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家家都有本兒難念的經
作者:一枝香在手      更新:2020-12-12 22:26      字數:2916
  第三十六章家家都有本兒難念的經

  那個年代的人都盼著過年。因為每到過年就有好吃的,還有兒好玩兒的,最重要的是能做一套新衣服。

  看看時間就要過年了,按照鄉下人的習俗,家家的戶戶都在忙碌著,都在準備著過年的東西。張美娟更是每天忙的不可開交。從臘月十五六開始,她就開始為新年準備各種各樣的食品,諸如:攤煎餅,炸麻花,烙年餅,炸豆腐片,還要準備凍梨、凍蘋果和凍柿子等等,總之——一年的好東西都準備在這個時節享用。

  一陽真的是非常懂事,她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母親操勞這大半輩子都是為了誰?再者說,新年即將到來,真正能夠幫上母親的也隻有她這個當姐姐的。因此,每天她都主動幫助自己的母親幹活,幫著她打下手。

  美娟非常希望自己的幾個女兒都能夠幫著她,這樣他就可以把關於過年期間要做的事情以及一些風俗要求全部講給自己的孩子聽,這也為他們日後能夠獨立生存奠定基礎。

  孩子們個個都貪玩,真正能夠幫上忙的也就是老大,老二和老三。另外那三個孩子簡直就是熟視無睹,這邊忙的焦頭爛額,那邊依然各行其是,完全沒有看在眼裏,好像他們所做的一切和他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當姐姐的有時候看不慣了,就會招呼這個招呼那個,讓他們過來幫忙,但是他們得到的答複就是“等一下!”一個“等”就沒有年頭了,這且不說,有時候還惹得姐妹們反目成仇,相互抱怨。當著母親的麵兒,他們之間還能小點兒聲。即便有什麽不滿,頂多是瞪瞪眼睛,揮揮手。然而就怕母親不在身邊,幾個孩子會分成兩夥互相打嘴仗。

  遇到這個時候,崔一君馬上抬屁股走人,遠遠地躲開他們,免得崩自己一身血。姐妹們都想拉他入夥,可他卻油鹽不進,哪方也不幫。

  “一君,當初我跟你商量的事兒你還記得嗎?”當母親的實在是看不慣兒子的這種行為,在他的眼裏,兒子真是一點兒活兒也沒有。你要說他懶吧,有的時候他會主動幫著自己的母親做一些事情。做母親的並不是袒護兒子,每一次兒子幫他做事情的時候,她都會不厭其煩的為兒子講解著各種各樣的生活常識和自己的人生閱曆。如果換成是某些人或某些孩子,他們很可能對於母親的做法甚至於言談舉止早已產生抵觸的情緒,要麽避而遠之,要麽言語相激,要麽充耳不聞。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張美娟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兒子的無心之舉,卻讓他學到了很多別人學不到的東西。

  “媽媽,您說話的話我哪能不記得?您讓我去買炮,我當然得去買,無論我買成什麽樣的呢?您可都不能生氣。”

  “能幫媽媽幹點活兒我還能生氣嗎?”張美娟邊說著話邊隔著圍裙從褲兜裏取出來20塊錢交給自己的兒子,說道:“也不知道20塊錢能不能夠?你就看著買吧。還用不用誰跟著你一起去?”

  崔一君接過錢,把頭一搖說都道:“媽,如果您不放心的話,您可以派一個人監督我。我不希望任何人跟著我一起去。”崔一君說話的時候眉頭緊皺,表情極為不自然,顯然他非常的不痛快!

  “這孩子說話真不讓人喜歡。那你隨便吧!”當母親的哪能不了解自己的子女,看到兒子這樣的表現,美娟真的是大失所望。但是為了鍛煉兒子,讓兒子從中能收獲一份快樂一份知識,這是當父母必須要做的事情。

  崔一君拿著20多塊錢去買炮,偏巧碰上仝三琳。

  “一君,你這是幹嘛去啊?能帶我一個?”

