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六正式進攻
作者:一塊紅磚頭      更新:2020-12-24 06:43      字數:2231
  所以第十師的官兵們下到地道內之後等著上麵的消息就好了,一些士兵還到飲水機旁給自己的水壺灌茶水,以防止一會口渴。

  這些飲水機可不是後世的那種高檔貨,隻是有燒熱水功能的大號燒水壺。

  不過電加熱還是很方便的,深受官兵們的喜愛。

  待炮擊的震動一停止,軍官士兵們便連忙順著各自的通道爬回地麵的碉堡之中,繼續對發起試探的崔凡克聯邦軍射擊。

  炮擊結束之後,崔凡克聯邦軍趁著防線陣地上彌漫的濃煙掩護向波恩防線發起了衝擊,這招在初期果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部分崔凡克聯邦軍官兵突擊到了距離防線前沿五十米左右的地方。

  但是到達這裏之後,崔凡克尼亞聯邦軍便很難再前進一步,煙霧散去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是西拉王國的火力再次變得密集起來。

  火力密度的提升,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這個距離上衝鋒槍也加入到了射擊行列,每個班一支的衝鋒槍近戰效果爆表,特別是短點射,比步槍的效率高得多。

  不過崔凡克聯邦軍也沒指望一次就突破西拉王國的防線,今天隻是試探,實際檢驗一下波恩防線的效能。

  因為崔凡克聯邦軍同樣缺乏攻堅經驗,特別是這種鋼筋混凝土防線。

  在這些攻擊部隊試探了兩次之後,崔凡克聯邦前線指揮官下達了撤退命令,之前還在努力和第十師官兵對射的崔凡克聯邦軍士兵如獲大赦,投擲了一批手雷幹擾視線後便快速退卻了。

  此次試探,崔凡克聯邦軍共付出了五百人傷亡的代價,傷亡比例二比一,也算是摸清了西拉王國波恩防線的實力。

  於此相比,西拉王國隻付出了二十九人負傷的代價,這還是把躲避不及時被炮彈震得耳朵出血的士兵都計算進去了的結果。哦,炮擊時腳下不穩崴了腳的也被算了進去。

  當然這並不能說波恩防線就固若金湯。但凡有常識的人都明白,防線也好工事也罷,再堅固也是由建築材料建成的,隻要火力準備到位沒有炸不毀的。

  更何況這條防線的防禦標準隻是應對標準口徑榴彈炮和普通航空炸彈的攻擊,如果崔凡克尼亞聯邦軍把他們的秘密武器拿到這裏來轟擊防線,一發十二英寸炮彈就能給一個頂級防護的地堡開瓢。

  而且其巨大的破壞力可以威脅到地下的掩體地道,就算躲到幾米深的地下也不在安全。

  第二天一早,準備了一天的崔凡克尼亞聯邦軍再次準備進行攻擊。這次的炮擊依舊十分猛烈,持續的世界比第一天還要長,足足炸了將近五個小時。

  這樣猛烈的炮擊之下,波恩防線的防禦工事也開始出現損傷,地表的交通壕和戰壕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個別地堡也在榴彈炮的轟擊下垮塌了。

  這不能說是防線質量問題,因為小機槍堡不可能修建的有多厚重,戰壕也不可能將整塊地澆築成一個水泥疙瘩。

  因此麵對持續的炮擊,陣地工事出現損傷也是再所難免,不過好在現在第十師還沒有出現什麽傷亡,就看一會崔凡克尼亞聯邦軍進攻時的表現了。

  炮擊停止之後,黑壓壓一片的軍隊出現在波恩防線之前,足有接近兩萬人。這些部隊中波斯法尼亞偽政府軍占了大半,崔凡克聯邦軍占三分之一左右。

  此次的進攻不能再算做是試探進攻,一個攻擊波便派出如此數量的軍隊,今天肯定是要見真章了!

  需要注意一點的是,崔凡克聯邦軍的炮兵不是不想搞火力延伸,而是沒有這個能力。

  西拉王國部隊的觀察哨一直在密切關注崔凡克尼亞聯邦軍炮兵的動向,一發現其向前布置便會立即呼叫波恩市兩側山體之上部署的炮兵部隊進行壓製射擊,因此崔凡克尼亞聯邦軍的炮兵壓根貼不上來,隻能在最大射程上對波恩防線進行炮擊。

  因此雙方炮兵的對決便在崔凡克尼亞聯邦軍的一次試探之後無疾而終,不過崔凡克尼亞聯邦也清楚,西拉王國的炮兵力量雖然比較之前有所進步,但想主動拉出來和崔凡克尼亞聯邦軍對射還是扯淡。

  當然在卡爾沃斯克那邊不能算數,因為地形原因,崔凡克尼亞聯邦軍的炮兵無法大規模展開,西拉王**的炮兵隱藏在山林之中在特戰隊的配合下形成壓製屬於特殊情況。

  好了,這裏說回波恩防線前的戰鬥,崔凡克尼亞聯邦軍在遭受了少量傷亡的情況下接近到距離防線四百米的距離,西拉王國的火力猛然加強,將崔凡克尼亞聯邦軍壓製在陣地之前。

  而這時崔凡克尼亞聯邦軍故技重施,在進攻受阻後立即展開新一輪的炮擊,第十步兵師與自由波斯法尼亞軍在遭到炮擊之後連忙向地下轉移。

  這次炮擊持續的時間並不長,隻有二十多分鍾便停卡了,防線上的士兵立即返回防禦工事,而崔凡克尼亞聯邦軍在炮擊爭取的短暫停火時間裏向前推進了三百餘米,逼近了波恩防線前沿。

  這次重機槍沒有客氣,麵對蜂擁而至的崔凡克尼亞聯邦軍火力全開,展開了瘋狂的射擊,聚集在一起進攻的士兵很快便被掃倒一大片,沒有中槍的也立即躲避。

  可以形成衝擊力量的集團被一個個打散,崔凡克尼亞聯邦軍無法在波恩防線前形成有效的攻擊陣形,散兵遊勇不足為懼。

  可怕的不止各處防禦節點的重機槍,輕機槍造成的殺傷反而更多。這是因為重機槍的火力雖猛但有跡可尋,人又不是傻子,發現被盯上的崔凡克尼亞聯邦軍都會立即分散減少傷亡。但輕機槍則以各種點射為主,被盯上的人除非特別幸運,否則一個三到五發的點射,人就被擊倒了,效率反而比重機槍高得多。

  此時在加上戰壕內不斷瞄準射擊的普通士兵,崔凡克尼亞聯邦軍傷亡慘重進展卻很小。

  進展小歸小,但總歸有,接近到防線前沿的崔凡克尼亞聯邦軍士兵開始尋找地形掩護與守軍展開對射。在吸引了一部分火力之後,跟進的部隊進展速度明顯變快了。

  這還不算,崔凡克尼亞聯邦軍第一波攻勢的部隊和聯軍守軍交上火之後,第二攻擊波部隊便迅速出現在地平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