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這僅僅才是開始
作者:若凡飛刀      更新:2020-12-13 02:14      字數:3071
  “艾箐以前不是這樣啊。”秦凡有些迷惑地問道。記得初次來南京時,艾箐表現的還很正常。

  “原先是從漩渦裏已爬了出來,可誰知會遇上你,巧不巧你還和丁毅那麽的相似。”周娜苦笑著說道。

  此時的艾箐一會兒清醒,一會兒迷糊。清醒時與秦凡還禮儀有加,迷糊時就抱著他又哭又笑。

  “看樣子,我不應該出現在這裏。”仍舊穿著警服的秦凡耐著性子說道。

  周娜默默無語,知道艾箐沉湎在往日的懷念不妥,可又不忍心打破她的幻覺。

  “不說了,我送她回家。”周娜說著緩緩啟動警車,向艾箐家的方向開去,伏在秦凡腿上睡著的艾箐隻是唔唔了兩聲,找了一個更舒服的姿勢仍舊睡著。

  到了老舊的宿舍前,秦凡先下了車,然後周娜把艾箐推醒“到家了,要睡回家睡去。”

  “嗯我在哪兒,丁毅呢?”艾箐從睡夢中迷迷糊糊地醒來,揉了揉眼睛,仍舊沒緩過神來問道。

  “丁毅早死了,你又犯糊塗了。”周娜把她拽出車,沒好氣地說道。

  艾箐歪著頭想了想“不對啊,睡覺前我還抱著他呢”

  “真麻煩。”把艾箐送回家的周娜,重新上車後對秦凡說道。

  秦凡沒有吱聲,心裏卻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如果自己現在遇到一個和婉卿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孩,恐怕自己要比艾箐還要不堪。

  周娜看著他一支接一支地抽著煙,不屑地問道“怎麽感到心煩了?”

  秦凡想了想便把自己所想告訴了她,車“吱”地一聲被她定在路邊。

  半晌,周娜才歎息道“都是苦命人兒。”

  次日晨,艾箐敲著客房的門,過道打掃衛生的服務員告訴她,裏麵的客人已經退房了。

  艾箐站在過道上呆了呆,然後突然罵道“混蛋!”

  唐月的辦公桌上,擺放了一本沒翻幾頁的書,隻是唐月人卻不知跑到哪裏去了。

  秦凡拿起書,是一本《中國可以說不》的書。書名明顯受到幾年前那本著名的《日本可以說不》的影響,而其民族自豪的色彩也同樣濃烈。

  在“前言”中作者寫道“美國誰也領導不了,它隻能領導它自己;日本誰也領導不了,它有時連自己都無法領導;中國誰也不想領導,中國隻想領導自己。”

  這是去年橫空出世的書,正版銷量迅速突破百萬冊,盜版有可能賣出了上千萬冊,先後被翻譯成8種文字,吸引了全世界100多家媒體的報道關注。

  在這本書裏有許多神預言,比如不出十年,最多十五年,美國經濟一定會出大問題;21世紀將是一個屬於中國人的世紀;世界上的一切和平進步,無一不得惠於中國的功德

  雖說《中國可以說不》一書最重要的觀點,是對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提出質疑,並猛烈批判中國國內的崇美、親美思潮,進而大膽地為中國的崛起呐喊。但說實話,這本書幾乎沒有任何學術價值可言。

  不過這本書被迅速翻譯到美國和日本時,美國駐華使館還專門約請作者交談,這被視為中國民族主義思潮高漲的一個象征件。

  秦凡前世的年輕時候也曾讀過,讀得那叫熱血沸騰,但現在再翻開,隻堅持了幾頁便看不下去了。

  現在秦凡看來:這是一本充滿了情緒化的狹隘民族主義書籍,幼稚,偏激,極度自尊當中蘊含著自卑。裏麵的行文邏輯各種漏洞,跟《讀者》的雞湯文差不多,完全經不起推敲,隻能把讀者引向憤青的偏差道路。

  桌上除了這本書外,還有李希光的《妖魔化中國的背後》和《聯想為什麽》。

  秦凡搞不懂唐月為什麽要看這類憤青的書?

