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想出名都想瘋了
作者:若凡飛刀      更新:2020-12-13 02:14      字數:3572
  90年代中期的北京,是一個“智慧爆炸”的中心,在偌大的京城裏四處遊蕩著來自全國各地的策劃大師。

  他們的皮包和腦袋裏有著層出不窮的新鮮點子,他們的履曆上有著無數令人炫目卻又經不起推敲和驗證的“成功”案例,他們似乎隨身帶著一根點金棒,能夠在幾分鍾內看出一家企業的病症,並用一兩個讓人拍案叫絕的點子把企業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

  他們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四處演講、召開“峰會”、論資排輩,然後拿那些奉他們為神明的企業來做自己策劃的試驗品。

  任何人都可以自稱≈quot;經濟學家≈quot;,並聲稱發現了一些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經濟難題的辦法。

  這些新潮經濟學家往往會吸引一些政治家、企業家,他們渴望對頑固而又持久的問題找出一些容易而新奇的解決辦法。

  一些新潮經濟學家來自那些不懂裝懂的人,他們用—些時髦的理論來引人注目並牟取私利。

  另一些則來自那些相信自己理論真正正確的怪人。

  “秦總,可見過這樣的場麵?”養生堂的於誌笑著問道。

  “還真沒見過。”隨著老於趕場這個“峰會”那個“座談”,秦凡真有點佩服那些在台上侃侃而談的“大師”們。

  至於那些似是而非的東西,秦凡要不是有著後世的經曆,說不準也會給他們唬住。

  “真是開了眼界了。”李顯政笑道,自視清高的他對各路的“大神”們也有了一些佩服之心。

  跟隨他們的是北京一家影視交流公司的侯經理,聞言笑道“在這四九城裏像他們這樣的人太多了,大多是外地來北京蒙飯吃的,能蒙到一個是一個。”

  秦凡笑了笑,沒想到侯經理還是個明白人,不禁和他多聊了幾句。侯經理知道秦凡和老李也是廣告公司後,便對養生堂的老於有點意見既然委托了他們公司,怎麽還帶來同行?(根據中央電視台的規定,競標廣告必須由廣告中介公司代理)。

  梅地亞中心,原本是中央電視台投資的一個綜合性商務賓館。

  11月8日,是北京城裏開始起風沙的日子。

  梅地亞中心,作為一個造夢之地、瘋狂之地,一出絕世的癲狂戲劇即將上演。

  所有進入到這裏的人,都可能在瞬間失去理智。一位多次參加競標會的記者曾稱這一天的梅地亞中心是一個有“妖氛”的地方。

  胸前掛著出入證的秦凡和李顯政隨著於誌和侯經理通過了玻璃旋轉門,來到了大廳,在大廳內,很多名聲顯赫、笑傲天下的江湖大佬相互間要麽談笑風生,要麽冷眼相對。

  在飲料食品行業,可謂群雄薈萃,有風頭正健並互相較勁的宴酒、家酒兄弟,有崛起不久的飲料新貴娃哈哈、樂百氏,有最近以地毯式廣告而聞名一時的沈陽飛龍、三株口服液,還有剛剛在一場官司中敗下陣來的已經有點日薄西山的太陽神

  還有巨人老史帶著他的四個“火槍手”,老史瞥了一眼有過一麵之交的秦凡,微微一愣,可並沒有說話,隻是徑直地向大廳裏麵走去,他身後的陳國也看到了秦凡,微笑著點了點頭,做了一個打電話的手勢。

  秦凡記不清以前巨人是不是也來到這屆“標王爭霸賽”,想想不應該啊,以他豪賭的天性,他不可能不出手。

  大廳內熙熙攘攘的企業家們,都在互相打探著消息,秦凡發現這些大佬們大部分如老於一樣隻是來湊個熱鬧,也是給電視台譚希鬆一個麵子。

  上午10點整,招標會準時開始。134個企業家整裝肅然,魚貫而入。會場四周橫幅高懸,攝影機和照相機伺機而立。

  奪標熱點果然在“兩孔”之間展開。孔府家酒卷土重來,開出的標底是上屆標王的兩倍,達6298萬元。孔府宴酒又豈甘人後,標底恰好高出100萬元。

  眼看大勢已定,看客們都落下一口氣時,半路突然殺出一匹大家都想不到的黑馬。

  唱標唱到山東秦池時,主持人展開標紙猛地停住了,全場寂靜,以為出了什麽意外,數秒之後,一個聲嘶力竭的高音把會場推向了無比亢奮的瘋潮“秦池,6666萬元!”

  “誰是秦池?”

  “臨朐縣在哪裏?”

  就在各路大佬們互相打聽時,多盞鎂光燈打在穿著一件式樣陳舊西裝的姬長孔身上,在鎂光燈的聚焦及眾多記者的簇擁下,姬長孔很不習慣,在擁擠的人群中,在火一樣躥升的熱情中,他笑得很不自然。

  這位個頭中等、一臉憨厚的中年人姬長孔從此走上了短短的豪賭生涯!

