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大家一起來忽悠
作者:心術不正x7      更新:2020-12-05 12:06      字數:2385
  今天是個大日子,虞周第二次見到了始皇陛下,因為徐福終於走出花樣作死的第一步,他召集完軍士緊接著上書奏言自己仙緣已到,請陛下誓師出海。

  虞周也想早點走,聽完之後還是急的直撓頭,走就走吧,你看看季風什麽的也行啊,非忽悠皇帝登之罘觀仙山做什麽?海市蜃樓又不是隨時都能出現的,要是秦皇失望而歸,這股子氣發出來還得一起扛。

  之罘四麵環海,與膠東郡所轄腄縣一線相連,上有之罘山,早在大秦還未一統天下的時候,齊國曾經修建八主廟,其中的陽主廟就在島上。

  海邊的溫度與陸地差別很大,隻是沙灘前後就有兩三度的溫差,盛夏的光景似乎變成暖春,潮水蕩漾怎一個壯闊可以形容,不時飛過的海鳥“啊鷗啊鷗”叫著,一切都那麽鮮活。

  徐福自從得了爵一直不倫不類的穿著半身甲,這廝想以自己召集的軍士護衛秦皇,被蒙恬嚴詞拒絕了,然後他拚命在皇帝麵前刷著存在感。

  “陛下請看,我們現在所處就是之罘山,此地可以俯視整個島嶼,也是故齊國最有仙氣的地方,遠遠望去此島有如芝靈再現,乃是求長生不老的洞天福地……”

  “徐大夫有心,你說仙緣已到,朕今日也能看到仙跡麽?”

  “回陛下,隻要以童男女五人祭奠海神,仙山自然就會顯現。”

  “來人!去童閭選派童男女。”

  身材高大的軍士聽令而行,虞周這種無名小卒此時離得很遠,直到看見有軍卒靠近童閭才察覺不對勁,一問之後差點沒氣炸了,好端端的生命扔進大海淹死,嬴政鬼迷了心竅,而徐福就是那隻鬼!

  幹等著不是辦法,誰知道又會多出什麽變故,虞周小心的交代了項籍他們幾句話,然後自告奮勇的前去見駕,幾名軍士也不在意,因為早已熟悉,再加上尋仙之事就是這小子提出來的,還以為他要去爭寵。

  一番盤查之後,終於再次見到嬴政,但是顯然皇帝此時已經忘了他,有些迷茫的不明所以。

  “陛下可知仙山來曆幾何?”

  臉色不善的徐福也認為虞周是來爭寵的,而始皇終於恍然大悟:“徐大夫與你的功勞朕都記得,快說說看。”

  “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

  其上台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而五山之根無所連著,常隨潮波上下往還……”

  越說徐福的臉色越難看,他隻是個方士,各類典籍哪有魏轍來的精通?虞周對於求仙問道絲毫沒有興趣,但是讀到這篇《列子·湯問》還是特意記住了,因為其中很多典故早已聽說,比如誇父追日愚公移山,這些都是給妹子講故事的素材啊。

  “好了好了,這些以後再說,現在先要祭奠海神,萬一錯過仙機耽誤了陛下長生,你我都是死罪!”

  嬴政聽得正酣,被人打斷之後很不爽,直到聽聞長生才壓下火氣:“徐大夫說的也有道理,來人,將童男女送入大海!”

  “陛下不可!此五山根部並不相連,後來天帝恐其流落於西極之地,這才命十五隻大鼇載之,後來龍伯國有巨人釣上六隻大鼇,岱輿和員嶠沉入大海隻餘三山,天帝震怒連巨人都不能擋,何況凡人?”

  “你是說,如果朕命人將孩童送入大海,天帝會震怒?”

  “正是如此!”

  徐福頓時就急了:“胡說八道!臣飽讀經書仙山來曆業已知曉,從未聽聞祭奠會引來天怒!”

  “敢問一句,徐大夫,是你知道的多,還是列子知道的多?”

  “徐福隻是小有所學,當然比不上先賢。”

  “那好,神仙聖人都以天帝為尊,那咱們不妨揣測一下他的喜好……”

  “大逆不道……你這是大逆不道!仙人豈是凡夫俗子可以非議的……”

  虞周雙手交錯,搖頭道:“並非是妄議,求長生事關重大,往小了說關乎陛下機緣,往大了說關乎天下萬民的福祉,怎能不慎重行事?隻有投仙所好才能換來長生藥。”

  娘的,忽悠誰不會啊,要是連個兩千年前的土鱉都不如,虞周幹脆撞死算了,爭寵就爭寵,搶的是話語權,必須讓秦始皇聽自己的,否則不止是幾條人命的問題,到時候徐福再出個什麽餿主意大夥更加被動。

  聽了虞周這番話,嬴政果然興趣盎然,對啊,誰能得長生當然是天帝說了算,忤逆上仙的確沒好處,且聽這小子怎麽說。

  “陛下,既然仙山來曆出自列子,那麽其中的典故就可以相互印證,從愚公一事來看,天帝喜好堅韌至誠之人,誠者信也,韌者柔而固也。

  一兩日的光景隻是上天考驗,隻有堅持不懈才能最終得到天帝眷顧,還請陛下常駐此地,總有一天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荒謬!陛下日理萬機豈能荒廢朝野,還是祭奠海神來的快些!”

  “敢問徐大夫,你當初是否首次登高便見到了仙山?”

  “這……這不能比,老夫體恤人命……”

  “陛下,以童子祭海後患無窮,聽聞不死藥隻是第一步,以後若想成仙還需曆經天劫,而在長生路上耗費的人命越多,天劫越是凶險,為陛下以後仙路考慮,還是不要如此為好!”

  虞周覺得自己可以寫仙俠小說了,為了救人,各種道家修真理論混合著胡扯出來,偏偏這些都是徐福所不能比的,就在兩人互相怒視的時候,嬴政已經拍板做了決定。

  “此言大善!即刻擬旨:著琅琊郡築起高台以為行宮,起名琅琊台。朕要在此盤桓數月,得見仙山方回鹹陽!”

  一旁的蒙毅臉都綠了:“陛下不可!尋仙問道之事……”

  “陛……陛下……仙……快看!是仙山!!”

  一時情急,周圍幾個近臣連話都說不利索了,眺目遠望,三座巍峨的山峰正在海天之際若隱若現,更加神奇的是,它們居然懸空漂浮,兩千年前的見識還解釋不了這等奇景,蒙氏兄弟反對的話語再也說不出口。

  嬴政雙手前伸,似乎要抓住些什麽似的,眼神更是迷離的如同醉酒之人,群臣眾軍無人敢打擾皇帝仙緣,一時間鴉雀無聲。

  “哈哈哈……行宮建仙山現!朕的長生路不遠矣!”

  “陛下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又被這小子搶先一步,徐福很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