  “三琳姐姐,我要去買炮。如果你真的有時間的話,你可以跟我一起去。”崔一君比誰都了解麵前的這個女孩子,她不僅是個熱心腸,而且他的算數特別的厲害,而且不止一次得到很多人的讚賞。

  今年夏天,仝三琳帶著崔一君去市場擺攤兒——租小人書。想不到,她就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和良好的表演天賦,居然賺了三十幾塊錢。

  千萬不要小瞧這個錢,因為這個錢是從一分兩分三分慢慢的攢起來的,而且,仝三琳非常會算計,也非常會說。當初他她剛擺攤兒的時候,他們家的畫本一共也就幾十冊,而且品相都不算太好。

  但她發現:崔一君非常喜歡書刊畫報,特別是買小人書這件事。他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會是真的,他發現崔一君買畫本,總會買雙份的。仝三琳非常奇怪地問他為什麽?他卻笑嗬嗬地說道:“三琳姐姐,現在這畫本都打特價,幾分錢一本都沒有人買。咱們既然趕上就應該多買幾本?沒說法的意義很大。經常看的畫本肯定會很髒,漸漸的也沒有收藏的價值。至於那套新的畫本,咱可以留起來,等日後再看的時候絕對新鮮,絕對搶眼。”

  他當然記得自己的父親每次從市裏回來的時候,總會給他帶回來一些畫本兒和書籍。最讓他興奮的是——那年他剛剛七歲。他的父親居然給他帶回來滿滿的一提包的畫本,他的父親,剛才這些話我根本沒花錢,是他的同事家孩子不要送給他的。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由於崔一君愛好獨特,她的姐妹根本不和他爭搶這些東西,因為他們也不喜歡這些東西。

  雖然已經快到90年代,但是看畫本的人依然很多,唯有一點,畫本兒似乎正在悄然的退出人們的視線。

  為了能夠掙到更多的錢,仝三琳讓崔一君和他搭夥一起去出租小兒書。而且,仝三琳很有經商的頭腦,十來歲的孩子就會算計。她曾經把崔一君的小人書借過去幾十本,掙夠錢之後,她一分錢也沒有給崔一君。崔一君每天還顛顛地跟在她的屁股後麵跑前跑後的幫忙。很多人都說崔一君傻,崔一君隻是笑而不答。

  直到有一天,仝三琳不僅把他的畫本還給了他,而且把自己那些畫本毫無保留的也都送給了他。

  “三琳姐姐,那你以後再不擺攤兒了嗎?”

  “擺!幹嘛不擺攤?我準備幹點兒別的,能夠掙大錢的。不知道你小子有沒有魄力幫助我?”

  “我當然可以幫你,不過我沒有什麽錢,我隻能幫你出力。”

  “哈哈哈!算你小子還有良心。現在咱們說什麽?也隻能說是說說而已,等將來咱們真的要用到對方的時候,我希望你還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三琳姐姐,你說的話太深奧了。我不明白!但有一點我知道: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你滾一邊兒去吧!你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好像你將來就能考上大學似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將來誰是什麽樣子?我們自己肯定都不能預料。但有一點,我真的希望你能一輩子聽我的話。”

  “嘿嘿!”崔一君傻笑了兩聲說道:“姐姐,您別開玩笑了!等將來我們各自成家之後,自然會有人聽你的。而我——你也就會漸漸的淡忘的。”

  “你說的這話很有道理!這話先撂這兒吧!學習為主。”

  當他們兩個人來到商店,他們被麵前的各種炮深深的吸引了。仝三琳真的是非常聰明的孩子,她的說法和自己的母親交代的是一模一樣:鞭炮五百響的兩掛,三十晚上和十五晚上各一掛;三掛三百響的,三十下午,初一早上和破五各一掛,剩下的就買花炮。

  二十塊錢買一大堆東西,這還真的感謝仝三琳,否則,以他一個人的力量是拿不回去的。

  回到家中,崔一君沒有受到母親的表揚,反倒被母親訓斥幾句。因為,仝三琳那麽幫他的忙,他都沒留她在他家喝口水,他的母親罵他太不懂事,畢竟,做什麽事情哪有白幫忙的?就因為這事兒,崔一君專門兒找到仝三琳向她道歉。

  仝三琳聽了這話不以為然的說道:“這事兒你就當欠我的吧。假如說我哪天需要你還的時候,你再把我需要的東西還給我。”

  “唉!買個炮還能拉饑荒,簡直是荒誕至極。”崔一君雖然不高興,但也隻能默認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