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厲兵馬謝安笑辭世,罵萇賊苻堅恨歸天(上)
作者:淡淡如菊      更新:2020-12-14 04:24      字數:4122
  第二十九章厲兵馬謝安笑辭世,罵萇賊苻堅恨歸天(上)

  太元十年八月二十日,晴。

  昨日和一眾江湖俠客交手,謝瑍非常愉快,不是因為他沒有敗陣,那是為什麽呢?

  因為他對自己的武力有了一個更透徹的認識,除了太極之法鮮為人知之外,那就是謝瑍此時已經達到了某種極限,如果沒有機緣,想要再次突破很難了。而眾人通過交手,也明白薑孝實在是沒有誇大之言,麵對謝瑍時候的那種無力之感,他們皆身受心知。有如此的首領可以跟隨,這是習武者夢寐以求的事,而謝瑍也不藏私,但有所問皆盡解說,眾人遂將各自絕活演之相益彼此。謝瑍這才發現,武者隻有師徒之稱,尚未有門派之說,習武之人都是一幫心直口快的豪爽之輩,不像後世個個‘留一手’都留沒了。

  謝瑍將自己的打算和這些俠士們談了個大概,具體的還是薑孝去安排。無非就是兩件事:探聽情報組;特別行動隊。另外就是繼續擴大隊伍,有了這些人的認可,謝瑍相信人會更多,召人應更快。這些人不要讓他們去攻城略地,那純粹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要是夜襲偷城倒是可以考慮。

  謝瑍讓人給府衙打造的桌椅器具,都做好了,今日都安放完畢。謝瑍躺在大床上,非常的愜意。再也不用盤腿坐著了,也許是放鬆,也許是勞累,或者是幻覺或者其他什麽原因,謝瑍恍惚間覺得自己坐在一輛疾馳的車上,車上還有兩個人,一男一女,都是成年人。謝瑍似乎與他們很熟,卻忘記了他們是誰。兩個人旁若無人的嬉戲,謝瑍感到自己成了多餘。忽然之間像是回到了家中,有人敲門,開門看是卻是兩個看水表的人。謝瑍有些茫然,我這是又回到後世了嗎?其中一個人手中好像拿了什麽,仔細看時,卻是城管製服。城管開始管物業了?

  謝瑍正在疑惑,又聽到有人稟報,“大人,各縣募兵已經到了。各縣尉曹前來拜見大人。”謝瑍一個激靈,坐起來,卻是南柯一夢。

  接見完了這些縣吏,謝瑍本想去營中看看新募之兵士如何,可剛坐了一會兒,再次陷入恍惚之中。

  “大人,聖旨到了。”謝禎進門輕聲道。

  “哦?傳旨官是誰?”謝瑍趕緊起身,出門去接傳旨官。

  “還是那位薑常侍。”謝禎道。

  “嗯。人在哪兒了?”謝瑍問道。

  “已在門外。來人不讓通傳,徑自來到後院。”謝禎道。

  “無妨。”謝瑍說著,已經到了門外。

  但見薑老頭滿臉笑容,看著謝瑍開口道,“使君別來無恙。”

  “子明見過薑老,薑老康健如昔,真是幸事!”謝瑍拱手施禮道,“請廳內敘話。”說罷,謝瑍延請薑常侍進了正廳。

  “薑老一路辛苦。”謝瑍道,“且請飲茶一杯,稍作休息。”

  “老朽皇命在身,閑不得啊”薑常侍道,“陛下口諭。”

  謝瑍已聽,趕緊起身,薑常侍道,“坐著吧,沒有外人,不必拘禮。”

  “禮不可廢。”謝瑍回道,“臣謝瑍領旨。”

  “陛下口諭,凡州郡內事,卿可以意行之,上報吏部備案即可。無需大小事等上奏候旨。”薑常侍肅然道。

  “臣謝陛下隆恩。”謝瑍趕緊謝恩,“薑老,還請允子明召集屬官,大堂傳旨。”謝瑍心裏暗罵司馬曜陰險,沒有明詔,過後要想加譖越之罪,那就麻煩了。謝瑍可不想無緣無故被定罪,所以一邊謝恩,一邊求薑常侍大堂宣聖諭,至少有個後手。

