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回 沒落的帝國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804
  第八十五回沒落的帝國

  印加帝國終於出現在陸路集團的視野,他們的城市和村莊部落全部建立在高原上,這一點令專家們大惑不解,不管是環境還是物產,高原永遠都不及平原,像剛剛經過的大草原,無論是定居,放牧,還是開墾農田,條件都比高原優越,想極都想不明白當地人的腦回路,頭疼。

  對這個問題,就是後世都沒有答案,眾說紛紜,有一種解釋,認為印第安人缺乏探險精神隨遇而安,在高原上不容易受到風暴和猛獸的襲擊,直到被西班牙人擊敗成為了殖民地,才有不甘受虐的部落走出高原,陸陸續續進入平原地區。

  這個觀點貌視挺有道理,實際上不堪一駁,印加帝國的建立,發展,壯大,同樣經過殘酷的部落戰爭,兼並吞噬無時不在,失敗的,戰敗的為什麽不選擇遷徙?

  一路前進,人煙逐漸稠密,可以看到一個個的村莊,有大有小,每一個見到的人都跪在路邊,用非常虔誠和好奇的眼神看著陸路集團,他們沒有擔心受到攻擊,這些全都是因為飛艇的存在,天上來的一定是神仙,這是聯合艦隊第一次遠征最大的收獲。

  不管是東南亞,南亞,中亞,還是非洲大陸,屢試不爽,飛艇,對那些無知的土著來說,就是神之器。

  陸路集團發現,這裏的人種與華夏相同,都是黃種人,隻是黑一點,臉上塗有彩繪,大多數裸露上身,身材矮小,喜歡在頭上戴一頂花裏花俏的帽子,上麵插有羽毛,很難看出年齡,像極了華夏半大的小孩。

  這樣的體型,如果沒有很好的組織,在歐洲那些人高馬大的侵略者麵前,真的有可能一觸即潰,沒有堅強的意誌和嚴密的組織,人再多也無用,就像華夏對著那些沒有開化的山民一樣。

  身體不錯,看起來挺健康的,但眼神充滿了迷惘和頹廢,沒有那種蒸蒸日上的神態,科技落後,村莊破敗,那裏有任何一點強大的象征,隻能用沒落來形容。

  徐良率領陸路集團沒有急著前往印加帝國的都城,而是一路走走停停,與路上的部落進行接觸,充分了解他們文化,信仰,科技,權力結構等,通過了解,專家們一致判斷,印加帝國正處於奴隸氏族社會的末期,與明帝國的資本主義早期,隔了十萬八千裏,完全不在一個次元。

  目前的印加帝國正處於爭權奪利的風雨飄搖中,底下的部落人心惶惶,最關鍵的一點,目前的製度已經不適合印加帝國,最強盛的時期已經過去,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和疆土的越來越大,中央集權越來越力不從心,分崩析離隻是時間問題。

  如果不能順利轉入封建社會,印加帝國的實力會越來越弱,歐洲人

  隻是稍微用了一點力,印加帝國便轟然坍塌,曆史令人唏噓。

  印加人原是生活在喀喀湖中的一個部落,10世紀以後,他們逐步北遷,一路征戰,印加帝國大約經曆了整整3個世紀的發展過程,其間共傳12世、13王。

  印加帝國的首都是庫斯科,享有“美洲的羅馬”之稱,它以一套完整的國家體係而聞名於世。

  印加帝國是一個奴隸製國家,奴隸主階級包括印加王、王室貴族、部落酋長、高級官吏和祭司。他們不從事生產勞動,過著奢侈的生活。

  除了政權機構外,印加帝國還擁有一支20萬人訓練有素的常備軍隊,用其對外擴張,對內鎮壓反叛力量。

  印加帝國建立了嚴厲的司法製度,用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印加帝國最早期的擴張領土是由圖帕克·尤龐基開始的,他將印加帝國從不到二百萬平方公裏的版圖,擴張到從哥倫比亞的帕斯托到阿根廷的圖庫曼,以及智利的毛雷河邊。

