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
作者:若凡飛刀      更新:2021-09-28 05:55      字數:238
  “每一塊鋼鐵裏,都隱藏著一個國家興衰的秘密。”

  而在國內,這個“秘密”就是:國家宏觀政策走向,決定著民營鋼鐵企業的生死存亡。

  民營鋼企常遇到的尷尬處境:成長時,遭受享有更多政策支持的國有鋼企的牽製和擠壓,而一旦長大,卻又麵臨被收編的命運。

  看著前來的張瑋和表麵低調的杜華,秦凡沒有多話,在一行人的簇擁下來到鋼鐵公司的會議室裏,和公司高層寒暄後,秦凡留下張瑋和杜華單獨了解情況。

  杜華和張瑋在公司的分工不同,杜華主管生產、銷售和管理,而張瑋主要是和當地政府交往得多些,讓各方官亮起一路綠燈,保持著超常規的“日鋼速度”。

  自上了意大利達涅利公司的H型鋼設備,又和淶鋼集團合作後,產值不斷地攀升。

  “基礎壘實點,速度放緩些,跟著政策走,不要一飛衝天。”聽了他們匯報的秦凡揉著額頭,緩緩地勸道。

  驚訝的張瑋和杜華相互看了一眼。現在地方上這麽支持,上哪兒找這麽好的機遇?

  “秦總,是不是上麵的政策有變?”杜華沉默了片刻後問道。

  秦凡點了點頭,以後的走向不光是國家宏觀上的調控,就是魯山省的各大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在幾年後也想通過股份製的形式重組,以便於“吞了”日兆鋼鐵。

  杜華還沒意識到,體製的力量可以成就日兆鋼鐵,同樣也可以控製日兆鋼鐵。

  在秦凡的頭腦中,對於國家以後怎麽調整鋼鐵市場隻有零星記憶,但鋼鐵這個龐大的市場,對民營企業發展的不確定性,誰也把握不準。

  鋼鐵是一個大投入、大產出的產業,在日兆人的眼中,日兆鋼鐵人的夢想也是他們的夢想!

  在開始秦凡的設想中,他對張瑋和杜華提出的規劃隻是建一個比現有產能大一倍多一點的新廠。

  然而,張瑋和杜華在官方人士的熱情推動下,項目一改再改,日漸膨脹,在短短的六個月裏,項目規模從一開始的200多萬噸級,最後被定在840萬噸,規模占地從2000畝攀升到7396畝,工程概算為天文數字般的100億元。

  當地政府支持和當地銀行的大膽放貸,也刺激他們心胸的膨脹。但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要啟動一個投資上百億元、占地近萬畝的鋼鐵項目,是很難得到中央有關部門的批準。

  內地經濟改革向來有“闖關”的傳統,所謂“看見綠燈快快行,看見紅燈繞開行”,很多改革便是在這種闖關中得以成功實施,在日後流傳為美談,也有不少在這過程中黯然落馬,成為違法的典範。

  這種改革發展與製度設計的落差,成為貫穿國內企業史的一個灰色現象。

  “項目這麽大,怎麽批下來?”秦凡想了想問道。

  張瑋低聲告訴他,整個項目與政府有關部門協商好,分為六個子項目分別申請立項,相應成立了六家徒有其名的“中外合資公司”,在建設用地的權證審批上,用地被“化整為零”,切分成14個土地報批申請。

  秦凡搖了搖頭,從一開始就用欺騙違規的手段,這不是把短處交給人攥著?

  “所有手續都是政府去搞,我們也沒有去過問這些事。領導說可以動了,我們就開工了。”張瑋解釋道。

  聽到張瑋的解釋,秦凡更是歎氣,相關的手續即使自己不親自去辦理,那也要在相關手續上參與認定,使其具有法律上的認可,以後不至於由於當地政府領導層的換屆或是“震動”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看到秦凡憂慮的神情,張瑋問詢後便笑道:“秦少,現在不光是我們這裏是這樣操作,像常州的老戴、魔都的老郭都是同樣如此。”

  老戴的鐵木,秦凡是清楚的,而魔都的老郭也曾耳聞:67年出身的郭常昌畢業於複旦大學哲學係,是國內民營企業中的少壯人士,於1992年創辦複星,最初的業務隻是為魔都的一家房地產公司做銷售和市場推廣代理,兩年後複星推出了自己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在上海房產的高溫時代獲得爆發性增長。

  其後,複星相繼進入醫藥、金融、零售等領域,並在證券市場上翻雲覆雨,構築了國內股市上赫赫有名的“複星係”。

  “老郭什麽時候開始搞的?”秦凡記不清“複星”進入鋼鐵業的時間。

  “去年吧?”張瑋不確定地說道。

  此時跟幾乎所有的領域一樣,民營鋼鐵企業一直有成本上的優勢,民企煉鐵成本比國企要低60到90元/噸,煉鋼成本低60到150元/噸,成品低100到300元/噸。

  秦凡看著他們興奮的神情,知道再怎麽勸也遲了,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在張瑋和杜華的陪同下,觀覽了初具規模的廠房。

