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就是這麽簡單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907
  第七十三回就是這麽簡單

  莫臣的一聲“慢”,將眾人的注意力全部拉到自己身上,有一些同情侍衛長的大臣感到心慰:明帝國始終是文明古國,華夏民族心存慈悲胸懷,不會逼人太甚。

  其他大臣也都詫異的看著莫臣,不知莫臣的意下如何,而皇帝的內心並不想懲罰侍衛長,隻是當前形勢騎虎難下,不給明帝國一個交代無法收場,聽到莫臣的一聲“慢”,同樣滿懷期待。

  感覺從鬼門關走了一回的侍衛長更是在心裏對莫臣感恩戴德,發誓此事過後,一定以明帝國馬首是瞻。

  莫臣看了看周圍一眼,笑了笑:“皇上,對不懂禮儀的侍衛長,杖擊20下是不對的,我不同意動不動就使用體罰......”

  眾人一愣,隨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莫臣心裏苦笑:這麽快就鼓掌,我都還沒說完呢,你們是不是有什麽誤解?

  不了解莫臣性格的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反應,隻有旁邊的參謀在心裏為侍衛長哀歎,騷年,有得苦吃。

  莫臣等庭內的掌聲平息,繼續道:“要體罰也不能僅僅是20下啊,起碼也得30下吧,要不怎麽能起到懲罰的作用呢,也不可能引以為戒。”

  天啊,庭內是一片哀嚎,一句話,懲罰加大了百分之五十,侍衛長一聽當場暈了過去,皇帝的臉色黑得像墨汁,而莫臣說完後用似笑非笑的眼神盯著皇帝看,看得皇帝背心發涼,一咬牙對著內廷侍衛吼道:“杖擊30下,給我狠狠的打。”

  不久宮廷外傳來劈裏啪啦的杖擊聲和侍衛長的慘叫聲,每一聲都像擊在大臣們的身上,每一聲都讓大臣們打一個冷顫,隨著時間的流逝,侍衛長的慘叫聲越來越弱,到最後幾不可聞。

  眾大臣看莫臣的目光遊離、閃爍,充滿了驚恐,不知作何感想,而皇帝看莫臣的目光帶著怨恨,意思很明顯:這下你滿意了,舒服了!

  莫臣對此視而不見,對皇帝與眾大臣的反應毫無興趣:開什麽玩笑,下令杖擊的又不是我,執行命令的也不是我,債有頭冤有主,你們高興就好,找我背鍋,門都沒有。

  事情告一段落,場麵相當滑稽和尷尬,看沒人說話,莫臣開口道:“我們華夏民族是世界上最好客的民族,有詩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隻要互相尊重和理解,沒有什麽是不可以交流的,當然咯,那些目中無人目空一切盛氣淩人的人除外。”

  眾人紛紛點頭。

  莫臣:“這次突然造訪,相信你們心裏一定有很多的疑問,隻要你們提出來,我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你們滿意的解答,目的無他,希望互相增進了解,爭取最大程度的合作,合作永遠都比對抗好,

  你們說是不是?”

  莫臣的話打消了一部分大臣的顧慮,場上氣氛開始活躍,首先提問的是外交大臣:“尊敬的莫將軍,我是外交大臣,請問,你們聯合遠征軍這次遠征的目的是什麽?可以透露嗎?謝謝。”

  這個問題關係到拜占庭帝國的生死存亡,皇帝與大臣們都相當緊張,目不轉睛的看著莫臣。

  莫臣:“外交大臣你好,首先你的稱呼我不敢當,我的軍銜是上校,隻有我們聯合遠征軍的黃雁指揮官和楊光強副指揮官才是將軍,可能你們對我們明帝國軍隊的軍銜製度不了解,這個誤會可以理解,我有一個建議,對我們明帝國的軍人,在沒有弄明白職位與軍銜之前,最好統一稱呼為先生,這個泛稱對所有人的都適合。”

  看眾人沒有異議,莫臣繼續開口道:“我們聯合遠征軍這次遠征的目的,相信你們很早就已經得到,我們的目的是公開的,在我們國家的報紙上有詳細的報導,我們不放煙霧,我們正大光明,今天,我在這裏再一次重述一遍,我們聯合遠征軍的目標是歐洲,願意與所有的國家建立友好的合作關係,不管是沿途的國家,不管這個國家的大小還是強弱,我們都以平等的地位對待,我們不怕任何的艱難險阻,更加不怕任何國家的敵視,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粉碎所有的陰謀詭計,對了,還有重要的一點,我們不幹涉任何國家的內政。”

  掌聲,皇帝的掌聲最響,保住皇位,保住皇權比什麽都重要,隻有旁邊的參謀在心裏腹誹:聽聽就好,這都能信的,難道剛才的炮擊是慶祝的煙花?