  -----------------------------------------------------------------------------------------------

  “有什麽想法?”於誌像是考核似地問道。

  “沒什麽想法,隻覺得這裏是一個過度造名和毀人的地方。”秦凡脫口道,說完後才覺得自己有些“飄”。

  於誌沒在說話,隻是笑了笑,也不知他是什麽意思。秦凡想了想覺得自己並沒有說錯。

  時間會證明這所謂的“標王”就是一頂十分不吉祥的桂冠。

  從1994年的孔府宴酒開始,到1995年、1996年的秦池,再到1997年、1998年的愛多,五屆三任標王竟無一例外地在加冕之後,便迅速地走上了覆滅之路。

  秦池中標並在市場上獲得前所未有的輝煌成績,本身就會使秦池處於一個兩難境地。

  如果秦池不第二次中標,那麽其銷售量肯定會直線下降,對此,前任標王孔府宴酒已是前車之鑒。孔府宴酒在加冕標王的當年知名度大增,銷量直線上升,利稅增長達5倍之多,而第二年在梅地亞中心失意後,銷售便陡然下滑,終至銷聲匿跡。

  對於一個富有挑戰精神的企業家來說,這不僅意味著企業的死亡,實際上也意味著企業家生命的終結,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臨離京時,陳國抽空與秦凡坐在一起聊了聊。通過上一次在上海的接觸,陳國對秦凡頗有好感,加上和老史又是老鄉,情感上又近了一步。

  雖然隻是普通的聊天,秦凡還是感到陳國的隱隱不安,在陳國低沉的聲調中,對今年公司發動的“總攻令”從奇跡到潰敗快得讓人至今憶起來還感到心痛和猝不及防。

  整體協調作戰能力的低下使戰場變得及其混亂。

  巨人集團本身並沒有日用消費品營銷的經驗,投身戰役中的巨人大軍主要由兩類人組成一類是走出校門不久的青年學子,他們隻有熱血卻沒有經驗;一類是從各家保健品企業跳槽或挖過來的,他們其實是一批“雇傭軍”,缺乏對巨人集團的忠誠和歸依感。

  對他們來說,市場紅火,則隨聲吆喝自抬身價;市場不好,則揩一把油溜之大吉。

  僅僅在總攻令發布兩個月後,史玉柱就不得不宣布“創業整頓”。

  但可歎的是,由於老史的豪賭個性和急功近利,並沒有在完全整頓好隊伍,便在明年發起了以“讓人民作證”為推廣口號的“巨不肥會戰”,在全國各大中城市打響,巨人集團的廣告再次鋪天蓋地地傾瀉到各地媒體上。

  他還搞笑地成立會戰總指揮部,親任總指揮,下轄三大“野戰軍”,每支“野戰軍”率領七八個“兵團”,各“兵團”下麵又有若幹個“縱隊”,總部還挑選精幹人員組成“衝鋒隊”。總之,架勢拉開,人馬聚齊。史玉柱還搞了一個“陣前盟誓”,親自高舉酒杯為開赴前線的將士壯行。

  結果

  -----------------------------------------------------------------------------------------------

  秦凡沒想到的是和陳國分手後,再見麵時,卻是他上門借錢!

  “媽的!這些人想出名都想瘋了。”李顯政不屑地罵道,對於出手就是幾千萬的姬長孔又鄙視又羨慕。

  秦凡笑了笑,在中央電視台的黃金時段做廣告和“地毯式”的廣告都是同出一轍,都是屬於“造名運動”!

  由於現在的社會有幾大特點其一,國內人口眾多。一種產品即使不那麽好,隻要名氣造到足夠大,哪怕每人隻試用一次,廠家也可以發大財。

  其二,消費者的盲從性。某種東西名氣一大,大家都盲目跟風。國內人口眾多,一旦大家都盲從某個東西,足以把這個東西從地下棒到天上。

  其三,新聞媒體的權威性。用媒體為產品做各種形式的廣告,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消費者的盲從、人口的眾多、媒體的權威性、產品的不可檢驗、效用的滯後和消費的奢侈,這些都是企業靠造名取勝的有利條件。

  一些企業正是利用上述條件通過造名而暴富。部分企業造名暴富,就會誘使更多的企業加入到過度造名的行列中來,結果使國內過度造名的企業越來越多。

  過度造名,對消費者造成災難,而對於許多企業則構成陷阱。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成本意識、選擇意識以及投入產出意識在逐步增強。

  說白了,不管企業家怎麽作,被薅得還是無知的老百姓們!

  ---------------------------------------------------------------------------

  95年的最後一場雪飄飄灑灑在大地上。

  “你又躲到哪兒去了?”帶著滿頭滿身雪花的唐月堵在門口問道。

  “我到哪裏還要向你匯報嗎?”秦凡奇怪地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