  “這裏當時是一片灘塗、蝦池,施工條件非常艱難。剛開工就遇上了30年不遇的一場大雪,汛期又遇上多達47場的連陰雨,道路一片泥濘,大型車輛及工程機械無法使用,很多設備都得靠人拉肩扛。”杜華在旁介紹道。

  對於鋼鐵公司的管理和發展,秦凡沒有說話權,隻是偶爾提醒他們行事謹慎,違規的事情堅決不能碰,特別是偷稅漏稅和項目違規,往往不經意的“小事”會讓龐然大物轟然倒塌!

  “秦少,你是來潑冷水的?”張瑋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道。

  “我不是潑冷水,我是來敲警鍾的,小心駛得萬年船。”秦凡也半開玩笑道。

  ......

  日兆市黑虎山靈怡山莊。

  作為華東市的度假旅遊地標之一,靈怡山莊因背靠著名的黑虎山而聞名。

  靈怡山莊內設別墅區、遊樂區、風景區及餐飲區等來滿足遊客的吃、住、行、休閑娛樂等需要,是一個大型的A級生態旅遊景區。

  不少官員及富豪也常匯聚於山莊,但與一般的遊客不同,他們有專人指引,沿著秘密的VIP通道,到達山莊最深處,那裏靠近群山腰腹,與外界斷絕了聯係,十分地隱蔽。

  熟悉山莊內部結構的富豪都知道,這處不對外開放的秘密場所,正是靈怡山莊最賺錢的狩獵區,也被稱為禁區。

  狩獵區占地將近千畝,每片土地都種滿了大片的樹林,密度與原始森林無任何區別,即便有直升機經過或航拍,也發現不了這片區域的端倪。

  狩獵區,顧名思義就是狩獵動物,靈怡山莊常年訓育梅花鹿、藏香豬、獐子、山羊、鵝、野兔、山雞、野雞等人工馴養的動物動物,以供貴賓打獵。

  為了貴賓的人身安全,山莊除了給他們配備齊全的狩獵裝備外,還會隨身跟著兩名專業的武裝人員,以防不測。

  傳言,靈怡山莊的禁區還有一處最神秘之地,被稱為角鬥場,但一般的富豪官員無從知悉打聽。

  ......

  被張瑋盛情留下的秦凡驚奇地問道:“這地方還真不錯!”

  “沒辦法,普通的請客吃飯已起不了什麽作用了,隻有把那些官們請到這裏還有些.....”張瑋苦笑道。

  說起來,秦凡對於怎麽和政府官員打交道,根本就不如蘇劍艾穀等人,甚至還不如麵前的張瑋。

  “跟他們也不要走太近,也不能完全和他們綁在一起,如果換屆的話對你們有沒有什麽影響?”秦凡簡略地問了問。仰融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

  “除非有大震動。”張瑋知道他在擔心什麽,笑著回道。

  秦凡點了點頭,張瑋有這種意識心裏說明他還沒自我膨脹,在秦凡的認知裏,國內做實業的不管在市場上如何蛟龍翻江,在政府麵前都要保持戰戰兢兢的心態。

  說白了國內的實業家們的成功各有際會因緣,在利益重新調整的混沌格局中,市場與壟斷之間犬齒交錯的滲透、妥協與博弈中,那些意外闖進壟斷或半壟斷領域的企業家們自開始一段獲利頗厚卻前途莫測的商業旅途,許多的成功都帶有機會主義的色彩,因而也顯得非常的不確定。

  “砰砰”兩聲槍響後,杜華和譚凱手持獵槍,拎著死透的野兔和山雞從樹林裏走出來,笑著對秦凡道:“今晚有口福了。”

  ......

  望著遠去的奔馳車,杜華不禁笑道:“這還沒到養老的年紀,怎麽說出的話這麽暮氣?”

  “老杜,秦總的話最好聽進腦子裏,他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我和他兄弟多年,就沒見他出過什麽錯!”張瑋搖頭道。

  ...........................................................................

  在日兆幾天裏,秦凡每天都接到女兒若靈的電話,每次都是問他什麽時候回家。

  等他出現在家門口時,若靈黏在他身上不願離開半星。

  秦凡看著女兒若靈的撒嬌,也不知聽她幹媽喬妮說了什麽,晚上固執地要和爸爸睡在一起。

  “為什麽不和媽媽睡呢?”

  “幹媽說女孩子長大了就不能和爸爸睡在一起了。”若靈有些悲傷地說道。

  “嗯,你幹媽說得對,女孩子長大了要自己睡了。”秦凡輕輕拍著她幼小的身體。

  “那...那...爸爸你要陪我睡到不能和你一起睡的時候。”若靈把頭埋在爸爸懷裏哼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