  “也罷,雜家就幫你一次。”薑常侍明白,謝瑍這是自保之策。其實薑常侍是可以拒絕再次宣旨的,但因為他了解謝瑍確是忠心為國,也不想謝瑍的新政半途而止,所以答應謝瑍大堂再次宣旨。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他有可能被孝武帝怪罪。

  謝瑍立刻讓各曹史等大堂列隊候旨,包括營中諸將,特別是謝安將軍府的人更要來聽聽。這也是謝瑍顯示實力的一種方式。

  薑常侍看著下跪的這一片文武官員,站定高聲宣旨:

  奉天承命,皇帝口諭:

  徐州刺史淩江將軍謝瑍,忠貞體國,首試新政,千百事端。特命其凡州郡內事可一意行之,後報吏部即可。無需大小事等上奏候旨。望謝卿安民強兵,愛護身體,莫失朕望。

  欽此。

  “臣瑍謝陛下恩典。”謝瑍道,“臣必竭盡所能,披肝瀝膽以報陛下知遇之恩!”說罷,伏身叩首,眾官一齊叩首謝恩下麵的官員這回是徹底聽清楚了,皇帝的意思很明白,隻要是內政之事,你謝瑍管轄內的事情,你自己看著辦就行。隻要對新政有利,無需等候皇帝的詔令了。這比前次的先斬後奏可實用多了,因為斬人畢竟不可常用,可以意行之就厲害了,可以就地免職,就地處理,你縱有千萬本事,惹急了還有個先斬後奏,也是無用。

  “薑老,且去賓館休息,子明安置完畢,即去拜見薑老。”謝瑍起身施禮道。

  “免了。雜家皇命在身,還要回報陛下,就不打擾使君大人了。”薑常侍拱拱手道,“告辭了!”說完就起身往外走去。

  “子明送薑老。”謝瑍說著跟在薑常侍身後,向外走去。

  兩個人在前麵走,後邊跟著陪同薑常侍的兩個小太監。薑常侍輕聲道,“使君大人,萬望謹慎行事,會稽王去找過陛下了。”

  “謝薑老提醒。”謝瑍道,“子明一心強國安民,等新政有序,北伐事了,即辭官遊曆江湖。砥礪技藝,企有更進一步之機緣。”

  “郎君真是淡泊君子。”薑常侍道,“陛下之北伐詔令已經去了衛將軍府,丞相薦幼度將軍為總督都,薦郎君為前部先鋒都督,陛下尚未定奪。老朽以為,郎君以萬金之體,赴刀兵之事,不為萬全。望郎君細思之。”

  “薑老好意,子明謹記在心。”謝瑍道,“然子明忝為刺史,都督徐青兗三州軍事,如何能不親曆疆場。何況相比於在朝堂,子明更願為國拓疆守邊。”

  “郎君高義,世人不及。”薑常侍歎道。就因為這次的談話,謝瑍的遊曆之舉,差點泡了湯。就是因為薑常侍將謝瑍的想法對孝武帝說了,孝武帝更加信任和重用謝瑍。最後還是薑常侍以身說法,才算是給謝瑍解了圍。這也算是成也和敗也和吧。

  “不知這次北伐,兵力部署如何安排?桓氏兄弟以及其他將領如何行動?”謝瑍道。

  “此事乃總都督之事,郎君可和謝將軍相商。貴父子倒是相得益彰了。”薑常侍笑道“好啦,老朽的話說完了,郎君請回吧。”

  “子明謝過薑老!”說完謝瑍躬身施禮,在江邊拜別。

  謝瑍望著遠去的船影,心中一陣激蕩。北伐終於要來了嗎?

  謝瑍沒有回衙,直接去了西城軍營,在營中檢閱了各縣招募的新兵。

  謝瑍沒想到的是,各縣最少的也招募了四五百人,多的竟有七八百人,甚至千人。五個縣招募了近三千六百兵丁,加上原來的七百多人,總兵力超過四千人。謝瑍吩咐首先選出擅騎之人,成立騎兵營,人數不限;然後按照體能選拔,選出三千人作為主力,其餘的作為輜重後勤及後備軍。無論何種兵,首先進行軍姿隊列訓練,三日為期。加強體能訓練,每日早晚各一次十公裏越野。其餘時間除了隊列訓練,就是軍陣和特種集訓,力爭短期內形成戰鬥力。

