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明大勢崔盧請出仕,製元戎謝瑍布龍城(1)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4      字數:3197
  第四十八章明大勢崔盧請出仕,製元戎謝瑍布龍城

  幽州,謝瑍的酒會。

  幽州府衙的自助酒會,並沒有因為謝瑍的離去而一哄而散,反而因為謝瑍的離開,眾人沒有忌諱,一時間熱鬧起來。

  謝瑍回到書房,一邊寫字,一邊等待著上門之人。

  果然,半個時辰後,崔盧二人聯袂而來,登門求見。

  謝瑍起身相迎,這兩個人都曾出過仕,兩家還是姻親,一起過來也在意料之中。謝瑍沒想到的是盧玄竟然跟著他的老子過來了,他看了這個前世魏國輔宰一眼,用好了卻是個人才。還好,年紀尚輕可塑。盧玄注意到了謝瑍的目光,燦爛一笑。

  賓主坐定,謝瑍安排謝禎上茶。忝為主人,自然要先開口。

  “兩位不辭勞頓,子明深感歉意。”謝瑍雙手抱拳:“子明不喜客套,有話即言。時下朝廷正用人之際,諸君皆有眾望,何不為國出力,以振門楣?”

  “伯玄此來正想請教使君當麵。”崔宏拱手道:“使君新政,必獲罪諸世家豪門,使君不亦惶惶乎?”

  “多謝伯玄直言,子明深知此弊。然即有功於國,己之私利何足道哉?”謝瑍道:“子明心底煌煌,無不可對人言,何懼之有?”

  “使君磊落,浩然之氣,汩汩勃勃,玄伯佩服。”崔宏說完,看看盧邈道:“盧兄,我意追隨使君,不知兄長意下如何?”

  謝瑍注意到,盧玄早就急得不得了,之時礙於禮節,隻能幹看著。

  “盧某所願,隻恐德薄才疏,不堪使君之用。”盧邈雙手抱拳施禮。

  “善!”崔宏說完,向謝瑍拱手施禮道:“如蒙不棄,伯玄亦願效犬馬之勞。”

  “二位大才何出此言,你我本出故國,今日得見,重歸朝廷,此乃大喜之事。”這是謝瑍第一次正是啟用豪門:“吾聞諶公曾言‘吾身沒之後,但稱晉司空從事中郎爾。’可見吾等父祖盡皆心存故國,至死不易初心,乃我輩楷模也。”

  “多謝使君看重,新政諸事我等不識,怕是無益於使君。”崔宏言道。

  “無妨。”謝瑍道:“新政培訓正在進行,你們盡可參加學習。俟後我將劉主簿找來,你們可以仔細商討。至於職位,我看崔兄就暫時屈就都督司馬;盧兄如想回範陽,可任範陽丞,如留幽州,可和崔兄一起,暫為都督長史,輔助新政。二位以為如何?”

  “謹遵使君之命。”二人抱拳施禮到。

  “兩位可知李家情形?”謝瑍問道

  “今日李家來人乃是頤長子李勰,年將而立,素恬靜少言,聲名頗佳。使君欲見之,可著人請來。”崔宏道。

  “不用。”謝瑍道:“做官非閑事,勤政宜無私。子明之意,若無心仕途者,不宜強之。二位兄長莫失眾望也。”

  “使君放心,自當竭力。”二人抱拳道。

  說著話,謝瑍帶二人出了書房。來到劉穆之的主簿房間,介紹已畢。謝瑍方道:“道和兄,新政之事,盡托於君。我意道和近日將精力專注於培養人才,大軍開拔之日,道和兄要隨軍而行了。崔盧二位俱有賢名,若能相托,道和兄也可稍事歇息。”

  “大少爺放心,道和自當竭盡全力。”說完躬身施禮。

  謝瑍回坐在書房,上報崔盧二人任職的奏報。這畢竟都是晉之故臣之後人,此番上報,也有向孝武帝示意新政已為一些世家接受。這樣的結果,是司馬曜最願意看到的,當然也是謝瑍的最終目的之一。

  此後,就在謝瑍以為李勰不會出現之時,謝禎來報,說李勰求見。

  謝瑍起身注目,見李勰大概二十七八歲,一身藍袍,麵色沉靜。

  迎著謝瑍的目光,儀態從容地向謝瑍拱手施禮,謝瑍也微笑還禮。

  “趙郡李勰見過使君。”李勰聲音清雅,令人心悅。

  “子明見過先生,請坐。”謝瑍微笑道。

  “久聞使君雅致深遠,今日得見,更勝聞傳。”李勰拱手道。

  “先生過獎,瑍亦聞先生恬雅沉靜,好學不倦。今日一見,果然深靜不凡。”謝瑍讚道:“今朝廷北征複國,百廢待興,正用人之際,未知先生可有意否?”

