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九一一海因裏希的戰術
作者:一塊紅磚頭      更新:2021-04-15 01:00      字數:2284
  基恩.索比達爾的部隊先是搭乘火車到達馬斯梅爾,然後略一整隊後便沿著公路直攻凡爾納。

  整個部隊以一零一裝甲師為先導,以最迅猛的狀態就和西拉王國軍第十三師接上了火。

  這裏要說一下基恩.索比達爾集團的部隊配置,之前都說他帶領的十萬軍隊在法裏西聯邦接受了裝甲機械化改裝,可具體是個什麽樣的配置卻並沒有描述過,所以這裏就把這十萬法械師做一下介紹。

  崔凡克聯邦軍這十萬軍隊逃到法裏西聯邦的準確人數是十萬零八千二百一十三人,但卻包含了十六個師的番號,沒有哪個師是完整的。

  抵達法裏西之後,部隊進行整編,番號幹脆從一百開始起編,這一零一就成了新編部隊的第一個番號。

  近十一萬人部隊編成了六個師,其中最為強力的便是三個裝甲師。

  在援助崔凡克聯邦的時候法裏西聯邦自己還沒有迫切的戰爭壓力,所以這些援助給崔凡克聯邦軍的裝備都是不打折扣的。

  但要說明一點的是,法裏西聯邦軍並沒有像西拉王國軍那樣把改編為裝甲師的部隊進行強化,因此其裝甲師無論是裝備還是人員數量都和西拉王國的重裝甲師沒得比,也就和輕裝甲師差不多的水平。

  第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這三個裝甲師的配置沒什麽區別,都是下設兩個旅,一個裝甲旅和一個摩托化步兵旅。

  裝甲旅下設兩個裝甲團,每個裝甲團下設三個裝甲營,而每個裝甲營下麵設三個裝甲連。

  最小的作戰裝伴是裝甲排,每個排擁有四輛坦克或突擊炮,整個裝甲師算上各級直屬武裝力量擁有坦克和突擊炮二百四十二輛。

  全師沒有配置自行榴彈炮,牽引榴彈炮由四十六門一百五十二毫米重炮組織,是為師屬支援重火力。

  除此之外,摩托化步兵旅下麵也有一個輕型榴彈炮營,裝備二十四門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

  之外步兵團也有自己的七十六毫米步兵炮,用以對步兵作戰進行支援。

  不同於西拉王國的機械化旅或是摩托化旅裝備有一定數量的履帶式裝甲車供步兵伴隨坦克和突擊炮作戰,法裏西聯邦摩托化步兵旅隻裝備了少量的輪式裝甲車。

  不過好在設計人員還沒有白癡到把輪胎設計成充氣式的,所以用著實心膠胎,六輪設計的裝甲車並沒有想象的那麽脆弱。

  除了沒有把迫擊炮裝備在裝甲車上之外,法裏西聯邦的裝甲車上也裝備有機槍,同樣采用開放式頂棚設計。

  裝甲師用來機動和運輸的主力當然是卡車,法裏西聯邦的卡車很有特色,采用平頭設計的卡車駕駛室位置較高,人員視野更好。

  卡車采用六輪設計,載重能力不錯,公路上可以運輸兩噸半物資以三十公裏的時速長距離運輸。

  隻是法裏西聯邦軍並沒有西拉王國軍的那種短卡車或是吉普車,小型代步車輛就隻剩下挎鬥摩托車了。

  即便這樣,整體運輸力量不足的情況下,不少步兵隻能通過自行車這個代步工具來提高行進速度。

  別笑,大家都一樣,西拉王國軍、霍達都達爾帝國軍、崔凡克聯邦軍和現在的自由波斯法尼亞軍都有用自行車代步,畢竟那可以節省出寶貴的運力多運輸一些彈藥和補給物資。

  就算是最土豪的第九裝甲師和東方一師東方三師三支部隊,也有一定量的自行車在服役。

  整個裝甲師不到兩萬人的編製,增加了少量後勤人員用於維護保養機器設備。

  餘下的人員編成三個步兵師,裝備了大量卡車、騾馬、自行車這類交通工具用以提升軍隊野戰環境下的機動能力。

  不過卻不像西拉王國的摩托化師那樣裝備一到兩個裝甲連用於攻堅,也沒有裝甲車供攻擊部隊直接投入戰鬥。

  也就是說按法裏西聯邦軍模式武裝起來的這三個步兵師就是裝備了運輸工具的步兵,和冷兵器時代的某些騎兵差不多,隻是把馬匹當成運送兵力的工具,真正打起來的時候還是下馬作戰的。

  這樣的話其實三個步兵師還是不具備行進中的作戰能力,但總算能跟得上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了。

  西拉王國軍第十三師是一支純步兵部隊,隻裝備了少量戰防炮,並沒有阻擋崔凡克聯邦軍裝甲部隊的能力。

  其二團在接戰後便主動撤退,設置戰防炮陣地給部隊撤退爭取時間,用了兩個小時便在兄弟部隊的接應下退回了凡爾納市區之內。

  此一戰,雖然第十三師撤退過程很有調理,但還是遭遇到了一定的損失。

  傷亡了一千七百餘人,是第十三師投入返攻作戰之後損失最大的一戰。

  第十三師退入凡爾納之後,第二裝甲師趕過來堵在城市邊緣,基恩.索比達爾趁勢攻入城區的計劃破產,雙方裝甲單位隨即展開激烈廝殺。

  因為第九裝甲師在哈蘭戰役的時候積累了裝甲部隊對戰經驗,因此第二裝甲師師長奧特少將並沒有把裝甲部隊全部投入戰場,而是把最新型的III型坦克和II型突擊炮派了上去。

  從最開始裝備到現在,第二裝甲師已經換裝了大約一個裝甲營的III型坦克和一個半個營的II型突擊炮,加起來大約六十輛左右的樣子,第二裝甲師就準備依靠他們對敵了。

  要說這新型的III型坦克的反裝甲能力確實出色,其五十毫米長身管坦克炮一亮相便大展神威。

  隻要命中的位置不是太離譜,每炮都能洞穿崔凡克聯邦軍所裝備的坦克和突擊炮。

  而經過再次升級的裝甲雖然厚度增加不明顯,應對法裏西聯邦軍的坦克炮也算夠用了,正麵裝甲除了薄弱位置,崔凡克聯邦軍裝備的坦克火炮在任何距離上都是無法擊穿的。

  五五二號車組車長海因裏希軍士指揮坦克停在一棟水泥墩後麵,這水泥墩之前應該是一個路口的交通指揮塔的底座,現在隻剩下了個水泥墩。

  選擇這個位置也是有原因的,III型坦克正麵裝甲雖強,但是首下依然有可能被洞穿。

  海因裏希軍士把首下裝甲藏到水泥墩子後麵,就等於給防禦力薄弱的首下加了一層裝甲,整個坦克的正麵防禦力大增。

  隻要不被繞到側麵或是後麵,海因裏希就不打算動了,準備守著水泥墩子和敵人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