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回 最後通牒(四)
作者:孤雲      更新:2021-09-07 01:40      字數:2179
  僅僅派出一個代表團就能得到勝利果實,這個便宜賺大了,不過想想也是,如果沒有得到頓王國的認可,森王國的原有土地上,混亂,襲擊將如同草原上的雜草生生不息,得到森王國土地的四個王國將永無寧日,除非將原來的居民全部殺光,問題是,人口是這時代最重要的資源,沒有了人口,還要土地有何用,不像原時空,科技進步到一定程度,人口反而成為了一種負累,自然資源和高素質人才才是世界各國爭奪的目標。

  曾經有人問過王景弘,這次的計劃怎麽看都是頓王國才是最大的贏家,頓王國沒有任何的付出,得到的卻是最多,有點其他王國為頓王國作嫁衣裳的味道。

  王景弘笑著回答:“戰略上的失敗,多少次戰役上的勝利都無法彌補,表麵上頓王國得到最多,但頓王國失去了最可靠最重要的盟友,當頓王國麵對默王國與拜王國組成的聯盟時,付出的代價也許比這次計劃得到的多幾十幾百倍,最關鍵的是,在與聯盟交戰時,沒有了森王國在其中進行牽製,兩個王國可以集中全王國的資源與之對抗而不必擔心腹背受敵,而頓王國恰恰相反,既不能無視任何一個王國的威脅,又不可能集中全王國的力量針對其中一個王國,隻要默王國與拜王國的戰術正確,頓王國的軍隊將處於不斷調動中忙於應對,顧此失彼在所難免。”

  這種戰略層麵的布局,不要說頓王國的謀士,就是在太平洋艦隊都不是很多人能夠思量到,將到帥有時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森國王接到最後通牒隻是看了一眼便驚得臉色蒼白,開始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再仔細看一遍後當場石化,口裏喃喃自語: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如何是好?

  自言自語的同時渾身顫抖冷汗直流,眾大臣不知何故都不敢出聲詢問,隻能眼睜睜看著無計可施。

  森國王今天的表現大出眾大臣的意外,可以說是從未發生過的現象,以前的森國王無論是被各王國侮辱謾罵,還是遭到明帝國太平洋艦隊的狂轟濫炸,始終淡定自如,起碼表現出來的形象是無所畏懼的英雄,但此次的表現如同軟弱的女子遇到一群色中餓鬼一般無助,難道還有比明帝國太平洋艦隊的狂轟濫炸更加可怕之事,眾大臣的心裏忐忑不安。

  就這樣森王國王宮陷入到一種非常詭異的安靜中,除了眾人的呼吸聲和森國王的喃喃自語外,沒有任何其他聲音,就在眾大臣惶惶不安之時,森國王突然從龍椅上一頭栽下來人事不省,嚇得眾大臣一邊察看森國王一邊大喊:內醫!

  內醫急急趕到,隻見森國王周圍圍了一圈又一圈的大臣,氣得內醫一邊推開大臣一邊大罵:“閃開,快閃開,保持空氣流通。”

  聽到內醫的叫罵,眾大臣才醒起,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一定要保持空氣流通,趕緊閃開兩邊,內醫向前一看,隻見森國王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全身如同掉進河裏一樣濕透,趕緊上去掐人中,忙了好一會森國王才慢慢醒來,醒來後眼珠亂轉,沒人知道森國王在想什麽,總之,這些內醫隻知道掐人中可以令突然昏迷的人醒來,至於什麽原理就不知道了,更不知道從昏迷中醒來的人,有一段時間會處於無意識狀態了。

  在內醫的指揮下,太監們將森國王抬進後宮治療,一時之間王宮群龍無首,眾大臣紛紛將目光看向謀士,平時都是看森國王的指令行事,如果森國王不在會事先指定某位大臣負責議題,突發狀況下隻能指望謀士,畢竟謀士來自更高級文明的瑪雅王國。

  這樣的情況謀士也沒有遇到過,趕緊拿起令森國王突然暈倒的文件,剛看到標題便倒吸一口涼氣,天啊,不會是搞錯對象了吧,最後通牒,誰送來的,向誰發出最後通牒,太驚悚了,趕緊往下看,不看不打緊,一看嚇得背脊發涼。

  文書的第一段細數森王國和森國王犯下的滔天罪行,從不敬鬼神到無視來自明帝國的高級文明,到造謠、汙蔑、調撥各王國之間的關係,從強取豪奪到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從三歲小孩到八十歲的老嫗都不放過,簡直是罄竹難書。

  總之是有多壞就寫多壞,是森國王做的寫,不是森國王做的也寫,寫到令人不忍目睹,連謀士看到這裏都覺得應該將森國王碎屍萬段。

  其實森國王並沒有文書上寫的那麽壞,平時對自己的國民還算不錯,與其他王國的國王比起來,甚至可以算是節儉了,離荒淫無度還差老遠,畢竟森王國是一個相當富裕的王國,隻不過森國王一直作死,得罪了除頓王國之外的五個王國,而且語言上令人惡心。

  第二段表明聯軍的決心,從收到最後通牒起,由川王國,默王國,牛王國組成的聯軍同時行動,將在十天後抵達森王國都城下,如果在聯軍抵達都城之時森國王還不投降,聯軍將立即攻城,為了不使森王國的人民生靈塗炭,森國王投降是唯一的出路,隻有這樣才不至於令森王國都城毀於戰火中。

  書中寫到,以森王國孱弱的國力,以森國王眾叛親離人心向背的事實,與聯軍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投降不會累及家族,除了森國王本身接受聯合法庭的審判外,其餘的人一律不追究。

  這個條款有點毒,目的是瓦解大臣們的反抗決心,至於大臣們投降後怎麽處理,文書中沒有言明,想來也不會有太好的結局,按照教官的意思是要寫清楚的,但三個王國的參謀們一致認為沒有必要,很明顯,占領森王國之後,不會再留下森王國以前的貴族,當然咯,不明寫是為了給森王國眾大臣一個想象空間,網中之魚怎麽樣處理還不是漁夫說了算。

  第三段,也是最後一段不但寫了聯軍的決心,還表示邀請頓王國和拜王國加入聯軍,不但最後通牒寫得義正言辭,還斷了森國王的念想,拜王國加入聯軍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至於頓王國,作為森王國的後背,除非得到頓王國加入聯軍的確切消息,否則沒有人相信頓王國會加入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