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議軍情謝瑍調製,入河朔若風喬裝(上)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4      字數:3534
  第五十章議軍情謝瑍調製,入河朔若風喬裝(上)

  慕容垂和張虎望著遠去的隊伍,心裏都有些期待起來。

  春正已過,等到春暖花開,都督的大軍就該北上或者西去了吧。不知這裏如何處置,是留守還是隨軍而去?

  慕容垂回過身來,望向西北,那是拓跋珪的方向。

  他很想幫幫這個有名無實的“外甥”,畢竟是同族。他不知道後世的曆史上,就是他這個外甥,滅了他的燕國。

  可他又知道,如今謝瑍不管是否北上,這裏肯定要留下大軍鎮守,切斷拓跋珪的南下之路,幽州方向也是一樣。那麽拓跋珪如想南下,就要強攻關隘,否則就要向西繞個極大的圈子。像當年回乞鮮卑相似,穿過陰山,繞過賀蘭山,越過沙漠,從涼州一帶越過長城,然後渡河,麵對河州、西平郡、秦州等州郡的抵抗,還要越過關山。這個前提是你安全的繞過賀蘭山,穿越沙漠和順利渡河後走過黃土高原,翻越六盤山。太難了!

  當然,還有別的做法,不過河,向西進入河西走廊。如果這樣,那還不如向北征服柔然來得更便利。當然,拓跋珪也可以直接南向強渡黃河,進入朔方。但這裏等待他將是他的仇人朔方王劉衛辰的打擊。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或者拓跋珪有了絕對壓倒的實力,拓跋珪是不會走這條路的。

  總之,謝瑍卡住平城、幽州一帶的關隘,就相當於絕了拓跋珪的南下通道。慕容垂忽然有些明白,謝瑍為什麽讓他勸說拓跋珪不成就據守平城了,也明白為什麽謝瑍那麽看重居庸關的關隘,甚至可能要加固此地關隘,沿秦燕趙古長城布防了。難道謝瑍無意繼續北上?那麽如果時間足夠,拓跋珪倒是還能有些活動餘地,如果他在和拓跋氏其他人的爭鬥中獲勝的話。如果謝瑍順利奪取長安,向西進軍,恢複古絲綢之路,那麽拓跋珪除了向北,沒有別的路可走。當然,他還可以歸降。

  慕容垂不知道,謝瑍已經計劃將慕容農布置在龍城,他要是知道的話,他就該明白,拓跋珪根本就沒多大的精力擴土開疆,因為這裏依然是多國爭霸:柔然、拓跋、朔方、後秦、西燕。當然現在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晉廷。如果慕容農給力的話,遼西遼東乃至丸都都不在話下,肯定會收入囊中。又有幽並做後盾,有恃無恐,肯定讓拓跋珪以及高句麗投鼠忌器,不敢貿然興兵。

  而且那個廣武將軍劉庫仁雖死,他的兒子劉顯可是要擁立了拓跋窟咄,逼得拓跋珪北遁陰山,之後求救於慕容垂,最後會和慕容垂的援兵才打敗了拓跋窟咄,如無意外,這事就在今年秋天。現在慕容垂還能幫他嗎?既然慕容垂不能幫他,那麽還有誰可以幫他呢?天知道。

  謝瑍似乎忘了,如果他取了並州、隴東,甚至是克複雍涼以後,什麽

  朔方、後秦、西燕都將不再存在,麵對如此強勢的晉軍,拓跋珪除非腦子被門擠壞了,否則不會向東晉興兵。所以,拓跋氏想發展,隻能麵對對付柔然。這是謝瑍希望看到的,他隻要來征服勝利者就可以了,因為謝瑍不但早就把柔然劃入了未來華夏的版圖,就連鄂畢河以東(包括鄂畢河流域)的廣袤地區劃入了未來的開發計劃中。

  此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極為重要的戰略大道,就是自鹹陽往九原的秦直道。這是南北的通衢,謝瑍最大的心事所慮乃此。

  據考證秦直道的最寬處超過60米,最窄的地方也12米,可以想象這樣的路是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花了兩年的時間為了抗擊遊牧民族的侵掠而修建,你不得不佩服中華民族智慧和恢弘魄力。

  秦直道,如何扼住這條路,謝瑍當然也已經考慮,隻是現在河套地區還有個河朔王,他的名字叫劉衛辰。說起劉衛辰可能不怎麽熟悉,但他也有個大名鼎鼎的兒子,郝連勃勃,胡夏的開國帝王。

  劉衛辰乃是五胡之一劉淵的宗親,幾經輾轉,他選擇了朔方作為自己的立足之地,並在此建城。這座城也赫赫有名,這就是“代來城”又叫悅跋城。此時他經營朔方之地十數年之久,從他做了鐵弗首領,至今已二十七年,可謂兵強馬壯,擁兵數萬,在秦、燕、代之間反複。北魏開國功臣燕鳳稱他:“鐵弗衛辰,狡猾多變”,姚萇殺了苻堅自立後,任命劉衛辰為大將軍、大單於、河西王、幽州牧;而後來西燕皇帝慕容永則任命劉衛辰為大將軍、朔州牧。當然因為謝瑍的原因,慕容衝不但活蹦亂跳,而且煥然一新,慕容永再想做皇帝怕是沒什麽機會了。

