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一絲絲的隔閡
作者:若凡飛刀      更新:2021-05-19 02:39      字數:3242
  <b></b>“是不是在上海買房,就能獲得藍印戶口?”秦凡問道,因為他想到了吸引溫州人跑來炒房是什麽原因了,隻不過是什麽時候實行的他還不清楚。

  “你問這個幹嗎?這個政策早就施行了。”李顯政奇怪秦凡為什麽要問這個問題。

  “我不是想把孩子的戶口落在上海。”秦凡含糊地說道。

  李顯政想了想“也是啊,不過像你這條件要容易多了。”

  從他的口中,秦凡了解到落藍印戶口必須是:購買的住房是一手新房,要一次性付款,還是大產權。

  還有像他這樣在上海投資興辦企業的。

  “抓緊時間給你和孩子們辦一下,畢竟這裏要比你老家好多了,孩子們在這裏讀書生活你也可以照顧到。”李顯政好心地勸道。

  秦凡點了點頭,謝道“讓我和家裏人說一說。”

  李顯政突然詭秘地小聲問道“到時候你那位大的過來,不會和敏敏吵架?”

  上次和雪梅歐陽雅在一起吃飯時,他就想問問秦凡怎麽讓她們相處的如此融洽和睦?他簡直無法想象。

  秦凡眼睛直直地看著他,聰明的老李慌忙道“我也隻是和你說說,可沒有在外麵亂傳啊。”

  秦凡哼哼道“最好沒有,你真要說,就記住說董敏是我姐。”

  心照不宣的李顯政點頭道“我曉得了,老婆隻有一個,其餘的都是姐姐、妹妹的。”

  秦凡懶得再跟他閑扯,因為他想到了一件事,按響桌上的響鈴讓助理葛弘進來,向她詢問公司員工的租房都在什麽地方。

  葛弘被他問得有些發懵,平日裏詢問的大都是有關公司的事務,葛弘推了推鼻梁上的圓眼睛,想了想匯報道“他們大都在市周邊租的房子,主要房租便宜。”

  秦凡沉吟道“那花在路上的時間是不是很多?”上海市內堵車是有名的。

  葛弘深有感受地點點頭道“每天我都要六點鍾就要出門,勉強能在八點半之前趕到公司,有的員工每天都是疲於奔命。工作也許時間不算太長,但是花在路上交通的時間非常長。早晨八點半上班。六點到七點之間就必須出門。又是坐公交,又是倒地鐵,然後再換公交;下午也是一樣,五點半鍾下班八點鍾能回到家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因為下午的堵車幾率更高,公交車走得更慢,光路上就需要花將近兩個小時”

  像是觸到她的痛處,葛弘嘮嘮叨叨地說了一大通,等看到秦凡驚奇地看著她時,葛弘臉紅地停住了嘴。

  秦凡也沒想到平時文靜不多話的葛弘還有她的另一麵。一旁向來不關心員工生活的李顯政也頗為同情地說道“難道你們不會租離公司近一點的房子?”

  “老李,市中心的房租很貴的,像他們不一定租得起。”秦凡搖頭道,市裏的出租房要比周邊貴了四五百。

  葛弘讚同地點點頭,但沒在說什麽。秦凡想了想讓她去統計公司員工有多少是在周邊租房的。

  “你想做什麽?”李顯政問道。

  “我想在公司附近買幾套房做為員工宿舍,省得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路上。”秦凡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老李。

  “你不是又要我幫你找房吧?”李顯政瞪起眼問道。

  “哎呀,你現在也不是在買房嗎?順帶順帶!”秦凡笑道。

  “真拿你沒辦法,怎麽辦呢!指望你給我掙錢,我也隻有受累了!”李顯政沒好氣地說道,自己沒想到本是來拉呱拉呱,卻給自己攬了一樁事來。

  也不知是他們的談話給員工偷聽到,還是葛弘傳錯了意,當秦凡和老李走出辦公室,隻見工作隔間裏的男女員工齊唰唰地站起“謝謝老板!”

