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與她共渡
作者:心術不正x7      更新:2020-12-05 12:06      字數:2267
  每個父親眼中都有一個偷女兒的賊,這話古往今來都適用,如果項超還是那個叱吒沙場的將軍,他不會這麽敏感又霸道,隻會派親兵打斷虞周的腿。

  而他現在已經閑下來了,一雙兒女幾乎就是全部,古語雲:君子抱孫不抱子。這話不僅代表了祭祖之禮,也是一種普遍共識,兒子就不能寵溺,將門虎子更是要曆經摔打才能成材。

  所以項超的全部心神幾乎都在女兒身上,這下好了,剛剛團聚才一年,就有迫不及待的豬上門拱食。

  項超再打量一番虞周,隻覺哪裏都不順眼,就連魁梧的身材與堅實的臂膀都成了缺點,暗道這還是頭野豬。

  女兒的話更像針一樣紮在他心,又是窩火又是酸澀,項超深吸一口氣後舉起鐵拐便落,一個舍不得打,另一個……沒有必要打死,鐵拐最終將案上的壇壇罐罐掃了個七零八落,看的魏韓二老相視而笑。

  “我的女兒啊,你現在才多大,終身大事豈能私定?那是要為人恥笑的!”

  眼看暴雨不如預期猛烈,項然也恢複些膽氣,一開口就把她爹氣個半死:“可我就是中意啊,況且我們回來之時大夥也沒說什麽,陳叔母還誇我有乃將門之風……”

  將門的勇氣被用到這裏,項超不知該哭還是該笑,隻得勸說道:“山裏眾人心性純良哪知世間險惡?此事若為外人所知終究損你名聲,不妥,大大的不妥!”

  “那不告訴外人不就好了,女兒願意和子期哥哥在這過一輩子……”

  小女孩兒心性就是這樣,認準的事情極難改變,仿佛一切障礙都不算什麽,說出的話幼稚天真卻也赤誠無比,讓人感慨之餘難免哭笑不得。

  “你才多大……”

  “你們總是這樣,我不小了,懂很多事情了!

  就連以後都有打算!”

  項超這下被氣笑了:“你能有什麽打算?!”

  “很多啊,比如一起過活就是吃吃喝喝,子期哥哥做出來的東西可香啦,小時候總羨慕悅悅有這麽個大哥,現在可以心安理得了……

  還有,住的地方漏雨了他會修,吃穿用度短了他會想辦法,子期哥哥還答應,他要和我一直照料爹爹……”

  項超的心頭便是一軟,這年頭奉養老人還沒女兒什麽事,就像俗話說的嫁出去閨女潑出去的水,項然一旦出嫁那就得隨夫姓,跟項氏也隻有娘家之情而沒有更多義務。

  可娘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回的,周禮有“諸侯夫人遠嫁,非有大故不得返”一說,另外還有“父母在則歸寧,沒則使大夫寧於兄弟”的說法。意思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沒大事不能返回,一旦父母俱亡,這家的女兒就再也沒有回娘家的理由。

  就比如觸龍說趙太後提到的那樣,她在女兒燕王後出嫁時祝曰:'必勿使返',一句再也別回來反而成了最深的祝福,可見禮法之嚴苛,項超的激憤也就不難解釋。

  所以當項然說起願意兩人一起奉養他的時候,說不心動那是假的,折騰半天不就是怕與女兒疏遠嗎?現在看來,似乎也……沒什麽不妥?

  這念頭稍微換個角度那就一發不可收拾,首先那小子一看就不是尊禮守法之人,他折騰出來的八仙桌官帽椅一類算是把周禮無視了一個遍,平時跟自己父女同桌吃飯也沒什麽不習慣,好像以後這種日子還能繼續啊?

  再者說了,大家同住一個塢堡之內,就算布置新房又能遠到哪裏?這樣的生活過上幾年,再加他那句奉養終身的承諾,便是以後再怎麽發達那也還是一家人啊。

  敢不認賬?開玩笑,老子的腿不能動腦子又不傻,這裏可是有他的師長為證,言而無信還想不想立足了,除非想眾叛親離!

  感動之餘的項超口卻不鬆:“女兒啊,你便是因為這個才鍾情於他嗎?”

  這一問項然反而迷茫了,跟父親說這些更見羞澀:“我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反正就是……不想離開子期哥哥。”

  項超的心裏就是一歎,完了,這算是沒救了,兩人相處的時間已經太長,甚至多過了自己這個常年領兵又流落在外的父親,多過了粗心大意醉心勇武的兄長……

  “項將軍,看這兒女互相都有情義,你就成全他們吧!”

  韓鐵匠是真心樂見其成,早在虞周拜師的時候,他也曾佇立在側受過半禮,走到哪都能挺直腰板喊一聲義子,半生顛簸的老人最期盼多子多福,要是這虞娃兒早點成親……嗯,美滴很!

  老韓頭剛說完,項超扭頭再看,魏轍的眼中居然也有幾分成全之色,娘的!這是審那小子還是組團逼親來的,自己居然找他倆作證,真是昏了頭了。

  一個是師父一個是義父,怎麽想都不會棒打鴛鴦啊,心情就不一樣,如果這會兒項羽領著別家丫頭過來,那絕對十二分的同意啊。

  想通這點之後,項超忽然變得意興闌珊。

  “混小子,你給我聽好了,別讓項某看到你對我女兒動手動腳,否則我見手剁手見腿剁腿!”

  “請項伯父放心……”

  “爹爹你同意了?!”

  項超直想捂臉:“同意什麽同意,這便盼著出嫁羞也不羞?等你及笄以後再說!”

  韓老頭被冷落之後也不羞惱,笑嗬嗬的拿出幾樣物事:“正好村裏的後輩就他倆沒祓禊了,一並行禮吧。”

  “如此甚好……”

  反正事已至此,項超隻能順意而為,隻是跪坐在一起的少年少女格外刺眼,也不知何時就這樣自成門戶了,唉!

  蘸水的柳枝柔韌翠綠,分別點在眉心肩頭之時再也無人贅言,不隻項超那樣想,就連虞周也是心中狂跳,隻剩下自己二人一起行禮,這種感覺不能不多想,肅穆的禮儀仿佛見證兒女情義,就連魏老頭的吆喝聲都動聽許多。

  “太一皇佑!多福安康……”

  等到手腕脖頸分別點過之後,韓老頭端起兩隻木碗:“去病祛晦,年年歲歲……”

  那裏麵是薺菜蛋花湯,最傳統的上祀美食,人們篤信可以祛除病晦氣,虞周接過之後卻與項然一碰,用隻有兩人聽到的聲音說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