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零斯潘達攻防戰五之不斷壓縮
作者:一塊紅磚頭      更新:2020-12-24 06:43      字數:2231
  就因為更換指揮部的這段指揮空檔期,崔凡克聯邦軍的指揮出現了一定的混亂,第二道防線失守了。

  退回第三道防線的崔凡克聯邦軍第五十二師二團的部隊損失了一半的兵力,回到第三道防線時也有近半人員掛了彩,一些人還是被抬下來的。

  卡介倫少將現在隻能按照自己預先製定的計劃,把部隊撤下去了,而留在第三道防線上進行阻擊的則是第三團的一個營部隊。

  吸取了之前的經驗教訓,卡介倫少將認為將過多的部隊罷到陣地上對於防守起不到多大的加強作用,反而會因為人員過於密集而增加不少傷亡。

  特別是半環形防線到了第三重的時候,整個陣地的寬度放一個營也就差不多了。

  可一個宮的規模部隊用來打阻擊還是有些單薄,這讓卡介倫少將很是不放心。為此卡介倫少將不單把部隊中所有剩餘的衝鋒槍全部留給了三團一營,還把最後的戰防炮也全部留下了。

  除此之外手雷也是一樣,撤出陣地的部隊沒有帶走一顆手雷!這是因為崔凡克聯邦軍發現對抗火力比自己強悍的部隊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不能露頭,而躲在戰壕裏往外扔手雷特別的有效!

  但即便如此,三團一營的官兵臉上那絕望的表情人人都看得出來,因為這絕對是九死一生的任務啊。

  東方三師的部隊在連克兩道防線之後進攻也是一滯,這是換後麵的其他部隊繼續推進的原故,之前的部隊連續進攻,人員傷亡雖然不大,可彈藥消耗太恐怖了,必須換到二線補充一下子彈和手雷了。

  隻有坦克和突擊炮還在繼續跟隨步兵突擊,這是因為這兩種裝甲戰鬥車輛的火炮口徑小,可以攜帶更多的炮彈,他們這一仗打到現在炮彈的消耗連攜帶量的一半都不到。

  最後一道防線上的崔凡克聯邦軍第五十二師三團一營也正好利用這個短暫的進攻間歇時候進行了布置,把部隊平均分配到陣地上之後隻留下四連作為預備隊。

  三團一營營長蘇斯特爾少校必須留一點預備隊,因為卡介倫少將交給他的任務是堅守一個小時,給撤退的部隊爭取時間。

  一個小時,在蘇斯特爾少校看來很懸,因為之前的兩道防線都是至少由一個團的兵力來駐守,可最長的也才挺了一個小時十五分鍾左右就宣告失守。

  自己手頭上的部隊才一個營,兵力上差了三倍,怎麽守哪麽長的時間?

  可師長的命令又不能不執行,否則等著自己的就是軍事法庭了一顆子彈,蘇斯特爾少校隻能盡自己最大的可能性拖延時間。

  崔凡克聯邦軍隻獲得了十幾分鍾寶貴的時間,之後東方三師換一個團的部隊上來繼續發動進攻。

  說是一個團,但真正頂在最前麵的也隻是一個營,機槍發明之後再搞集群衝鋒是行不通的。

  也隻有在孔波斯卡的時候,崔凡克聯邦軍狗急跳牆了才用了兩次,實際證明效果非常差,徒增傷亡罷了。

  根據之前的交戰經驗,崔凡克聯邦軍根本不把重機槍放到戰壕上麵射擊,因為他們明白隻要重機槍一開火就會遭來炮火的射擊,連跑的機會都沒有。

  僅剩的重機槍被安排到了戰壕裏麵,卡著前後幾道戰壕的通路,用來和進入戰壕的西拉王**拚火力。

  這招每挺機槍基本隻有一次開火的機會,但也要比架在戰壕上挨炮彈的強,隻要時機選擇得好,就能給西拉王國的部隊造成一些傷亡。

  但隨後肯定會遭來兩到三顆手雷的攻擊,所以機槍手被告知開槍之後的撤離時間自己掌握,重機槍會被直接放棄掉。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重機槍要三四名士兵才能抬得動,交火的時候想要在戰壕內移動是不可能的做得到的。

  與西拉王**對射的任務反而交給了普通步兵,因為步槍雖然也不靠譜,但打一槍人就能縮回來,能不能打得中看臉吧。

  就這樣又方再次接上了火,在東方三師進入戰壕之前雙方的對射中,崔凡克聯邦軍毫無疑問的被再次壓製了。

  當東方三師的官兵接近到五十米距離的時候,崔凡克聯邦軍戰壕內突然投出了大量的手雷!東方三師的官兵見狀趕緊臥倒,離得遠一些的則連忙縮回坦克和突擊炮後麵。

  這突如其來的一頓手雷確實給東方三師官兵造成了一些傷亡,但大多還是受傷,因為有鋼盔的保護,鮮頭部被彈片擊中喪命的。

  這招是西拉王國於肯登堡會戰時使用過的方法,準確的說就是我最先搞出來的,現在崔凡克聯邦軍也用了出來。但肯定不是向西拉王國學的,而是逼出來的。

  還別說這招真的就短時間阻擊住了東方三師的進攻,可隨著後麵裝甲車上的迫擊炮開始發言,情況爭轉直下。

  迫擊炮專門為對付戰壕內的敵軍而設計,在這個時代裏又是我主導的一向發明,用在這個場合真的是再合適不過。

  都不用東方三師的官兵冒著不斷爆炸的手雷上前去對著投彈,迫擊炮射程上的優勢讓戰壕內的崔凡克聯邦軍士兵體會到了什麽叫無奈。

  而且就威力而言迫擊炮也要比手雷大上兩三倍,通常對手雷而言的安全距離在這裏根本不存在,隻要一發迫擊炮彈落入戰壕,十多米長度內的崔凡克聯邦軍就會失去抵抗能力。

  就算不被當當場炸死也會被炸傷或是震暈。

  迫擊炮隻開火了三四分鍾,第一道戰壕內的崔凡克聯邦軍就挺不住了,還有移動能力的迅速撤至第二道戰壕,第一道戰壕就這樣失守了。

  東方三師的士兵進入戰壕之後,立即向第二道戰壕滲透,雖然最先露頭的幾名士兵被重機槍當場掃倒,但隨後幾枚手雷就拋了過去,機槍手連跑路都沒來得及就被炸死在機槍旁。

  這之後東方三師的官兵幹脆拿手雷開路,一路炸過去。而崔凡克聯邦軍當然也不示弱,同樣用手雷炸回來。

  就這樣雙方把戰壕爭奪戰打成了衝鋒槍和手榴彈的戰鬥,雙方傷亡人數陡然增加。

  可因為士氣和裝備上的差距,崔凡克聯邦軍的損失要更大一些,接近東方三師的兩倍。控製的陣地範圍也在被不斷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