謝瑍笑道:“是你的就是你的,別人搶不去;不是你的,即使強行奪來,也保不住。再說了,見到如此的機關、密道,也不枉此行啊。”

  “哈哈,還是大少爺說的有理。”弓蠔哈哈一笑:“此地不錯,山水相伴,秀麗幽靜,等公子事了,老奴可在此頤養天年啊。”弓蠔現在隻想尊師命,跟著謝瑍就行,他對寶藏並無甚貪欲,年齡也是數他最長,倒是看得開。

  “可恨!”毛秋晴滿臉的不愉:“這張家真是小心眼。”

  眾人聞聽此言,莫不腹誹。誰家藏寶的地方任人進出?

  這正是:探寶藏乘興而來,空兩手掃興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