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劉穆之九原黃河渡,劉牢之晉陽逼永叔(2)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4      字數:3363
  第六十一章劉穆之九原黃河渡,劉牢之晉陽逼永叔

  不說劉牢之選派人手攜帶自己的報告護送二苻北上,請謝瑍親往並州晉陽受降苻丕,且說南路朱序大軍。

  朱序因為節省了時間,所以一路穩紮穩打,在雍州城外紮下了大營。

  此刻,雍州城內的刺史徐嵩,正眉頭緊鎖,滿臉憤懣。他的探馬早已探得清楚,不但他這裏,北邊的平陽對麵也駐紮上黨而來的晉軍。可以想象的是晉陽怕是一樣危在旦夕。雖然早就知道晉北伐大軍收複幽冀,沒想到新年伊始即如此迅猛地展開了全方位的攻擊。

  徐嵩其實很惱,他早就希望苻丕討伐姚萇,可是苻丕在平陽和慕容衝部稍稍摩擦一次,因為長子失守,驚恐莫名,竟回了晉陽,再不出頭。年後好不容易收到詔令,準備和苻丕合兵西進,與西麵的竇衝、毛興等攻伐姚萇,沒想到還沒來得及出兵,晉軍已到。

  無奈之下,徐嵩即向馮翊太守蘭犢求救。馮翊與雍州隔河相望,距離不足百裏,離長安約一百公裏。蘭犢西防姚萇、南拒慕容,兵力本就捉襟見肘,但他深知唇亡齒寒之理,還是抽調三千前往河西相助朱序。不過,同徐嵩一樣,蘭犢也鬱悶不已。畢竟蘭犢本是蜀人,效力前秦,苻堅為姚萇弑殺,作為臣子出兵為苻堅報仇理所應當。苻丕即位之初,蘭犢十分高興,畢竟大位有承,方能統一行動。而且苻丕雖是庶子,卻是長子,太子苻宏既然投了晉廷,他即位倒也名正言順。而且苻丕雖無十分本事,卻也有寬厚善名,能籠絡部下為之所用。沒想到但苻丕即位半年,雷聲大雨點小,有名無實,實在讓蘭犢失望。若非為了報苻堅之恩,他哪裏用得著如此難做。

  長安,未央宮。

  因為消除了隱患,慕容衝除了安撫黎民,敦促春耕,就是整訓兵馬,並派人打探謝瑍進軍的消息。

  這一日慕容衝的心腹密探來報,言謝瑍四路大軍已然出發,謝瑍親率大軍北上。又月餘,消息再傳,謝瑍已自九原渡河南下,劉衛辰孤身西逃;而潼關方向,雍州徐嵩和朱序相持月餘,馮翊蘭犢派兵增援徐嵩。

  慕容衝經過三個多月的休養生息,已是煥然一新。

  慕容柔叔侄,自第一次在未央宮得到慕容垂消息以後,就幾乎在外邊活動。慕容衝得到的這些消息,他們也都得到了,甚至更詳細。因為他們更在意慕容垂。慕容衝已然淡了仇怨,既然明白了過往,既是族人,又無相害之意,倒也對他們有些照拂。

  癸巳甲戌(四月初三),未央宮。

  慕容衝召集群臣,通告外部情勢。

  “諸位,晉軍東路大軍壓境,已至潼關;東北之軍威逼平陽;南下大軍已逐拓跋而平匈奴;晉陽已為劉牢之所破。”慕容衝高坐龍椅,侃侃而言:“諸君可有良策禦敵?”

  群臣看著麵色從容的慕容衝,不知道如此嚴峻的形勢之下,他有何底氣。隻有慕容柔叔侄明白,慕容衝什麽都不擔心。

  “主上,潼關天險,堅守無憂。”段隨道:“我們或可藉此之機,奪取馮翊,與潼關互為犄角。”

  “此計甚好。”慕容衝道:“隻是馮翊刺史蘭犢亦非庸才,又有洛水可憑,取之不易。哪位將軍願擔此任?”

  “柔願往。”慕容柔終於得到機會了。

  “善!朕與你五千兵馬,謀取馮翊。”慕容衝道:“段將軍繼續嚴防潼關;左仆射駐守扶風。另外,謝瑍大軍南下之際,弍城地處要衝,定成為晉軍攻略要地。到時彭沛穀必然從杏城往弍城調兵,而致使杏城空虛。尚書大人請率兵北上,乘勢奪取杏城;護軍將軍駐守始平,朕自守阿房,以拱衛京師。諸君協力,禦敵於長安之外。”

  “謹遵命!”眾人齊聲應道。

  諸將雖然覺得慕容衝的安排似是而非,但沒有多問,各自領命而去。

  慕容永沒走,段隨也沒有就走。

  “尚書大人還有什麽事嗎?”慕容衝知道段隨必然有事稟告,於是先問慕容永。

  “主上,若我奪了杏城,即正麵與晉軍相抗。”慕容永也不是傻子,他知道慕容衝防著他,這次派他奪城,未嚐不是試探,也許是借刀殺人:“杏城彈丸之地,縱有數千兵馬,恐怕堅守不得。”

  “無妨,我自有妙計。”慕容衝一揮手:“你隻管奪下城池,就是一功。”慕容永無奈,隻好行禮退下,心中卻是暗自打算。

  慕容永走了之後,慕容衝屏退左右,段隨即刻上前,將謝瑍近兩個月前入關出關之事,向慕容衝做了匯報。

  “謝子明入關了?”慕容衝眼光明亮,他知道謝瑍入關必非閑逛,定有所圖,甚至不曾進長安,也不曾與他會麵,那他是去了哪裏?難道是為了北邊的代來城?慕容衝沒想到,謝瑍卻是為了姚興而來。