  “勰忝為長子,上有嚴慈敬孝,下有幼弟稚子。請允以歸鄉,則勰不勝感激。”李勰躬身道。

  “兄友弟恭禮,百善孝為先。”謝瑍拱手都:“先生上孝父母,下顧弟子,不以官重,子明怎會難為先生?”

  “多謝使君。”李勰再次施禮道:“勰有仲弟係,年弱冠,有才學,可供驅使。還請使君提攜。”

  “大善!”謝瑍道:“舉賢不避親,此乃正理。先生盡孝,令弟報國,相得益彰,不分軒輊。令尊真好好福氣。”

  “多謝使君謬讚,既如此,小同告辭。”說完,李勰起身,抱拳辭別。李勰並不囉嗦,說明情況,即刻告辭。頗有些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的灑脫。這一來一回,也算是來去匆匆,日夜兼程了。

  謝瑍送出門外,抱拳道:“山高水長,後會有期,先生一路安順。”

  隨著酒會之事的慢慢傳開,新政成了幽州最熱門的話題。而崔盧兩家有人入仕,又給眾人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受。

  庚寅壬子(太元十一年正月初十),(公元386年2月24日),晴。

  謝瑍從謝瓊的屋子裏出來,正準備去營中巡視,就見謝禎來報,墨羽帶了東西求見。謝瑍一聽,知道必有重要之事,否則這樣的科研狂人是不會找他的。

  後堂大廳內,謝瑍打開了墨羽他們帶來的盒子。盒子長約70厘米,寬30厘米,高15厘米左右。打開盒蓋,就見裏邊乃是一件連弩,15連發的連弩。而且箭倉為平放式樣。像前蘇聯的捷格加廖夫輕機槍,就是我們口語中常說的轉盤機槍。

  記得在廣陵時,謝瑍將後世的一些機械製造基礎,和後世對諸葛元戎弩、諸葛連弩的研究,跟墨羽說過,並說這種連弩乃是對付騎兵的利器。沒想到這小子竟然真研製出來了。

  “墨兄,諸葛連弩?”謝瑍喜上眉梢,問道。

  “正是。”墨羽也是相當高興,“使君,弩身三尺,這是準星,這是箭倉,可放15支箭;這是機括,可連射,也可單射。”

  “好東西。”謝瑍脫口而出。□□槍炮都是男孩子們愛不釋手的玩具,想前世他可是收藏過不止一把□□,還有軍用□□。看到這個世界的連弩,他不得不歎服前輩們的智慧,不知道後世為什麽中國的科技竟然如此落後。或者是宋朝滅亡所致吧。可見,野蠻對文明的破壞是多麽可怕,一個一直以來領先全人類的東方古國,竟在近代成了人人可欺的“肥羊”。“崖山之後無中華”,這話是對中國人最大的侮辱。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還記得崖山之役……

  宋元鼎革是中華民族泱泱曆史長河裏的一大劇變。崖山海戰後,南宋丞相陸秀夫背負著宋朝幼帝投海自盡,後宮及群臣大多隨之殉國,七日之後,浮出海麵的屍體竟有十餘萬,古典意義中華文明自此而絕。

  也許有人會覺得他們這樣死太沒意義,可是正是這些寧死不屈的民族之魂的不盡傳承,才有了現在後人的今天。我當然可以想象,現代人在金錢至上的銅臭裏,骨子裏的血性恐怕早就消磨殆盡了吧。甚至可以說,自從某人將某人拉下神壇,國人就失去了信仰。一個民族不怕窮,也不怕苦,就怕沒了信仰。一個沒有民族信仰的民族是可悲的。而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必然是混亂和畸形的……

  我似乎聽到了崖山的肅穆,大海的嗚咽,還有無數遺民的悲泣,唯獨沒有了屠刀烽煙裏的抗爭。

  這不同於以前的朝代更迭,宋的滅亡,標誌著漢文明在文化上亡國(“崖山之後無中華”指的是文化上亡國而非政治上亡國)。一個國家的主體民族被人數極少的民族所奴役,而征服者又是以殺戮和搶劫為樂事的落後民族。宋末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已生,因為元之入侵,正常的社會發展進程被打斷,這才是中華文明衰落之根源。

  有人總拿成吉思汗鐵騎橫掃歐亞說事,好像成吉思汗是多麽的偉大。其實,成吉思汗對中華文明的摧殘,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就算如此,到了明朝,經過幾代人的勵精圖治,那時候中華的科技仍不落後世界。要不然鄭和下西洋就不會那麽引人注目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成吉思汗橫掃歐亞靠的可不僅是他的騎兵,騎兵隻能用來衝鋒,攻城用的還是漢人的攻城器械。據載,宋時的床弩、神臂弩強大無比。想一想,那些歐亞的所謂城堡,和我國古代的城池有可比性?沒有。嚴格說來,是成吉思汗用強大的漢文明縱橫歐亞大陸,征服了無數土著。隻是沒人知道,那份強大借用的隻是成吉思汗的名字,如此而已。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