  曆史上的劉衛辰乃是五年後(391年)被拓跋珪打敗,為部下所殺的。除了他的兒子赫連勃勃隻身逃走,宗族被拓跋氏所滅。劉衛辰此人,雖然狡詐多變,但卻篤信神靈,城中豢養著類似“祭司”“先知”類的異人。據說占據朔方就是劉衛辰聽了異人傳達的天神旨意才遷到此處的。到了此地以後,果然安居無憂。這樣劉衛辰更加虔誠。

  謝瑍扼守直道最理想的地方有幾處,首先就是直道在橫山縣與古長城的交叉地,無定河與蘆河交匯處;其次就是靖邊縣楊橋畔處直道出古長城之處。橫山東北有榆林、神木,皆有古長城可守,神木的長城劃了一個弧,俯瞰著西北,一直修到黃河南岸幾字豎折彎鉤的頂端。和榆林、橫山可成犄角;靖邊西側有安邊、定邊、鹽池呼應。此五點就構成了東西600餘裏,南北200餘裏的戰略防禦縱深,進可攻,退可守。最北邊的神木距離代來城還有200多裏;距離橫山古長城出口約400餘裏。橫山至榆林段,神木至黃河南岸,都是戰國時期的秦長城,正好扼住直道的南北通衢。

  現在謝瑍少的是此刻朔方的情報,所以才讓劉裕相告,讓他們盡量探察西渡黃河的渡口。從北麵渡河,估計拓跋珪也隻能眼看著,甚至拓跋珪為了報滅國之仇,會跟隨朝廷南下滅掉劉衛辰,但那對謝瑍沒有好處,因為謝瑍需要有人牽製拓跋氏。

  當然,拿下長安以後,沿直道北上最方便,但那樣的話時間太久了,可能發生其他變故,特別是拓跋珪,沒了南下的契機,把氣撒在劉衛辰頭上很有可能。隻是,謝瑍會給他成長的時間嗎?

  幽州州衙。

  謝瑍正在沉思安排得失,謝禎進來,遞上拜帖。

  謝瑍注目觀看,卻是苻朗苻宏兄弟到了。

  謝瑍心中一輕,有了苻氏弟兄,晉陽也許可以不用大動幹戈了。

  想到此,謝瑍起身,前去相迎。

  賓主坐定,寒暄已畢。

  苻氏兄弟謝過點撥之恩,即刻要求遠赴晉陽相勸苻丕歸晉。

  謝瑍點點頭道:“苻兄莫急,我已派人打探消息,等探馬回報之後,依情再作安排。兩位旅途勞頓,先歇息幾日。前秦舊部,遍及關內外,甚至河西等地,有你們出力之時。”

  二人領命,前去安置不提。

  京口,府衙。

  謝玄正在研究春季攻勢,有人來報,廣陵來人求見。

  一般來說,廣陵來人就是謝瑍的人來了,因為謝瑍的馴鴿就到廣陵。

  謝玄接見來人,看了謝瑍信函,知道謝瑍計劃三月底或四月初出兵,初步計劃分兩路,一路綏靖幽州以及廣大的東北地區,最大的對手將是拓跋氏,另一個對手是高句麗,這一路以保境安民為主。另一路西去,而後南下,一路之上可能遇到前秦、後秦、朔方、西燕等敵,也可能會遇到拓跋氏的人馬。爭取在年底入冬之前,將三晉之地、河南北部,冀州連成一體,並拿下長安,然後扼守秦直道,鞏固長城一線的防禦。明年開始北取朔方,西取涼州,直至收複西域故地。

  建康,太極殿。

  一個老太醫正在向孝武帝回報。

  “啟奏陛下,公主身體無恙。臣已診脈,公主乃是喜脈。”老太醫笑道:“看來,老臣恭喜陛下又要多一位外甥了。”

  “大善!”孝武帝道“看來王令身體大好啊,謝子明的法子管用嘛。薑老,看賞。”薑常侍急忙按照常例,讓小太監端出賞銀給太醫。

  孝武帝道:“再加十兩黃金,布帛五十匹。另外給新安公主送上錢二十萬,布帛千匹。”

  小太監答應著退出大殿。

  回放一個時辰前,烏衣巷,王獻之府上。

  新安公主近日身體不佳,孝武帝司馬曜今日一早就派太醫來診治。

  王獻之正在堂內焦急的走來走去。他和新安公主司馬道福的結合,本來就是政治因素居多,郗道茂去世多年,王獻之心中有愧。這半年時間經過謝瑍的引導,又絕了服散,身體已經好了很多。所以,他對新安公主比過去也好了很多。這會兒新安公主有恙,女兒王神愛兩歲不到,這下他終於著急了。可他不知道曆史上他就是今年,帶著滿心的遺憾和牽掛離開了人世的。

  老太醫走出來,看到王獻之著急的樣子,不由把臉一沉。

  “老太醫,請問公主情形如何?”王獻之拱手施禮相問。

  “中書令大人,你做的好事。”老太醫肅然道。

  “老大人,可不要冤枉我,我王子敬之心,蒼天可鑒。”王獻之急道。若是老太醫回去跟孝武帝告一狀,雖然清官難斷家務事,但總不是好事,那可真說不清道不明了。

  “老大人,你就莫要戲弄於他了。”新安公主走出內室,輕輕言道。

  “老朽賀喜中書令大人,公主有喜了。”老太醫滿臉的笑意,看著王獻之。

  王獻之一愣,心裏想的竟然是謝瑍來府上跟他開的玩笑,生個小表弟。這回真是給言中了不成?

  “看看駙馬爺歡喜傻愣了。”老太醫對新安公主笑道。

  王獻之一聽,趕緊施禮謝謝太醫,讓人打賞不提。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