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
作者:若凡飛刀      更新:2020-12-13 02:14      字數:3257
  “你認識的都是些什麽人啊。”唐月一邊調侃道,一邊躲閃著小若磊噘著親她的小嘴。

  秦凡並不答話,隻是好笑地看著她狼狽地躲閃,唐月看到他幸災樂禍的表情,不禁假作氣惱地說道“你兒子跟你一樣都是色鬼,這麽小就想占人便宜。”

  看到兒子捧著她的臉,歡喜地親著她的嘴唇,秦凡哈哈一樂解釋道“若磊喜歡你才親你,要是不喜歡,抱都不讓抱,再說誰讓你是他姑姑呢?”

  “我才不是他姑姑呢。”唐月嘟囔道。正趴在地上畫畫的若馨和若靈聽到後,接話道“不是姑姑是小媽媽,嘻嘻。”

  “哪來的小媽媽?”門口處董敏走進來笑著問道。

  看著爸爸迎上去,孩子們警惕地盯著進門來的漂亮阿姨,若靈奶聲奶氣地問道“阿姨,你是誰?你怎麽認識我爸爸的。”

  “我不光認識你,我還是你姐姐的幹媽呢。”董敏笑著從隨身包裏拿出小孩子喜歡吃的零食。

  “姐姐,我怎麽沒聽你說過啊?”若靈扭頭對一頭霧水的姐姐問道。

  若馨茫然地搖了搖頭,然後看向爸爸,沒等秦凡說話,董敏笑道“你還像你弟弟這麽大的時候,我和你爸媽說好的。”

  若馨仍舊看向爸爸,秦凡想起那次董敏到家的情景,一恍已六七年過去了,董敏好像是和雪梅提過當幹媽的事。

  “董敏阿姨真是你幹媽。”秦凡對女兒肯定地點點頭。

  “幹媽?”若馨又疑惑地看著董敏。

  “哎----”董敏不由分說上前把若馨摟在懷裏,若靈看看董敏又看看爸爸,突然嘴一癟哭道“姐姐有幹媽,我也要有幹媽,我也要哇哇。”哭得無比傷心。

  董敏忙把她幼小的身體摟在懷裏,對抽抽泣泣的若靈說道“讓阿姨也作你的幹媽好不好?”

  “嗯,好---”若靈破涕而笑地答道。

  秦凡想不出董敏突然到來有什麽急事,便問道“你在家不陪陪爸媽,怎麽想起到我這來了?”

  “怎麽不能來嗎?主要我想看看孩子們。”董敏解釋道。說著又向唐月點了點頭。

  “敏敏姐回來,那公司誰在管?”唐月問道。

  “噢,這不,老李從北京回來麽,先讓他代管幾日。”董敏隨口答道。

  “他行嗎?”唐月有些看不慣老李的行為處事,總感到他浮躁。

  “現在談電梯框架廣告的人是不是安排好了?”秦凡打斷唐月的問話,框架廣告在董敏回來的當天沒來得及問她。

  董敏點了點道“公司特地組建一個框架傳媒推廣部,現在在上海各寫字樓已落實了三十多棟樓,鋁合金框架也在深城發貨,開過年就可以安裝了。”

  “好好,等開過年你在上海,我到北京也圈幾棟寫字樓。”秦凡笑道。

  “你到北京?”董敏和唐月異口同聲地問道。

  “現在互聯網可不可以投一投?”唐月隻記得這行業來錢,卻不清楚現在正是互聯網快要進入寒冬的時候。

  在網絡服務起步的初期,瀛海威啟蒙了國人的網絡意識,在網絡服務的市場培育上功不可沒。出於曆史緣故,瀛海威是在整個行業的資源、環境都不成熟的條件下做起來的。瀛海威向國人傳播了幾乎所有關於因特網的基本概念。

  在瀛海威科教館裏,每天要不斷地告訴來訪者什麽是“網站”,什麽是isp,什麽是電信平台,告訴別人“ter”和“英特納雄耐爾”的區別許多老百姓就是伴隨著瀛海威走進因特網世界的。

  “瀛海威時空”網絡是掛在中國科學院之下的全中文界麵的交互網絡,是當時國內唯一立足大眾信息服務、麵向普通家庭開放的網絡。

  記者、策劃人出身的張樹新很快讓瀛海威獲得了驚人的知名度。也迅速地穿上了領跑衫,跑在了還顯得稀稀拉拉的中國互聯網長跑隊伍的最前頭。

  在這個尚未成形的市場中,張樹新義無反顧地擔當起了啟蒙者的角色。瀛海威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北京魏公村開辦了中國第一家民營科教館,所有人都可以在這裏免費使用瀛海威網絡,免費學習網絡知識。

