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毛興明勢揮軍姑臧,子略認輸葬父桑梓(3)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5      字數:2881
  第八十一章毛興明勢揮軍姑臧,子略認輸葬父桑梓(3)

  劉直力鞮的大軍最終沒有進城,小小的彭池容不下如此大軍。

  劉直力鞮一麵安排接收彭池,一麵和謝絢鄧淵等人商議進軍路線。

  “劉將軍,謝司馬,此地西向不遠就是漢之蕭關。”鄧淵道:“蕭關據隴東邊陲,為九寨咽喉,七關襟帶。北通原州以控漠北,西趨金城而扼河西;東接洛川而通中原,南鄰固關以連秦漢,誠衝衢也。此兵家之必爭之地。若非如今天下紛亂,取之不易。竊以為當據而守之。”

  “賢侄此言有理。”鄧景道:“今劉將軍欲往天水,可取道蕭關南下,唾手可取。如需守將,末將久居此地,諳熟風俗地理,願留守蕭關。”

  “鄧將軍留守蕭關,自無不妥。”劉直力鞮點頭道:“隻是都督嚴令,每到一處,務須整軍並施新政。鄧淵將軍智勇雙全,但不諳新政,須隨軍學習。而我軍新政人員不足,隻能挑選連級政將臨時督導,最終還是要向長安劉大人求助。”

  “我看不如這樣。”鄧淵道:“伯父之軍需要整頓,就從我軍之中留出三千軍士留守蕭關,從政將之中選拔數人臨時負責新政,同時向劉郡守求助派人。”鄧淵是知道也參加了在幽州的新政培訓的,這時候才更佩服謝瑍當時的決定,所有軍中將官參加新政培訓,並設置政將是多麽英明。“劉大人派來的人未到之前,謝將軍可以兼顧彭池新政。”說到這裏,鄧淵回頭認真的對鄧景說道:“伯父務必牢記,此地你隻是守將,新政之事要完全服從新政人員的安排。希望叔父千萬認真跟隨新政人員學習。若有一天,伯父能參加大都督舉辦的新政培訓學習,將來方有可能執政一方。”鄧淵再次叮囑自己的大伯。鄧景久曆官場,也知道自己侄子的本事,更知道侄子不會害他,自然是滿口答應。

  三個人商議已畢,這才讓大軍休整三日,同時對鄧景所屬兵馬初步整軍,準備西取蕭關南下不提。

  姚興一走三天,竟無音信。

  謝瑍傳令各軍主將就地安營紮寨,整訓學習,早晚操練兵馬,等候後續大軍。

  同時傳訊各軍主將及副將將大軍交給各隨軍司馬率領,領他們火速至天水召開軍事會議。並嚴令後勤加快糧草轉運和戰略物資儲備運輸,同京都加強聯係,加快供應速度。

  甲午丙午(五月初五),晴。端午節。

  姚興求見,謝瑍正在尋思,這個時候是不是有端午節之說。

  經過數日準備,姚興大概覺得有了把握,終於和謝瑍一戰了。

  謝瑍看著對坐的姚興,心中暗自思忖,是否告訴姚興他父親的已死的消息。最後還是決定比試結束再說,以免影響姚興的發揮,或者因為此消息做出出格的事情來,平添許多變數。

  對於這樣的比試,謝瑍本無興趣。要說以前,謝瑍還有收服姚興施以恩威之意,想到姚萇已死,姚興縱然有些見識,沒了前世的曆練,更少了姚萇的教導,他也就是比別人條件好一些,剛達弱冠之年的年輕人,心裏倒是多了一份感歎和憐惜。現在所以答應姚興,隻是為了給姚興解開心結或者給他一個台階下而已。

  為了避免意外傷害,謝瑍命雙方長矛全部去掉矛頭,綁上麻布,蘸了顏色。並講明比賽規則,凡是被長矛刺中者即刻退出比試。四周派出眾多觀察員,盡量減少不公平。謝瑍從軍營調了一千精兵,兩隊兵馬在校場擺開陣勢。

  姚興雖然見過謝瑍在新平佛寺時練過拳,但並不知道謝瑍到底有多強。而馬上殺敵和練武終究不是一回事。他不知道個人武力,與謝瑍相比如何,於是才用了兩軍對戰。這兩日,他對他精選的千名士兵,進行了訓練,幻想著能有一戰之力。姚興的失策在於,他忙於訓練他的人,忽視了對謝瑍及謝瑍軍的了解。他還止於慕容垂進攻新平城的感覺,他感覺晉軍攻堅不過爾爾,雖然勇猛,數倍之軍依然拿他沒轍。如果他知道。謝瑍日常的訓練都比他匆忙進行的所謂的集訓更多的話,也許他就不會比試了。當然,如果他知道慕容垂根本就沒使用謝瑍的大殺器攻城,他就不會這麽想了。