  馬趙以及劉蒙太史庸他們已經有了前期接近十天的集訓,有了經驗,訓練起來倒是有板有眼,相當穩妥。特別是軍歌的運用,讓士氣得到極大的提高。

  謝瑍叮囑眾人,將原來的七百多人分之各個新兵連隊,進行傳帶,力爭十天內成軍。現在唯一缺乏的就是戰馬。朝廷肯定會給一些,但絕對不夠。也不知刁玉水的馬何時可到。冷兵器時代,沒有騎兵就失去了機動作戰能力。

  一切按照謝瑍的指令運轉著。

  墨羽回來了,還帶著他的大師兄。這位大師兄年紀倒是不很大,三十多歲,身著麻衣,峨冠博帶,一派高人氣象。

  墨羽急忙上前施禮引見,“使君,我師兄翟宣,字明誠。”

  謝瑍頷首道,“謝子明見過翟兄。”說罷拱手一禮。“郎君大才,翟某有禮。”說著也拱手施禮。

  賓主見禮已畢,謝瑍同二人進了後院正房,謝瑍展開沙盤。翟宣一見,果然眼光大亮。並不是因為沙盤本身讓他感興趣,而是因為謝瑍構造的八卦城讓他耳目一新,這可是見所未見的。

  翟宣作為專業人士,可以說一見便知優劣,加上墨家本就以機關製造和防守著稱,自是心中了然。翟宣點頭讚道,“郎君之思,神妙異常。某可以為郎君設計此城。但郎君亦須教我數術。郎君之數,某無果。”

  說著翟宣即拿出隨身算籌,墨羽失笑道,“師兄太著急了。”

  “無妨。”謝瑍道,“吾之算法,有別於人。不可急切而得。”

  謝瑍開始詳細的說明加減乘除的符號,然後又說明平方及開方之法,以及高次方的含義。最後寫出0至9十個阿拉伯數字與零至拾相對應,以及個十百千萬的進位借位等等後世小學及初一的數學方法。翟宣聽的如癡如醉,不時稱妙。謝瑍也沒想到,他想普及的算數,首先從一個三十多歲的墨家弟子開始了。翟宣最後說了一句讓謝瑍瞠目的話,“此法記賬甚是方便。”不愧是專業人士,觸類旁通,倒是可以進學堂當數學教師了。

  “翟兄所言甚是,此法子明未外傳一人。”謝瑍道,“翟兄得此,也是緣分。望傳之天下,利天下之民。”

  “使君仁厚,明誠拜服,願為使君效力。”翟宣拱手施禮。

  “大善。”謝瑍道,“得明誠兄相助,子明之幸。”

  “使君,上次之數術,可得解歟?”翟宣道。

  “翟兄請看。”謝瑍拿起筆,畫了一個十列格子的棋盤,道:

  “第一行,送數字1--數字512

  第二行1024(1千)----512(x1千),

  第三行1024x1千(1百萬)----512(百萬),

  第四行1024x1百萬(1百億)---512x1百億,

  以此類推,每行最後的數字是第一個數字的512倍;而每行之間的倍數是1024倍。直到32行,即320個格子,除去最後四個即得出。”

  “竟相差如此巨大?”翟宣道,“別說三十二行,數行即可。”

  “翟兄所言甚是。”謝瑍道,“最後一格的數字,一個人從出生開始數,數到死也數不完。”

  “此法真是奇妙,看似無意,實在難以琢磨。”翟宣道。

  “翟兄在此設計城池,墨兄可以從旁相助。”謝瑍道,“如果墨兄有暇,我倒是有事請教。二位先去賓館休息嗎?”

  “使君,我等先去安頓一下。午後再來叨擾。”說罷兩人起身告辭。

  兩個人走在路上,墨羽笑道:“師兄,你這投降的也太快了,我還想看看使君大人如何犯難呢。”

  “師弟,你咋沒為難使君?你以為使君就這些?”翟宣道,“某斷定此不過冰山一角,使君大人學究天人,非我等所能料。”

  “師兄竟如此說話,倒是少見啊。”墨羽調笑道。

  “吾久曆江湖,你看不出,我卻是看得出的,使君必非常人。”翟宣眼底的精光一閃而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