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劉牢之有意逞威,苻叔遠無計為難(中)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4      字數:2734
  第五十九章劉牢之有意逞威,苻叔遠無計為難(中)

  接上章

  劉牢之的大軍,行於太行山峽穀,而且是大軍逶迤而行,如能航拍那該是多麽壯觀啊。可惜,此情此景隻能靠後人的想象了。

  和所有的關隘一樣,此時的葦澤關,也是依山而建,因為山上泉眼密布,號稱華北第一泉群,下匯成河,即綿河。雖然沒有後世娘子關那麽有名,也沒有和固關相連的長城,顯得無足輕重,但知兵之人都知道,通過了葦澤關,井陘東進即無險阻了。

  劉牢之既然在土門關做了布置,當然不會放過葦澤關。

  大軍馬不停蹄,但仍然派人加強葦澤關的防備,不但增加了人員,也安置了器械。叮囑他們務必依關堅守,切勿擅自出擊。

  過了葦澤關,離樂平已不足百裏。

  劉牢之看看天色已近午時,命令大軍紮下營寨,埋鍋造飯。同時派出探子前往樂平打探消息。飯後行軍,今日務必拿下樂平。樂平距離晉陽二百餘裏,如無意外,明日即可兵臨晉陽城下。隻要拿下晉陽,那就是首功一件。就是不知道派去晉陽送信之人的效果如何,要是能招降苻丕,接收苻丕的大軍,那樣的話,功勞可就大了。

  劉牢之可是知道謝瑍的打算,對負隅頑抗者殺無赦,但少死人為第一要務,能招降的最好招降。想一想能招降或者俘虜一國帝王,那絕對是光祖耀宗的,史書留名是必然的。想到此,劉牢之怦然心動,摸摸腰間的短劍,對謝瑍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與此同時,趙印所率騎兵也踏上了羊腸阪,即將進入上黨,與劉毅會合。

  劉道規所訓練的兵士,經過四個月的摔打,真正成為了精英。聽說趙印要帶走一部分攻取長安,那是爭先恐後,特別是這裏有些人家就是長安的,更是急著隨軍南下。

  劉道規也想親自率兵,可是趙印出示了謝瑍的命令,他隻能看著劉毅帶著隨從,得意地離開上黨。趙印在校軍場拉出了一小隊上黨軍士和他的軍士對陣,沒想到的是,他的軍士竟然絲毫未見上風。喜地趙印拍著劉道規的肩膀說道:“怪不得大少爺讓你留守上黨,原來賢弟才是真人不露相啊。說不得下次就有你的寶刀寶劍了。”

  “什麽寶刀寶劍?”劉道規問道。

  “大少爺那日為屬下將領,授了刀劍,說是隻有獨當一麵的主將之類才有資格。”趙印道:“你小子今日留守,也算是獨當一麵了。你可不要辜負了大少爺的一片苦心啊。”

  聽趙印這麽一說,劉道規原來不能出戰的不渝之色,頓時煙消雲散。是啊,我怎麽能辜負大少爺的期望呢?

  “還有,你久在上黨未歸,大少爺已在幽州代師收徒,你也赫然在列,真是羨慕啊。”趙印又放出一個重磅消息。

  “太好了。我已經等了半年了。”劉道規高興道:“不知甘越他們練習的如何了?”

  “他們可是近水樓台,時常能得到大少爺的指點,不知你這幾個月可曾勤學苦練?”趙印笑道。

  “總不會輸給他們就是。”劉道規很有些驕傲的意思。

  “道軌賢弟,我們明日一早就出發,城防工作就是你的了。趁著沒走,有什麽需要的,告訴哥哥。”趙印道。

  “謝謝趙大哥,我這裏不用什麽了。”劉道規抱拳謝道。

  “見過師兄!”看兩人說完話,桓玄才上前拜見劉道規道。

  “道軌兄弟,這位桓將軍,也是拜師的其中一位,你們確是師兄弟。”趙印解釋道。

  “劉道規見過桓兄,師兄之名吾不敢受。”劉道規抱拳施禮道。

  “你們就不用客氣了。”趙印說道:“詳細的拜師情形,還是桓將軍和道軌賢弟仔細說說,我出去走一走。”說著趙印閃身而走。

  不說桓玄和劉道規如何相談,且說朱序。

  朱序大軍除了三千先頭部隊為騎兵,謝瑍給他的兩萬兵馬都是步軍。從幽州至洛州2000多裏,即使急行軍也要十五六天才能到達洛州,還要整軍西向,至蒲阪渡還有四百餘裏,如想進攻雍州,就必須渡河。緊趕慢趕怕也趕不上三月二十的最後期限。

