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抵達拜占庭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717
  第六十九回抵達拜占庭

  聯合遠征軍在奧斯曼帝國談判代表團的請求下,第一集團和第三集團在原地休整了三天,為的是奧斯曼帝國有時間準備,提前通知沿途的地方政府和駐軍,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這個請求合理,聯合指揮部欣然接受,征途漫漫,也不急在一時。

  三天後兩個集團同時開拔,依然是第一集團急進,第三集團慢行,第三集團等到了後麵加入的商業代表團,商團的原計劃重點在歐洲和君士但丁堡,君士但丁堡作為橋頭堡是重中之重,而奧斯曼帝國的商業建設沒有在計劃中。

  談判一結束,形勢發生了改變,這些資本家立即嗅到了商機,雖然明帝國的工業產品不太可能走陸路進入歐洲,但中東地區商品之間的調配非常需要在奧斯曼帝國有一個節點,一合計,立馬抽調人手加入第三集團,這裏有一個有利的條件,第一集團已經幫他們培養了幾千名死忠,有這些帶路黨,效率肯定大幅度提高,何樂而不為呢。

  在原時空的曆史上,奧斯曼帝國滅掉拜占庭帝國之後,將君士但丁堡作為都城,改名為伊斯坦布爾,而現在奧斯曼帝國的都城是安卡拉,因為明帝國的介入,奧斯曼帝國不可能再有機會占領君士但丁堡,就算拜占庭因為某種原因滅亡了,這個地方也輪不到奧斯曼帝國,明帝國從來都不是吃素的,不信動一動試試,絕對教你怎麽做人。

  與奧斯曼帝國達成協議後,第一集團改變了前進線路,不再沿著荒無人煙的地方前進,而是選擇最近的路線,從奧斯曼帝國的都城安卡拉旁邊通過,一是節省時間,二是可以將戰俘傷員交給奧斯曼帝國,隻要條件符合,這些傷員痊愈後,都將進入明帝國的公司,這些商團的目標就定在安卡拉,不可能到處設點,成本太高,也沒有必要,因此,想要進入明帝國的公司,隻有在安卡拉才行。

  談判代表團回到安卡拉,立即向國王匯報談判結果,上交談判協議,談判結果已經提前報告了國王,所以嘛,君臣見麵就是一團和氣,一個個滿麵春風,國王更是一直笑嗬嗬的烏雲盡散。

  廷議除了一開始還討論了一下協議內容外,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談判代表是爭先恐後,拚命表示自己在談判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後是人人有份,封官加爵,皆大歡喜,當然咯,首功肯定是代表團團長,這個倒是沒有人敢與外交大臣爭。

  這次的談判,國王安插了兩個密探在代表團裏,談判的全過程幾乎了如指掌,唯一的一個情況密探沒有匯報,就是聯合指揮部送了每人一套瓷器的這個情況,不是密探對國王不忠,而是這套瓷器太過精美,令人愛不釋手,在…愛奇文學iqiwxm…#最快更新

  密探的心裏,這套瓷器的價值超過對國王的忠誠,不開玩笑,要是敢向國王匯報,恐怕第一時間就會被國王沒收,到時找誰哭去。

  這套瓷器雖然是景德鎮定製的,但其價值遠遠沒有達到藝術品的程度,也就這些沒有見過世麵的野蠻人才會當成寶貝,傳回明帝國,又是一個茶餘飯後的笑談。

  十天以後,第一集團到達安卡拉,在城外的臨時駐地,受到奧斯曼帝國的熱烈歡迎,外交大臣和國防大臣親自到軍營慰問,與第一集團相談甚歡,其樂融融,當然咯,美食和美酒是少不了的潤滑劑,都是聰明人,大家心照不宣,總不能說大臣們是為了美食和美酒吧。

  第一集團在安卡拉城外停留了三天,嚴格遵照聯合指揮部的命令,沒有一個人進城,就算奧斯曼帝國不斷邀請也都婉言謝絕,四千多傷員全部在城外移交,這段時間的接觸,再加上第一集團醫護人員的細心照顧,他們被第一集團的人格魅力和寬廣胸懷所折服,對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頂禮膜拜,終於到了分別之時,一種發自內心的依依不舍湧上心頭。

