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四殖民地戰事
作者:一塊紅磚頭      更新:2020-12-24 06:43      字數:2237
  此次霍達都達爾帝國海軍與法裏西聯邦海軍主力之間的對決,被認為是傳統主力艦之間拉開陣勢的最後一次大艦隊正麵對決。

  雙方主力艦一共有二十一艘參與了進來,如果加上法裏西聯邦海軍的老式主力艦一共有三十五艘戰艦參與了進來。

  不過這場海戰最終的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即便主力艦隊的新式戰艦數量處於劣勢,但是總兵力占優的法裏西聯邦還是落敗了,而且損失了幾乎所有主力艦。

  可以說法裏西聯邦海軍的戰術並沒有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講甚至是成功的,隻是戰艦實力上的代差導致了一場慘敗。

  別看法裏西聯邦的八艘新式戰艦看著還可以,但是實際上與霍達都達爾帝國海軍的新艦還是有差距的。

  首先在火炮上,霍達都達爾帝國海軍的新式艦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這導致其在更遠的距離上就可以開始校正射擊。在相同的戰場條件下,如果不是運氣太差,當然會有更高的命中可能。

  其次再說防禦力,除了戰列巡洋艦,戰列艦上霍達都達爾帝國的防禦力呈現了碾壓態勢。

  無論是主力艦對決階段還是後來被法裏西打擊艦隊伏擊,法裏西聯邦的戰艦都命中了霍達都達爾帝國海軍主力艦不少炮彈,但是這些炮彈因為沒有一發擊穿霍達都達爾帝國戰列艦的主裝甲。

  這就很值得深思了,老式主力艦沒能擊穿霍達都達爾帝國主力艦裝甲還可以理解,畢竟他們已經過時,主炮初速放在那裏,射到防禦指標明顯更強的奎德森堡級戰列艦上真的很難起到效果。

  不過這次對決法裏西聯邦海軍也不是一無是處,畢竟他們的輕型艦隊在拚盡全力的情況下還是給霍達都達爾帝國家的輕型艦隊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這次海戰,給各個海軍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素材,也影響了各國海軍的發展方向。

  首先是主力艦的設計,奎德森堡級戰列艦憑借著近乎完美的表現成為了各國海軍新式戰列艦的設計標杆。

  如果達不到奎德森堡級戰列艦的性能,那還是先不要造了,哪個國家也接受不了製造出來就落伍的戰列艦。

  同時有別於之前的戰列艦,奎德森堡級除了火力和防禦力外,其出色的航速也備受矚目,接近戰列巡洋艦的航速使得其可以跟上前方的戰列巡洋艦,所以才能在法裏西聯邦海軍主力艦隊做出正確反應之前抵達戰場,並決定最終的戰局。

  奎德森堡級的出現,使得其他戰列艦在一夜之間變得過時,最為尷尬的便是英德蘭王國皇家海軍一時間竟然拿不出可以與之匹敵的戰艦。

  然而這場海戰最為受益的確實西拉王國,原因是其成功的把各國的注意力吸引到了霍達都達爾帝國海軍身上,再沒有哪個國家注意西拉王國的海軍發展,特別是崔凡克尼亞聯邦。

  在這些國家看來,西拉王國海軍已經誤入歧途,沉醉在高速戰艦上不可自拔。

  霍達都達爾帝國和法裏西聯邦主力艦隊之間的海戰已經證明,戰列艦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而戰列巡洋艦在決戰中隻能作為戰列艦的輔助,並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原因就是戰列巡洋艦防禦力太弱了,法裏西聯邦海軍的主力艦隊損失掉了所有的戰列巡洋艦,但卻有三艘戰列艦幸存就很能說明問題。

  況且霍達都達爾帝國和奎德森堡級戰列艦的航速已經能達到驚人的二十六節,比較各國的戰列巡洋艦速度上也並不落後,這讓各國的戰列巡洋艦如何應對?

  但外人所不知道的是,西拉王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和戰列巡洋艦為首的新型軍艦,航速早已經突破了三十節,在戰術上依然擁有主動權。

  霍達都達爾帝國與法裏西聯邦之間的海戰結束七天後,我派出的以兩艘航空母艦為首的運輸船隊抵達了西拉王國新大陸殖民地,卸船後將第九裝甲師淘汰的那些坦克轉交給了霍達都達爾帝國。

  而獲得這些坦克之後,進過為期一周的培訓之後,霍達都達爾帝國依靠這些坦克對法裏西聯邦發起了反擊!

  法裏西聯邦也好,霍達都達爾帝國也罷,他們在新大陸殖民地的部隊都屬於輕步兵,而且缺乏火炮,這就導致了這些支援給霍達都達爾帝國的坦克成了戰場上的大殺器。

  盡管法裏西聯邦陸軍拚死反擊,但霍達都達爾帝國還是依靠這些坦克把法裏西聯邦軍逐出了自己的殖民地,並順勢把邊境線向法裏西聯邦推進了二十公裏。

  這二十公裏土地就相當於兩國之間的一種默契,法裏西聯邦默認了霍達都達爾帝國對這些土地的占領。

  二十公裏怎麽可能滿足威廉三世的擴張欲?但是沒有辦法,西拉王國支援給霍達都達爾的坦克在反擊的過程中就開始出現故障,等霍達都達爾帝國將法裏西聯邦軍驅逐出自己的地盤的時候就已經壞的差不多了。

  這倒是不是真的因為第一代坦克的質量差到如此地步,主要還是霍達都達爾帝國的軍隊臨時接手後不能熟練掌握這些坦克的使用技巧。

  是的,這些坦克並沒有多少是被法裏西聯邦擊毀的,基本都是動力係統也現了故障。原因則是操作過猛,使用不當。

  霍達都達爾帝國總是嫌棄這些鐵疙瘩的速度過慢,還不如士兵全力競猜的時候跑的快,但這怎麽能怪這些坦克呢?

  隻有一百多個馬力的動力,變速箱也不是特別完善,能跑十多個公裏的時速已經很不錯了,你讓人一直以最高速跑不也跑不了多遠就累得不行了嗎?

  不過也好,西拉王國第一代坦克的窘態使得大家都認為坦克這種武器還很不成熟,並不能在戰場上獨擋一麵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反製的武器也不需要多複雜,比如加大地雷的威力就能很好的阻礙這種不怕子彈的鐵疙瘩的推進。當然各國也有研製反製武器,比如反坦克炮。

  隻是各國研製反坦克炮都是以西拉王國的第一代坦克設計的,而得出的結論自然是三十七毫米二十五倍徑的火炮即可有效擊穿這種裝甲目標。殊不知西拉王國早已經研究出正麵裝甲為西十五毫米且帶傾解裝甲的第二代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