  外交大臣繼續提問,稱呼轉變得挺快的:“你好莫先生,明帝國與各國的合作內容是不是都是一樣的?”

  在保證了國家完整的條件下,這個問題就變得相當關鍵,如果都是一樣的,那沒什麽好說,照做就是,實力不夠,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如果與每個國家的合作都有差異,爭取最大的利益無可厚非。

  莫臣內心苦笑:拜占庭雖然有千年的曆史,看問題還是目光短淺,總是盯著蠅頭小利不放,缺乏戰略眼光,就這樣的狀況,拿什麽與明帝國競爭!

  莫臣:“這個問題問得好,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文化和曆史,各國的情況千差萬別,因此,我們與各國的合作也不盡相同,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我們誌在促進世界的和平和貿易,誌在世界人民過上幸福與繁榮安定的生活,所以,我們與各國的合作,基本上都是讓利的合作,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不滿意的國家,包括奧斯曼帝國在內。”

  聽到明帝國與奧斯曼帝國達成了協議,眾人非常緊張,國防大臣站起來問道:“尊敬的莫先生,你

  們國家與奧斯曼帝國達成了協議,會不會針對我們拜占庭帝國?要知道,我們拜占庭帝國與奧斯曼帝國正處於戰爭狀態。”

  剛剛說不幹涉他國內政,你是沒有幹涉,問題是,幫助奧斯曼帝國算不算幹涉拜占庭帝國的內政?意思相當明顯。

  莫臣知道他們的擔心,也理解他們的心情,換誰都會緊張。

  莫臣:“國防大臣問得好,我可以向你們保證,我們與奧斯曼帝國簽訂的合約,沒有一條是針對第三方國家的,我們不會幹涉你們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為了維護拜占庭帝國內部的和平穩定,我們甚至可以向你們提供必要的武器裝備。”

  哇塞,這個可以有,聽到這裏眾人眼放金光:有了明帝國的武器裝備,那不是可以把奧斯曼帝國按在地上摩擦?

  想得真美,想太多真的不好,按在地上摩擦有這個必要嗎?莫臣真想告訴他們:按地上摩擦是不可能的,不斷廝殺不斷流血才是真的。

  國防大臣繼續問:“奧斯曼帝國是一個非常野蠻的國家,從來不把其他國家放在眼裏,你們從他們的國家經過,沒有受到他們的攻擊或者攔截?”

  莫臣:“這個嘛,怎麽說呢,真正的武力接觸沒有,當我們第一集團進入到奧斯曼帝國的腹地時,他們的騎兵集團集中了四萬騎兵向我們發起了衝鋒......”

  聽到這裏,所有大臣大叫一聲“啊”,身不由己的站了起來,天啊,四萬騎兵在野外是一個什麽樣的存在?他們最清楚,這就是一股毀滅性的力量,根本想不出明帝國第一集團是怎麽全身而退的。

  莫臣:“在騎兵衝到三百米時,我們第一集團開了一輪炮。”

  國防大臣:“然後呢?”

  莫臣:“什麽然後?沒有了,我們開了一輪炮,奧斯曼帝國的騎兵就崩潰了,沒有一名騎兵衝到我們第一集團麵前。”

  國防大臣:“你們第一集團有多少人?就打了一輪炮?”

  滿滿的不信。

  莫臣:“我們第一集團三千多人,打了一輪炮就解決了,這一輪炮消滅了差不多一萬騎兵,另外還有五千多受傷的騎兵。”

  國防大臣:“一輪炮就解決了?”

  莫臣:“沒有什麽是一輪炮不能解決的,如果有,再打一輪就是。”

  天啊,三千多人對四萬騎兵,這樣的場景怎麽也想象不出來,那怕是把它們的腦袋打再大的洞也不行。

  國防大臣:“就這麽簡單?”

  莫臣:“就是這麽簡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