  秦凡向他們擺了擺手,自己以前也和他們一樣,麵臨著生活工作的壓力,又因為競爭激烈,工作的時候都是非常的拚命,不敢有絲毫的放鬆,不斷的學習,經常還要主動或是被動的加班,如果不加班,就不能把工作更好地完成,也許就可能麵臨被淘汰的危險。

  而這時給他們一點點的幫助,多少會贏得他們一點點的歸屬感。

  經濟低迷的上海推出藍印戶口政策,意在促進減少市裏的空置積壓商品房,刺激本市房地產市場,從而拉動地方經濟發展。

  實行購房落戶政策,使得購買到當地符合一定條件的住房,幾乎成了外來人口獲取城市戶口的唯一途徑。一時間,給外地人員辦理藍印戶口,成了許多地區出售商品房、吸引投資的重要手段。

  具體實施是隻要在上海買房即可獲得藍印戶口並解決子女讀書、就業等問題,重點是-當時上海的房價就3000元\平方米左右。

  可必須是購買的住房是一手新房,要一次性付款,還是大產權。這一杠杠讓許許多多的海漂著望杠興歎。

  但這次的機會沒有抓住,就永遠失去了機會,隨著炒房團的到來,沒有抓住機會的人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房價向上飛漲!

  而溫州炒房團在機場受到政府領導的迎接後,就開始了他們的瘋狂。

  溫州炒房團的操作手法一般隻做短線,溫州炒房團都是不打明搶的,它們是悄然進村的。

  的樓盤推出時,又以提高了的房價行情作參考定價,並開始新一輪的炒賣過程。如此周而複始。

  除了典型的成片購買商住房,收取租金,待房價高漲後全部脫手這種典型炒房手段外,還有其他的簡直是花樣百出,不得不令人感歎。

  有在樓盤邊開地產中介公司的,堅決把做高,市民不買賬,但是時間一長市民見房價無跌的跡象,隻能買賬購買。

  有資本不夠雄厚的幹的是“炒房號”的,給售樓員回扣或者雇人排隊拿號,再以成千上萬的價格把號賣給買房人。

  還有一部分溫州人炒房像炒期貨一樣,與開發商訂立一份類似期貨的購房合同。比如約定在一年之內,給開發商少部分定金即可擁有對房屋的轉售權,開發商也可作為新房出售。到期還未轉售出去再由投資客買下。這種手法比較隱蔽,鎖定優質房源,哄抬房價,並且可以規避所有稅費,所以收益率也不低。

  還有一種房源價格極低的就是拍賣房炒房客也沒放過,炒房客也無所不用其極打通法院、銀行渠道,確認房源信息,最後象征性舉牌即可獲得房源,但此法僅適合財力、權力雄厚的炒房客來運作。

  由於溫州炒房團的進入,將當地的房價提高了。但是,溫州炒房團對繁榮地方的房地產市場和促進房地產市場財富效應形成的曆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幾年後,由歡迎到調控,溫州炒房團在上海首先遭到滑鐵盧,很多炒家已經不敢貿然進入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直至08年的樓市寒冬

  2000年的股市依舊還沉寂在網絡泡沫破裂中,許多公司的市值都已經開始大幅縮水,而且整個社會現金的缺乏已經開始初步顯現,破產的公司已經越來越多,清算的項目也開始越來越多,投資已經出現轉向了謹慎再謹慎。甚至連房地產都開始了下跌,房產的價格猶如跳水一般下跌了少見的20多。

  從事網絡工作的人員開始了大規模的失業,以前非常難招聘的網絡人員,尤其是技術人員也開始了大規模的求職應聘,工資的水平也下跌了將近30多。總之,市麵上一片慘淡。

  網絡泡沫破滅的觸發點是來自於網絡企業自身,2000年第一季度,很多互聯網企業出現較大的虧損,投資者的信心遭受到了打壓,他們開始反省互聯網企業以及自己對互聯網的投資。

  多數公司和網站的經營模式是單一的,他們從風險投資者那裏拿到了巨額的啟動資金後,花大量的資金投入到廣告和營銷中去,以期建立自己的品牌和積累客戶,然後他們想依靠網絡效應,通過對服務的收費來回收成本。

  這些經營模式是沒有堅實的基礎的,經不起推敲,但是狂熱之中的風險投資者和投資者,仍然持續不斷地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新發起的企業中,投入到上市的高科技公司中去。

  高科技公司的股票持續不斷地上漲,從1995年至2000年3月,納斯達克指數翻了6倍,泡沫現象非常嚴重

  “公司不是缺人才嗎?現在正是招聘人才的好時候。”秦凡對董敏提議道。

  “嗯,我聽你的。”董敏順從道。

  “還有”

  “還有什麽?”董敏見他說了半截話不禁奇怪地問道。

  秦凡搖了搖頭“算了,現在還不到時候。”帳上的資金沒有到位,說也是白說。

  見他沉默,董敏也不在問,自從上次因為孩子的事,兩人之間有了一絲絲的隔閡。

  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夫妻間吵架、離婚的事還少嗎?

  黑夜中,隨著翁翁的振動聲,手機發出藍熒熒的亮光,屏幕上顯現出一串陌生的電話號碼。

  “你是誰?”睡意朦朧的秦凡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