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回 必得之人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26 13:23      字數:2394
  第九十五回必得之人

  哥白尼出生在波蘭,是文藝複興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

  哥白尼23歲從家鄉波蘭來到歐洲當時的中心---意大利,在羅馬攻讀法律、醫學,業餘愛好是天文學,對天文學極之癡迷。

  40歲時,他提出了日心說,否定了教會的權威,改變了人類對自然,以及對自身的看法。

  當時羅馬天主教廷認為他的日心說違反了《聖經》,是叛逆,但哥白尼堅信日心說,認為日心說與宗教並無矛盾,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了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

  哥白尼六十歲時,在羅馬做了一係列的講演,但直到臨近古稀之年才決定將它出版。

  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當天才收到出版商寄來的書。

  哥白尼的“日心說”更正了人們的宇宙觀,哥白尼是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一位科學巨人,他用畢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學,他推開了那扇黑暗的窗。

  哥白尼逝世後,他的日心說遭到教廷的抵製,另一位意大利的思想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布魯諾站了出來。

  布魯諾勇敢地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並把它傳遍歐洲,被世人譽為是反教會、反經院哲學的無畏戰士,是捍衛真理的殉道者。

  由於批判經院哲學和神學,反對地心說,宣傳日心說和宇宙觀、宗教哲學,1592年被捕入獄,最後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燒死在羅馬的鮮花廣場。

  而意大利的天文學家達斯科裏,他於1327年發現並論證了“地球呈球狀,在另一個半球上也有人類存在”,被教會以相同的理由活活燒死。

  黑暗的中世紀是這樣,文藝複興時期同樣如此,隻有到了資本主義階段,這樣的悲劇才沒有再發生,曆史令人唏噓,也令人悲哀心痛。

  王景弘與馬和來自後世,他們更多的是知道後世的科學發展方向,對科學自身的內在規律,可以說幾乎是一無所知,科學的發展是不是隻有後世的唯一道路他們同樣迷惘,像現在明帝國在光科學方麵,走的就不是後世的發展道路,福禍難料。

  但他們非常明白,有些人是可以改變現狀,推動科學向前發展的巨人,哥白尼就是其中之一,他目前師從(天體運行論)的作者哥白鹿,這個時空已經脫離了原有軌道,本來應該是哥白尼的著作,現在變成了哥白鹿的著作,不過哥白尼表現出來的才華隱隱然超越了他的同鄉加老師哥白鹿。

  哥白尼:“使者你好,我曾經與老師一起觀察宇宙,發現很多現象都無法用現在的理論解釋,我的老師寫了一本(天體運行論)的著作,其

  中的日心說同樣無法解釋,不知明帝國對宇宙是怎麽理解的?謝謝。”

  第二集團的科學家:“我們華夏對宇宙的認識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最早我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後來,隨著了解的不斷深入,發現地是圓的,是一個球,而天是空的,隨後進一步發現,天是由無數的星球組成的。”

  科學家:“到了這裏,對宇宙的認識出現了一次飛躍,我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與你們現的地心說理論相似,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我們終於發現,地球圍繞著太陽運轉,隨之就有了日心說,不久又發現,整個太陽係圍繞著更大的星係運轉,我們稱之為銀河係。”

  說到這裏,國王與眾大臣是一臉懵逼,完全不知所謂,而教皇與神職人員則是一臉震驚、憤怒,這不但挑戰教廷的權威,而且是動搖他們存在的根基,隻有參與見麵的科學家聽得聚精會神,陷入一種癡狂的狀態。

  科學家:“越深入越奇妙,我們發現,銀河係也不是宇宙的中心,現在的明帝國在天文學方麵有許多不同的觀點,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三種,一種是多宇宙中心說,一種是宇宙唯一中心說,還有一種是宇宙無中心說,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得到證實,對宇宙的了解,可以這樣說,我們才剛剛開始。”

  這時候,教皇突然插話:“你們明帝國對宇宙的研究這麽深入,有沒有見到上帝?”

  科學家楞了一下,慢慢組織語言:“在我們明帝國,很多人都相信有神仙,但作為一個科學家,我們隻相信事實,我們相信依靠我們的聰明才智可以發現自然規律,並且可以利用自然規律造福人類,至於神仙啊,上帝啊,我們沒有發現。”

  教皇:“你們沒有信仰?你們不信神?”

  科學家:“我們崇拜祖先,我們敬畏自然,我們拜神仙更多的屬於心理上的訴求。”

  一席話讓眾人陷入沉默,一個個心事重重,交流就在這種尷尬的氛圍中結束,

  劉輝婉拒了國王的晚宴邀請,表示今天的會談很成功,對意大利王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急著回到駐地向聯合遠征軍指揮部匯報,等聯合遠征軍到來之後,我們再一醉方休。

  國王也沒有勉強,交流到後麵,教皇的臉色是越來越黑,就差從臉上擠出墨汁了,估計晚宴也會不歡而散,還不如不舉行。

  劉輝一行回到駐地,立即將交流的詳細過程向聯合遠征軍指揮部作了匯報,在報告裏,重點是意大利王國的現狀,社會形態,羅馬城的環境,還有就是羅馬城的防衛力量等等,在報告的最後,隨便提了意大利科學家哥白尼的疑問。

  這份報告在聯合遠征軍指揮

  部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一切都在計劃中,最後才傳到張木芳手上。

  張木芳是狙擊手中的狙擊手,在聯合遠征軍指揮部基本上屬於一言不發的人物,是那種泰山崩於前無動於衷的存在,心靜如水波瀾不驚,沉默,冷靜,具有鋼鐵般的意誌,指揮部除了幾個主要領導,其他成員都有點怕他。

  電報拿在手上看得很慢,很慢,直到電報後麵的哥白尼三個字映入眼裏,身軀一震,從座位上跳了起來,把眾人嚇了一跳:有情況?

  張木芳三步並作兩步走到黃雁麵前敬禮:“報告指揮使,這個哥白尼有可能是王督重點關注的科學家,我建議將電報立即原封不動的發給王督。”

  黃雁感到困惑,王督重點關注的不是哥白鹿嗎?遂將目光看向這次招攬人才的首席科學家、科院副院長李洪,李洪聳聳肩:“發吧,同時命令劉輝重點關注一個叫哥白鹿的科學家。”

  哥白尼?哥白鹿?誰跟誰呀。

  不解歸不解,電報還是立即發出,很快就收到王景弘的回電,電文隻有一句:不惜一切代價,必得此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