  瀛海威還開發出了一套全中文多媒體網絡係統,以低廉的價格為中國普通老百姓打開了一扇進入信息高速公路的大門。

  96年9月,國家經貿委屬下的中國興發集團決定投資瀛海威,總股本擴充為8000萬股,大股東興發集團與北京信托投資公司占60,中國通信建設總公司為600萬股。

  張樹新的天樹公司與薑作賢的臥雲公司的股價溢增,無形資產1360萬元加其它股權,比例下調為26,股值2120萬元,張樹新儼然成為身價上千萬的新生代女富豪。

  人們在談論金錢時,不再像過去那樣羞羞答答,誰擁有更多的金錢,成了一個最值得炫耀的事情。百萬富翁正以每分鍾一個的速度在誕生。

  與此同時,公司員工從最初的3個人發展到了100餘人,全國大大小小的媒體每天都在連篇累牘地宣傳瀛海威和它的“書寫中國isp傳奇”的理想。

  1997年1月,瀛海威與當時正如日中天的微軟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春節,瀛海威全國大網開通,公司上下群情振奮。3個月內,上海、廣州等8個中心城市的分站開設,其線上用戶收入達到110萬元。

  公司在相關地方報紙上買了12個專版廣告,宣布在未來3年內投資總額將達到5個億,節點建設超過60個,所有的版麵上都以一句充滿激情的口號為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張樹新是國內第一個提出“百姓網”概念的人。正是這個概念的出現讓互聯網走下“專業的神壇”而成為現代日常生活的工具。

  “為炒作新聞熱點而炒作,不考慮市場規律,這是瀛海威做好多事情的一貫作風。一個項目提出來,沒人認真研究市場,做市場預測,不去探究其市場推廣的可能性。”

  98年,是一個屬於搜索、門戶和免費登錄的年代。在這一浪潮中,全能型的、收費的瀛海威已從第一梯隊中悄然地消失,退出了主流的行列。這時的中國網絡產業處在一個啟蒙的年代,有著所有啟蒙年代的共同的特征概念創造奇跡,模式決定一切,進入門檻低下,競爭無序而激烈。

  正如有人所言,“互聯網是一個沒有經驗、甚至也不需要經驗的地方,靠能力、創造力和運氣就可以”。

  這時隻要是互聯網企業,都會獲得資金的青睞;隻要是名稱中帶有“”的股票,都會遭到投資者的瘋搶。

  98年底的國內網絡業界一派火熱剛剛被評為全球數字英雄50人之一的張朝陽把搜狐的域名正式改為“sohu”。王誌東與華淵網的一筆號稱5000萬美元的合作協議筆墨未幹,在北京失意落魄的馬雲決定回杭州城郊的一間民房去搗鼓他的阿裏巴巴btob網站。

  上海的大街上第一次出現了網站廣告,一大群剛出爐的ba們登上了回國創業的飛機,每天至少有100個以上的新網站冒將出來,早起的人們開始為“門戶為王”還是“內容為王”而爭論不休

  98年6月,由於持續虧損,張樹新被迫辭職。

  在國內企業界似乎有一個宿命般的怪現象20年以來幾乎所有的產業領域中,充當領跑者的企業無一不在中途出局。

  再過一年就是網絡經濟泡沫的破滅!

  沒多長時間,若馨和若靈跟董敏熟絡起來,等秦媽回來時,董敏喊了聲“媽,您回來了。”

  若馨迷惑地看著這位幹媽,為什麽要喊奶奶為媽媽?

  秦媽這幾日正為董敏回來而焦心,見她沒帶孩子過來,而且和雪梅的孩子打得熱乎,也不知道她打的什麽主意。

  董敏一邊幫著秦媽擇菜,一邊寬慰秦媽“媽,我和凡子的事,到時候我自己會和雪梅說的,不讓媽為難。”

  秦媽突然想起雪梅生小若磊時,剛出產房便給什麽人打了個電話,接著還把兒子的手機給摔了,事後問他們倆,他倆卻誰也不說什麽原因。

  當董敏聽了秦媽提起這事時,董敏苦笑道“當時是打給我的,凡子即使沒跟她說我和他的事情,我猜雪梅也知道,畢竟大家都是女人嘛。”

  “敏敏,我希望你和梅梅好好說說,你和梅梅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我們秦家孩子的媽,我不想你們鬧得不愉快”說到最後秦媽也不知道自己說啥,直覺得荒唐。

  “媽,我曉得了。”董敏笑著回道。

  飯菜燒好後,三個孩子、秦媽、唐月、董敏和秦凡圍著小飯桌,顯得擁擠熱鬧。中午秦爸一般在店內等著老伴送飯。

  等吃完收拾碗筷時,秦凡和董敏先後接到吳玉的電話,隻匆匆地跟秦媽招呼一聲,便急急地向門外走去。

  “幹媽,出了什麽事?”摸不著頭腦的唐月問道。

  同樣奇怪的秦媽搖了搖頭,隻是看到董敏和秦凡接了電話後,兩人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