  千叮囑萬叮嚀,一個個傷員是淚眼婆娑,場麵感人肺腑,把接收的官員和旁觀的吃瓜群眾感動得淚目,多好的軍隊啊,多好的人啊,盡力救治,兄弟相待,臨別還送藥,叮囑好好休息,要知道這些可是俘虜啊。

  這些傷員經過差不多二十天的恢複,基本上可以自己行走,實在不行的,也由其他傷員牽扶著與第一集團道別,場麵感人,不科學,今天隻是微風,怎麽可能有這麽多人被吹紅了雙眼,不科學,真的不科學,包括第一集團的官兵。

  告別安卡拉,第一集團繼續前進,由於這些傷員俘虜的口口相傳和大肆渲染,一支無敵的文明之師不久便是家戶喻曉,一路上受到吃瓜群眾的圍觀,一時之間,第一集團的官兵全部成為網紅,坯,不是網紅,現在還沒有網絡,是偶像,是萬人迷,奧斯曼帝國的風俗比之明帝國更加的開放,那些迷妹恨不得將第一集團的官兵拖到閨房吃幹抹淨,最好再生個小胖娃,比之後世九十年代,華夏青春少女爭先恐後嫁給老外有過之而無不及,把奧斯曼帝國的男人妒忌得要死,眼角眉梢都是恨啊!

  好在,明帝國軍隊紀律嚴明,軍令如山,要不然,等他們凱旋之日,三千人恐怕要變成三萬人的大軍,就像後世鷹醬大兵一樣,到處留情,不知在世界上演繹了多少人間悲劇。

  商人,奧斯曼帝國的商人,在兩個國家達成協議之後,迎來了夢寐以求的春天,第一集團的物資消耗巨大,能夠在奧斯曼帝國得到補充當然不會拒絕,原計劃是到了君士但丁堡再由海上進行補給

  ,現在的奧斯曼帝國就可以得到補給何樂而不為,反正又不是物資交換,不過就是印出來的大明元,多多益善,那些運送傷員的馬車正好空著,能裝多少就裝多少,來者不拒。

  買賣公平,支付的是比黃金還要堅挺的大明元,奧斯曼帝國的商人笑得岔氣,興奮得找不到北,其他人不知道,這些走南闖北的商人非常清楚,大明元幾乎在全世界流通,有了大明元,再也不用以物易物了,如果通過大明的銀行,連大明元都不用帶,帶上銀行出具的現金本票暢通無阻,誰還拿著黃金白銀滿世界的跑,那是傻逼,二百五知不知道!

  最受第一集團歡迎的是鮮牛肉和鮮羊肉,還有就是牛奶,征途上,第一集團的官兵吃罐頭差不多吃到吐,連隨軍的波斯武官都是如此,至於青菜,有多少要多少,中東地區的自然環境,始終無法滿足華夏民族對青菜的追求。

  莫臣心裏想,要是華夏民族來這裏種菜一定可以賺得盤滿缽滿,在碎葉城就見證了人間奇跡,在明帝國境內,不管是什麽樣的環境,照樣可以種出蔬菜,而且足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日常需求,而相同的環境,中亞地區那些部落是一菜難求,看後令人痛心不已。

  不過也就是在心裏想想,純粹屬於丫丫幻想,這些是那些商團考慮的事,越界不好,莫臣苦笑搖頭。

  不日,第一集團終於到達拜占庭帝國的君士但丁堡城下,從城頭看過去,旗幟招展,一眼望不到邊,而戰車掀起的塵土遮天蔽日,驚得守城的士兵差點掉下城牆,一支龐大的軍隊逐漸逼近,從規模(人不多,馬車和戰車忒多)看是以前從未見過的龐大,超乎想象,旗幟也不像奧斯曼帝國的旗幟,難道是奧斯曼帝國從其他地方請來的援軍?

  一想到這裏,守城的軍官再也無法淡定,除了命令士兵準備戰鬥外,立即命令副官跑步向王庭報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