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回 道是無晴卻有晴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4-08 20:47      字數:2584
  第一百零八回道是無晴卻有晴

  時間過得好快,轉眼就過去了兩天,第二天晚上,兩位法律專家回到聯合遠征軍指揮部述職,幫助意大利王國修改法律的任務順利完成,用專家的話說,也沒有太多需要修改的地方,第一天是對原有法律進行梳理,找到有關宗教方麵的法律條文,第二天集中精力對那些無限權力的條文進行修改,增加了兩個大項:

  一是所有的政治團體,組織,包括宗教,必須遵守國家法律,任何超出國家法律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二是軍隊屬於國家,任何政治團體,組織,包括宗教都不得擁有武裝力量,國王是軍隊的最高統帥。

  至於其他方麵的法律,愛咋滴還是咋滴,又不是我們自己的國家,覺得不適合自己改就是,可以參照我們明帝國的法律,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文藝範的意大利,和平穩定,人人充滿了藝術的浪漫,與世界無爭,多麽好的一個豬隊友啊!一個佛係王國。

  這是王景弘給意大利的定位,還別說,正因為這個定位,讓意大利躲過了幾次規模巨大的戰爭,萬幸。

  第二天,聯合遠征軍在羅馬城發布公告,感謝意大利王國和人民對明帝國的友好和支持,願意一如既往的與意大利王國保持全方位的友好、團結、合作,堅決支持意大利王國對和平的追求,任何破壞兩國友誼的行為都將受到明帝國的打擊。

  在公告中,同時將聯合遠征軍三天後出訪其他歐洲國家的決定公布。

  哇,這是什麽?這是準盟友知不知道!那些窺視意大利國土的國家和集團看後打一冷戰,特別是奧斯曼帝國,完全打消了進入歐洲的念想,開玩笑,與明帝國為敵?還是洗洗睡吧。

  公告一出,老百姓奔走相告,不斷有老百姓將自己製作的食品、工業品送給聯合遠征軍,他們自己的軍隊都沒有這個待遇,買賣公平,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待人和藹可親,自覺幫助有困難的老百姓,很明顯,意大利人民已經將聯合遠征軍當成了自己的軍隊,把意大利軍隊看得目瞪口呆。

  聯合遠征軍是來者不拒,能夠得到意大利人民的認可,每一個官兵都充滿了榮譽感和成功感,當然咯,所有的物資都付錢,這通騷操作同樣看呆了意大利的上上下下。

  意大利教廷,教皇與一眾神職高層正在開會,討論準備實施的計劃。

  教皇:“諸位,明帝國聯合遠征軍大部隊三天後就要出發,這是我們的唯一機會,你們都看到了,老百姓都站在了明帝國軍隊一邊,有他們在,我們所有的計劃都是枉然。”

  神職人員一:“是啊,我研究了他們很久,到現在還搞不明白他們是怎麽

  做到的,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我發現一個現象,在聯合遠征軍裏,平時沒有等級之分。”

  神職人員二:“我發現他們做這些事沒有任何的刻意為之,都是自自然然就發生了,我也搞不明白,是什麽樣的教育,什麽樣的信念讓他們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對,就是偉大。”

  教皇:“這就是他們的可怕之處,這樣的軍隊是無敵的,就像我們以前,在眾多信徒的擁護下,國王隻有在得到教廷允許的情況下,才能行使行政權,但現在的情況是,信徒開始減少,而且他們的信念在動搖,軍隊有三分之一態度曖昧,三分之一忠於國王,再不行動,我們將永遠臣服於國王之下。”

  神職人員一:“但是,明帝國在羅馬還留下了一支軍隊,他們會不會出麵幹預?”

  教皇:“他們隻留下了一千人左右,艦隊也差不多派出去了,一千人隻能表示他們的存在,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且,在兩國的合作條款裏寫明,互不幹涉內政,我們與國王之爭就是內政。”

  神職人員二:“就怕他們不遵守協議。”

  教皇:“這點倒是不用擔心,明帝國是這個世界上最講信譽的國家,他們不會違背自己的承諾,要知道,全世界都在看著他們。”

  神職人員一:“我們什麽時候行動?”

  教皇:“明帝國聯合遠征軍一離開意大利我們就行動,忠於教廷的軍隊除了控製鮮花廣場外,還要監視忠於國王的軍隊,以及那些觀望的軍隊,必要的時候,逮捕他們的指揮官。”

  眾人起立:“是!”

  意大利這個國家真的很怪,很多操作其他國家都看不懂,就像教廷與王權之爭,延綿了一千多年,竟然從未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基本上都是以某一方退步而告終,失敗的也沒有受到迫害,就像這次教廷的部署,完全看不出有戰爭的可能,真是奇了怪了。

  意大利王宮,國王與眾大臣也在討論接下來的行動,新的法律條文已經起好,隻等東風,這個東風什麽時候吹,從那裏吹他們一無所知,也想象不出,心裏難免忐忑不安,唯一能做的,就是命令忠於國王的部隊,監視忠於教廷的部隊,至於觀望的部隊,由得他們。

  國王與眾大臣從未考慮過通過戰爭解決問題,他們的計劃是,在聯合遠征軍控製局勢後,有國王出麵頒布新的法律,迫使教廷就範,如果聯合遠征軍控製不了局勢,他們準備妥協。

  他們心裏期待,同樣的,心裏彷徨。

  雙方非常默契的放棄了戰爭這一條最直接、最徹底的解決方法,文藝青年真不是吹的!

  三天後,羅馬城萬人空巷,周邊城市的居民更是提前來到羅

  馬城,除了歡送子弟兵(聯合遠征軍),還有一個目的,親自目睹子弟兵的颯爽英姿,他們是這樣認為的,他們在私底下表示,聯合遠征軍比親人還親,不是子弟兵是什麽!

  其他華語沒學會,“你好”學了個十足十,見麵的第一句肯定是“你好”。

  還不到七點,太陽才剛剛升起沒多久,聯合遠征軍的駐地就被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每個人手裏拿著一麵明帝國的旗幟,黑壓壓的一片,人們載歌載舞,比意大利最盛大的節日還要隆重,還要興奮,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神情。

  教廷與王權之爭關卿何事,誰管誰還不是一個樣,隻有明帝國來了,我們才衣食無憂,老百姓心底裏想:要是能夠加入明帝國,那才是真正的高枕無憂,半夜能夠笑醒。

  八點,在嘹亮的軍號聲中,黃雁代表聯合遠征軍發表了出征宣言,在宣言中,除了闡明這次出訪的意義,還有就是感謝意大利王國,以及意大利人民對聯合遠征軍的愛戴和支持,總之是,有多好聽就說得有多好聽,臉不紅耳不赤,黃雁已經練得刀槍不入,臉皮堪比王景弘,整個宣讀過程,不斷被掌聲和歡呼聲打斷,效果杠杠的。

  宣讀完畢,一聲出發,兩路陸路,一路海陸,三路大軍依次出發,各路指揮官分別與送行的國王一行,教皇一行,社會名流一一道別,對前來歡送的吃瓜群眾則是揮手致意。

  最依依不舍的還要數死胖子秦歸與米開朗基羅兩個人,隻見兩個人擁抱完又擁抱,一邊叮嚀一邊灑下離別淚,看得無數人鼻子一酸,誰說英雄無淚?隻是未到離別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