  不知什麽時候唐月走了進來,看到歪坐在椅子上的秦凡臉色微紅的閉著雙眼。

  “你是不是發燒了。”唐月在秦凡的額頭上摸了摸問道。

  “為什麽這麽說?”秦凡睜開眼奇怪地問道。

  “好好日子不過,盡扯些煩心的事讓自己不痛快,你說你這不是發燒是什麽?”唐月曬笑道。她口裏的事是指艾穀和蘇劍的事情,也有他冒充丁毅的事。

  “你怎麽樣,到小姚的劇組去好不好玩?”秦凡岔開話題問道。

  “一點也不好玩!”唐月連連搖頭道,那些演員在鏡頭前要麽假模假式地念著台詞,要麽表演的誇張讓人心裏不舒服。

  隨著97年香港政權回歸的日益臨近,許多政治經濟事務中的不明朗因素逐步消除,投資者對香港前途充滿信心。1996年香港主要市場交易活躍,經濟活動增加,氣氛明顯上升。

  1996年12月29日,恒生指數又突破了10000點,1997年6月20日突破了15000點,1997年8月7日達到了最高點16673點,相比90年2918點,曆時7年,漲幅659。

  在97年7月,恒指更是在一個月內,11次創曆史新高,香港出現“全民皆股”的狂熱。

  秦凡當然是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帶著蘇劍艾穀李顯政把所有能利用的資金,加了五倍的杠杆投入了港股指數基金的炒作,反正這錢不掙白不掙,如果沒有某些勢力的放縱和支持怎麽可能會有這麽瘋狂的行情?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故作姿態的不去參與其中呢?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隨著時間的流逝,秦凡他們的資金投入也在不斷的加快速度,而且還采取了不斷增加的杠杆,由最初的一倍,兩倍直到10倍,平均也有6倍,而且隨著股指的不斷上漲已經開始有了大量的盈利,其中本金有22億,加上杠杆已經達到了13億的市值,其中盈利就有大約近10億左右了。

  蘇劍艾穀李顯政看著其中的投資回報,也是感到了十分的刺激。看著秦凡不斷的操作,蘇劍和艾穀、李顯政都有一種在天堂和地獄之間遊走的感覺,

  直到九七年六月港股指數第一次衝上了16000點,秦凡開始結算了,逐步退出了所有的資金投入,結清了所有的費用。

  秦凡看著蘇劍和艾穀緊張的樣子,有些得意地笑了!自己辛苦了三個多月的時間,確實是非常的累,不僅僅要仔細的分析(其實就是觀察)港股指數的發展是不是一如既往的一路高歌猛進。不過可能是參與其中的某些大佬們,不願意讓股市行情現在就開始出現下跌。

  但為了保險起見,秦凡還是開始提前退出,在一片大好的形勢之下退出了,整體來說還是比較順利的。

  但是絲毫不影響現在看看他們的緊張的模樣,這幾個月來都是自己一個人緊張了,他們為什麽不能也感受一下呢?

  “這次股市操作共投入本金22億,平均使用了6倍的杠杆,總共投入132億,留下12億防止波動的預備金,股指上漲了65%,所以收回了大約26億,毛收益有96億,但是被扣除了20%的手續費,實際盈利125億,資金增值接近300%”在酒店的包房裏,秦凡一點一點地與他們算清楚,親兄弟還明算賬呢。

  蘇劍和艾穀身上的煩惱隨著這次的大賺,早已雲消煙散,手頭上的資金應付工程款和其他款項是綽綽有餘。

  李顯政隻是懊惱自己投的太少。

  港城的股市行情在秦凡他們撤出後,開始了大幅度的震蕩,但是依舊有不少無良的經濟公司還在繼續鼓吹經濟的繁榮昌盛,股市行情如何的才剛剛開始,提到了展望未來,背靠祖國,怎麽可能沒有更高更好呢?

  實際上此時的國際投機資金已經悄悄移師香港,在7月和8月份同港元進行了兩次交鋒。

  港股從1997年8月7日16820點開始,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跌至9月2日的12899點,下跌3920點,跌幅達23。特區政府勉強維持。

  到10月中旬,受美國股市的牽連,港股下跌了600點。為應付歐美投資者從開放式基金裏抽回資金,各種投資基金都在從亞太地區流通性最強的香港股市套現,把港元逼上了絕路,觸發港股連續三天暴跌,恒生指數狂瀉2000點。

  然而,這僅僅才是開始。

  1997年10月23日,香港股市一天之內狂瀉1211點,以10426點收盤;10月28日,受美國股市前一天下跌554點的影響,香港股市又下跌1438點,創下單日下挫137的曆史紀錄,市值損失了8000億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