  “謝都督隻言訪友,臣下未曾多問。”段隨言道。

  “無妨。”慕容衝點點頭道:“除了謝子明,任何人不得進入潼關,有勞段兄了。”慕容衝抱拳道。

  “主上折煞臣下了。”段隨急忙跪倒問道:“若是謝都督帶著其他人呢?”。

  “起來說話。此相托私誼,並非國事。”慕容衝道:“若是子明帶人,自然來去由他。”

  “多謝主上。”段隨沒有起身,立即再次叩首道:“謝都督走時帶了十幾個人,還向末將借馬。因為謝都督手中有主上扳指,末將來不及請示主上,就擅自答應了。此後末將想寫信告訴主上,又怕走漏風聲,這才借著此次回來稟告主上。”

  “善!”慕容衝頷首微笑,上前扶起段隨:“段兄真乃朕之肱骨,深知我心。且請坐,你我好好相談一番。”

  代來城,劉衛辰府邸。

  聽說晉軍使者到了城外,劉衛辰先是驚訝,後來也就明白了。他受過多次封賞,有晉朝的,有苻秦的,隻有好處,從沒有吃過虧。為了彰顯其武力,得到更大的好處,劉衛辰立即命令在城將領,齊來府衙,並加派精騎警戒。

  見到劉衛辰的這些伎倆,鄧淵和張虎微微一笑。進了這個小城,鄧淵還有些驚訝之色,張虎則是早就來過,相當的熟悉。在劉衛辰眾將的矚目中,兩人從容地進了大廳。

  “晉前將軍、使持節都督江北諸軍事謝都督麾下鄧淵、張虎,奉命前來拜見劉將軍。”兩人一起抱拳拱手。

  劉衛辰一聽,心裏就老大不舒服,稱他為劉將軍,而不是別的。好在他也曾被苻堅封為西單於,名符其實的朔方王者啊。

  “不知兩位將軍來我朔方,有何貴幹?”劉衛辰心中不痛快,自然也就沒有好臉色,冷著臉問道。

  “我家都督奉天子之命,率百戰之師,收複失地。”鄧淵道:“現今已至北岸,十萬大軍即將渡河。劉將軍經營河朔十數年,兵精馬壯。我家將軍心憂黎民遭受兵災,又慮及與將軍二虎相爭,兩敗俱傷,故此特來相勸將軍,歸順我朝。以劉將軍之功,朝廷必不吝賞賜。即息幹戈之災,又有封賞在身,何樂而不為呢?”

  “鄧將軍真是巧舌如簧,劉某佩服。”劉衛辰突然大笑道:“不知朝廷給我等什麽封賞?”

  “如此說來,劉將軍是答應歸順我朝了?”鄧淵寸步不讓問道。

  “那就看謝都督給我們什麽樣的封賞了。”劉衛辰眼底閃過一道貪婪的光:“劉某也不是嗜殺之人嘛”。兩廂眾將聞聽此言,腹誹不已,你不嗜殺,是你雞犬不留。

  “前秦苻朗苻宏份屬敵國,朝廷尚自寬宥賞賜官爵,何況劉將軍兵精糧足,素有朔方王之稱。隻要將軍誠心歸順朝廷,助朝廷一統,挽百姓於水火,朝廷自然會褒獎,加官進爵。”鄧淵侃侃而言。

  “劉某是個粗人,冠冕堂皇的話還是免了吧。”劉衛辰心中非常不屑鄧淵的說辭:“鄧將軍直說就是。”

  “劉將軍果然直爽,那鄧某就直言不諱了。”鄧淵抱拳道:“按照謝都督明令,凡歸順我朝,必須繳清糧草民冊等一應物什,軍馬統一整編,首領進京拜見陛下,由陛下親自封賞,其餘將領官員,可以隨軍聽令,亦可賦閑歸老,諸君可以自由選擇。”

  “現在連個虛名的封賞都不給,到了京師,還不是你們想怎樣就怎樣?”劉衛辰盯著鄧淵,眼中閃過一道厲芒,冷笑道:“貴都督毫無誠意,就不怕我殺了你們?”

  “哈哈哈……”鄧淵哈哈大笑道:“劉將軍,非是鄧某狂妄。若我等平安無事,或有斡旋之機;若我等如遇不虞,代來城必難保全。以劉將軍之精明,自然明白某言不虛,諒不至於使貴我兩軍無端啟戰,令無辜黎民痛號流血吧。”

  “你……好個伶牙俐齒之輩。”劉衛辰眼中殺氣一閃而逝:“貴都督既然肯讓你們二人來我城池,必有所依,開門見山的說吧。”

  “劉將軍,鄧某並無虛言。”鄧淵道:“我家都督雖假黃鉞,持天子劍,有先斬後奏、臨機處置之權,但絕不譖越行事。所以,都督上奏陛下之奏表,未必就是陛下的封賜。故謝都督不枉虛言,言則必行,行則必果。不然你以為如慕容老將軍之才幹,怎能甘拜下風?”

  “慕容垂……”劉衛辰露出一絲忌憚之色。

  未完待續

  ※※※※※※※※※※※※※※※※※※※※

  諸位新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