  從明帝國立國開始,印加帝國爭奪皇位的內耗越演越烈,引發無數的戰爭,導至國力江河日下,科技發展停滯不前,生產荒廢,文明以看得見的速度倒退,為後來的西班牙殖民者提供了天賜良機。

  印加帝國的軍隊人數眾多,使用的武器卻非常落後,甚至比中古時代歐洲人的武器還落後。

  當時印加士兵的主要武器是木棒、石斧、標槍、長矛、弓箭和彈弓(彈射小石塊),在西班牙人帶著鐵製兵器和戰馬到達南美洲大陸之前,印加帝國在南美洲是一個無敵的存在。

  他們東征西戰,其他部落不是被消滅就是被吞並,一時風頭無兩傲視群雄。

  經過了解,陸路集團發現老百姓對帝國曾經的榮光念念不忘,對現在的狀況彷徨無助,崇拜太陽,同時保留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各氏族公社以動物命名,視祖先為公社保護神,這點上與華夏相像,難道他們也是華夏民族後裔?良渚文明?

  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最終得出結論,南美大陸的原住民與華夏民族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

  印加帝國有一套天文知識和曆法,曆法分為太陽曆和太陰曆兩種。醫學也有一定水平,使用許多草藥治病,能製作木乃伊,對麻醉藥物頗有研究,並且掌握開顱術等外科技術。

  對外科手術,隨隊軍醫大感驚訝,開顱術在明帝國也才剛剛開始研究,而在印加帝國卻是成熟的醫療手段,似乎與他們目前的科技水平搭不上邊,苦思不得其解。

  在軍醫官以及全體軍醫的強烈要求下,指揮部從善如流,在一個很大的部落停留了七天,目的是全程觀察印加帝國醫生的

  開顱外科手術,一共觀察了三例,其中兩例是病人,另外一例是正常的健康人,把陸路集團的醫生們驚得下巴差點掉下來。

  額滴媽啊,這可是健康的人呀,不是畜生知不知道,好殘忍,很黃很暴力!

  徐良隻是向部落酋長提出,軍醫想觀摩三例印加帝國的開顱術,酋長一口應承:小事一樁,上國有要求無不應允。

  這個部落相當大,下麵還有十幾個小部落,人口總數接近三十萬人,在印加帝國有一定的影響力,是各個王位爭奪者拉攏的對象,同時也處於危險之中,當知道陸路集團不是來自天上,而是來自萬裏之外的明帝國,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熱情,目的是希望與明帝國結盟。

  隻是明帝國恪守不幹涉內政的原則讓酋長多多少少有點失望,徐良感覺這個部落比起其他部落具有更多向上向前的欲望,決定推他們一把,除了給部落留下一些機械工具外,還給他們留下了30匹種馬,並且應承,在離開部落的時候,將留下兩個工程師和兩個軍官,幫助他們提高冶煉技術和訓練部隊,把酋長興奮得在地上打滾,像極了小孩子,本來長得就像小孩子,徐良隻能無語。

  曆史在這裏發生了變異,這個部落在王位的爭奪中,始終保持中立,實力不斷提升,最後成為抗擊歐洲侵略者的主力,使得歐洲佬付出了難以想象的代價,這是後話。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這是明帝國的共識,觀摩開顱術交給了軍醫們,徐良和指揮部成員沒有再過問,等到軍醫官報告開顱術有一例使用的是健康人的時候,徐良和指揮部成員被震驚到石化。

  聽到徐良的質問,酋長哈哈大笑:“我們部落其他沒有,就是人多,不要說是為了醫學,就是貢獻生命也是他們應有的覺悟,我們祭祀用的就是活人。”

  啪地一聲,徐良手中的杯子掉到了地上,還有這種操作,這得有多原始!

  軍醫們觀摩了三例開顱術,將記錄的數據,過程以及討論後的見解,整理後發回明帝國,引起明帝國醫學界的轟動,毫不誇張的說,印加帝國為明帝國的開顱外科手術向前推進立下了汗馬功勞。

  內閣決定,陸路集團的醫生們集體一等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