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秦王政
作者:心術不正x7      更新:2020-12-05 12:06      字數:2359
  三十多歲的年紀正是一個人年富力強的時候,時年三十四的嬴政更是雄心勃勃,掃除了呂不韋嫪毐之後,他的野心再也無人控製,盡情的在地圖上擴張起來。

  秦王十一年,燕趙大戰,秦國以救燕為名派軍出征,先後蠶食大片土地。那是他第一次嚐到戰爭所帶來的甜頭,從此以後,嬴政頻頻出兵,把大秦的疆域逐漸擴大。

  秦王政十四年,大舉攻趙,取雁門,雲中。

  秦王政十七年,魏國被迫獻土求和。

  秦王政十八年,大軍攻韓,一舉滅亡這個存在近兩百年的國度。

  秦王政十九年,大破趙軍,俘獲趙王。

  ……

  連年的征戰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就在他當權的第二十二個年頭,嬴政悍然發動了對楚國的戰爭,這個地處南方的巨無霸已經成為他吞滅六國的最後一個障礙。

  如果能把楚國一戰而下,那麽苟延殘喘的代趙、燕、魏等國也就不足為慮了,至於齊國,嬴政不認為齊王建有抗衡大秦的膽量。

  疆域擴大了,事情也就多了,任命各地官吏,犒賞大軍,安撫百姓等等,不過今天的嬴政始心頭總是縈繞著一股煩悶之氣,讓他不能專心的批閱奏章。

  “春,隴西大旱,多有流民作亂,半月後平定,廷尉李斯進言,亂法度者皆棄於市……”

  惡狠狠的把奏章掃落桌案,嬴政更加心煩起來,就沒有一點好消息麽?

  大王心煩的時候,居然還有不開眼的探頭探腦,這是誰這麽大膽?

  “門外何人!滾進來!”

  門外的家夥連滾帶爬的進門就伏在地上,身子抖的跟篩糠一樣,等他抬起頭,嬴政麵色稍緩:“原來是趙高。”

  一年多前,嬴政剛剛經曆了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變故,暴起的荊軻震驚了王宮上下,自己的軲轆劍裝飾大於實用效果,等到想起用的時候才發現,過長的劍身根本拔不出來。

  危急時刻,是趙高一句“王負劍”提醒了他,有功就要賞,嬴政不吝的賞了趙高百金,看在一同長大的份上,他甚至封了這家夥官職。

  隻是遭到了朝中老臣的阻力,沒關係,趙高自幼入宮,已經是個中人了,那可以把官職名稱改一下以區別嘛,就這樣,獨一無二的中車府令新鮮出爐。

  “趙高,你剛才鬼鬼祟祟的做什麽呢?”

  趙高跟吃了黃蓮似的,有苦說不出,難道說我打算看你心情好不好再來稟報?已經被抓了個正著,他隻能伏在地上打哆嗦,高舉的雙手托上一份簡報:“啟稟大王,蒙武將軍傳來鴻翎急報……”

  嬴政聽完就是一愣,心頭逐漸泛起不好的預感,大軍伐楚,怎麽會由副將蒙武傳回鴻翎急報?李信呢?!

  見大王接過竹簡,趙高努力的把身子縮成一團,等待即將到來的狂風驟雨。

  嬴政幾乎是看一行吸一口氣,看一個字惱火一分,等他看完訊報,整個人快被氣炸了:“自寡人即位以來,從未有過如此大敗!李信他幹什麽吃的!寡人給了他二十萬大軍,現在一下丟了十五萬,他怎麽沒把自己也弄丟了!!!”

  山一樣的竹簡被嬴政一掃而落,整個王宮裏都是他的咆哮聲,趙高跪在地上一動不敢當,任由竹簡劈頭蓋臉的砸在身上:“大王息怒,大王息怒……”

  “息怒?息怒寡人的大軍就會活過來麽!息怒我大秦的軍威就會重新振奮麽!寡人要砍了李信,要夷他三族!!!”

  又挨了幾下狠得,趙高已經額頭見血,他依然縮的像個老鼠一樣,連抬頭都不敢。

  發泄了好一陣,嬴政胸中鬱氣總算稍微見消,隻是臉色依然陰沉的可怕:“沒用的東西,別跪在這了,去把國尉、丞相和禦史大夫統統請來,對了,把李斯也叫來!”

  趙高弓著身子倒退而出,嬴政再也坐不住,一直在王宮內踱來踱去,終究還是小看了楚國,不愧是大秦多年的老對手,即使已經衰落了百年,即使剛剛更換了楚王,依然有擊敗大秦的底蘊。

  正在心煩意亂的時候,丞相王琯,禦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還有國尉尉繚一起來拜見。

  嬴政從散落一地的竹簡裏找出蒙武的奏報,這才正冠而坐,連眾人的見禮都等不及,直接開口道:“眾卿都免禮吧,看看這份軍報。”

  既然是軍報,尉繚首先拿起端詳起來,尉繚本來姓魏,秦王政十年入秦遊說,被任命國尉之後,他就改了姓氏。

  春秋戰國時期姓氏本就多變,有長居封地存氏改姓的,也有身居高位之後以官名為姓的,比如有掌管及笄的禮官,後來幹脆以官名喚作亓官氏。

  尉繚看完之後,把訊簡遞給王琯,等著同僚們一起發表看法。

  嬴政現在哪裏有耐心,開口問道:“以國尉來看,李信應當如何定罪?”

  尉繚隻得一揖:“回大王,定罪入刑乃是廷尉之責,老臣不便多說,隻是依我看來,此次戰敗,不能全賴李信將軍一人之錯。”

  “尉國老但說無妨。”

  “此次伐楚失利,其一在於大秦日漸強盛,前幾日我在市間聽聞,一個秦人與一個楚人在爭論朝秦暮楚,那秦人隻說了一句,現在又有哪個國家肯投奔楚國呢,就讓楚人啞口無言。”

  “我大秦的強盛固然是好事,可若是以此就輕視楚國,才是最大的失誤,國有禮信親愛之義,則可以饑易飽;國必有孝慈廉恥之俗,則可以死易生,現在連您都輕易的派出二十萬軍隊去滅亡楚國,市井朝臣又怎麽能對楚國看重呢?”

  嬴政沉默不語。

  “其二就在於昌平君的反叛,後路斷絕,李將軍的打算本沒有錯,隻是他動身過於急躁,這才讓項燕有機可乘……”

  但是顯然嬴政的心思已經不在於此,他一直在糾結那二十萬和六十萬之爭,這次戰敗,難道真的要去跟王翦低頭麽?

  “那依尉國老看來,滅亡楚國,需要多少人馬?”

  “回大王,即使由我來掌兵,也隻會比六十萬更多,不會更少。”

  “這是為何?你剛才不是說項燕隻是偶然得手的麽?”

  “大王,此戰項燕也隻是新舊混合的常軍,若是有覆國之危,以楚國的國力,至少還能征集三十萬兵力,再加上楚王的精銳申息之師,我大秦出兵六十萬,已經非常保守了!”

  嬴政思索片刻,抬頭道:“趙高!準備車架,寡人要親赴頻陽去請王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