  可惜,沒有如果。

  戰鼓一響,謝瑍的千人隊立刻轉換隊形呈三角鋒矢陣,如一支箭直衝而去。姚興的兵馬頓時向兩側分開,鋒矢陣開始扇形旋轉,轉成十人一組攻守均衡的圓陣,十個小圓陣又組成一個百人大圓陣,不一會兒就形成了十個百人圓形大陣。姚興的兵馬很快就被分割包圍在各個圓陣中,隨著圓陣的轉動,越來越多的姚興兵被擊中,退出比試。

  不到半個小時,比試就結束了。姚興看著自己的精兵全軍覆沒,而謝瑍方緊緊退出了不到二十個人。如果不是自己親眼看著,根本就不信差別如此之大。而且他的精兵就個人能力而言,絕對不會比謝瑍的人差多少,可是結果卻是慘敗。

  毛秋晴看得是喜笑顏開,薑信五人第一次觀看這樣的對決,也是大開眼界,隻有薑孝平靜如常。

  “薑大哥,你一點都不奇怪麽?”毛秋晴問道。

  “奇怪什麽?這類似於表演的比試,比起真刀真槍地拚殺差遠了。”薑孝道:“鄴城之戰,慕容垂八萬大軍,謝都督一戰而勝之。那會兒我軍訓練的時間還少呢。後來幽州強訓數月,並改軍製設政將。現在訓練越發正規,又經過了多次戰役鍛煉,勝是必然的。要是敗了才怪。”

  “這麽說,姚子略豈非白費了心機?”毛秋晴道。

  “也不能這麽說,他隻是要證明自己。”薑孝道:“顯然,他找錯了對象。”

  在薑孝他們輕言相談之時,姚興來到了謝瑍麵前。

  “先生軍陣果然非凡,我的人確非對手。”姚興道:“既如此,子略隻好請都督親自指教馬上功夫了。”姚興看謝瑍在馬上的姿勢,雖然閑適,卻不像擅騎之人。姚興自幼習練騎射,自不是弱者,故此姚興想在馬上找回點麵子來。

  姚萇這個人,雖然人品不怎麽樣,但卻很注意培養他的兒子,每次出征都留姚興守長安,死前曾言姚興:“汝撫骨肉以仁,接大臣以禮,待物以信,遇黔首以恩,四者既備,吾無憂矣。”所以姚萇死後,姚興繼任後秦國主,多記此言,為政尚好。雖然後來姚興崇佛昏庸,多有謬誤之舉措。

  “子略兄,此前說好一戰而決,豈能言而無信。”謝瑍道。

  “陣戰已畢。”姚興道:“子略欲請先生馬上指點一二,不勝感激。”

  “姚大公子,輸就是輸了,輸不起就不要比。”毛秋晴早就看著不順眼了:“哪有硬纏著別人比武的。毛某不才,願意領教閣下馬上功夫,想和都督對陣,先勝了我再說。”毛秋晴策馬來到謝瑍身前。

  “都督,請允準我等出戰。”見毛秋晴主動請纓,薑信等五人哪裏肯落後,都搶上前來向謝瑍請戰。

  “子略兄,毛賢弟,還有你們弟兄五個。”謝瑍挨個點名道:“勝負已分,何必再比。”說著謝瑍往陣中走去:“我知子略心高,請跟我來。”謝瑍說著,緩緩走向方才交戰之處,一伸手,從地上攝來一把短刀,遞向姚興。

  姚興見謝瑍隔空攝物,心下震驚不已。看到謝瑍將刀遞來,伸手去接,手握刀柄,卻如何也拿不到手中,那刀似乎粘在了謝瑍手上。姚興這才明白,謝瑍為什麽不和他比試,不是不敢,而是給他留麵子。如果他聽說過謝瑍於上邽州衙堂上碎盾的輕輕一掌,早就服了。可是,人往往都是不信邪,不是親見,總有懷疑。這就是所謂“不到黃河不死心”吧。

  謝瑍輕輕運轉太極之力,正在驚愕的姚興就覺得刀自動落入他的手裏。“還請子略兄回州衙一敘,還有要事相告。非要比試的話,來日方長。”謝瑍見目的達到,開言道:“到時候子明奉陪到底,子略兄,請!”謝瑍伸手虛引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