  謝瑍令其從鄴城帶兵,然後從幽州派兵補充鄴城。這一下子就為他節約了七八日的功夫。朱序不得不佩服謝瑍臨機應變之快,也不得不佩服鄴城整訓的兵馬未曾全部北上的先見之明。

  三月十四(壬辰乙卯),朱序大軍在洛州出兵,正是拓跋珪西撤之時。至漢函穀關,朱序命人恢複關口,設置路障等,並派重兵駐守,作為萬一之備。三日後,派軍駐守在弘農,然後在城西紮下大營,威逼蒲阪、雍州。而此刻謝瑍大軍離九原還有三百多裏,如此算起來,還是謝瑍的兵馬稍微滯後了些許。

  長子,上黨城。

  趙印和桓玄離了長子,向西渡過沁水,沿汾水南下。

  壬辰庚申(三月十九),兵臨平陽城下。此刻平陽守城的是苻丕手下兩員大將,一位是前秦丞相王猛的兒子王永;一位是衛將軍俱石子,就是上次去上黨救援楊輔的大將。

  兩人望著汾河對麵的晉軍,真的非常意外。雖然他們知道,一旦晉軍得勢,西進是必然的,但沒有想到這麽快,也沒有得到晉陽傳來的任何消息。當然他們不會知道,晉陽也已被劉牢之包圍了。所以,他們一麵組織抵抗,一麵派人向並州求援。

  晉陽,苻丕行宮。

  苻丕聽得晉朝使者到來,急忙請進相見。

  來人躬身施禮道:“本使姚明,奉我家都督之命,前來拜見長樂公大人。此為我家前將軍的親筆信函,請長樂公觀看。”

  苻丕聽到“長樂公”三個字,竟有些恍惚,似乎這個稱呼早已遠去了很久。實際上半年前他在鄴城,那個年輕人也是這樣稱呼他的。苻丕鎮定心神,打開信函。

  “長樂公鈞鑒:

  鄴城一別,轉瞬半載。當日相唔,曆曆在目。

  君既尊位,首當撫民,次應殺賊,再思複國。

  然半載悠悠,竟無稍動。弑君賊子逍遙於外,叛君逆臣馳騁無拘,何也?閣下之無功也。嚐聞竇衝、王統、毛興之徒雖為外臣,邀君擊萇,閣下隻做封事,不為討逆,非人子之所為也。

  今我軍即臨城下,平城、上黨、平陽俱已歸我,為免黎民於水火,特派人規勸長樂公閣下,歸降我朝,仍不失富貴天年。

  如閣下不明大勢,負隅頑抗,則此即為不詳之地也。請閣下三思而行。

  另有貴兄弟信件,請收覽。

  此致

  安!

  丙戌辛卯庚子

  晉前將軍,使持節都督江北軍事,兼徐幽並刺史謝瑍敬書。”

  苻丕看完謝瑍的信,喟然長歎。

  看了看使者,半晌才道:“我兄弟信函何在?”

  使者聽得詢問,立刻呈上另外的兩封信件。

  “竟有兩封?”苻丕奇道。

  “啟稟長樂公,一封是外散騎侍郎苻朗所書;一封是輔國將軍苻宏所書。”這個姚明相當的鎮定,言辭清晰條理。

  苻丕不用看也知道,肯定是勸其歸順和投降的。苻丕雖然做了半年天王皇帝,可也已食髓知味,那肯放棄皇位而做階下之囚呢?可現在很明顯,大勢對自己相當不利。

  苻丕正在合計,姚明再次施禮道:“長樂公閣下,姚明信已送達,這就告辭了。”

  “且慢,貴使遠來,不如先去賓房稍作休息,本王還要著急眾家愛卿相商。”苻丕說著,喊了一聲:“來人,且帶貴使賓房休息。”兩邊走來黃門郎,帶著姚明下殿而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