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劍拔弩張(一)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555
  第四十八回劍拔弩張(一)

  第一集團指揮部。

  參謀一:“在我們麵前的,有奧斯曼帝國最精銳的12萬部隊,占了奧斯曼帝國的三分之一,其中有四萬騎兵,隸屬於第一騎兵集團,在野外,幾乎是無敵的象征,拜占庭帝國,波斯王國曾經被打得大敗虧輸,驕橫,善戰,悍不畏死,在他麵前,波斯王國不得不服軟,拜占庭帝國隻能靠堅固的城堡苦苦堅持。”

  參謀二:“這支騎兵部隊慣用迂回,穿插戰術,還有一浪高過一浪的攻勢,直到對手崩潰。”

  第一合成營營長:“騎兵的機動性大,來無影去無蹤,要想全殲有一定的難度。”

  第二合成營營長:“是啊,兵力還是不足,殲滅八萬步兵問題不大,騎兵不好說,除非他們判斷失誤,沒有第一時間逃跑。”

  納尼?臥槽。三千對十二萬,不是應該嚇尿嗎?開口閉口都是全殲,這也太扯了吧,要是有其他國家的軍事人員在場,一定會認為這裏是不正常人類研究所,一群瘋子。

  一群將領和參謀不斷討論和爭執,一個個作戰方案提出---否決---再提出---再否決,總之,每一個方案都存在漏洞,全殲,難。

  最後一齊望向指揮使莫臣,寄希望指揮使有石破驚天的錦囊妙計。

  隻見莫臣搖搖頭:“你們就是一幫戰爭狂人,無藥可救,你們都忘了王督在課堂上說的,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也就是說,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那麽,我們的政治目的是什麽?我們的政治目的不是為了土地,也不是來幫助拜占庭帝國打仗,我們的目的是維持拜占庭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對峙均勢。”

  莫臣:“現在奧斯曼帝國的軍隊總數不到四十萬,如果我們一戰殲滅了奧斯曼帝國的二十萬精銳部隊,結果會怎麽樣?很明顯,拜占庭帝國會來一個反推,而波斯王國也會趁機崛起,對我們明帝國來說,哪一種結果都不是我們需要的,我們不做為他人作嫁衣裳的蠢事。”

  莫臣:“因此,全殲就不要想了,我們隻要擊敗他們,打得他們見到我們就怕,不,是聽到我們就怕,從此對我們明帝國俯首稱臣就行,所以嘛,你們製定戰術的時候,首先要放棄全殲的想法。”

  確定了戰役目的,剩下就不是個事,眾人很快達成一致意見,一個完整的戰役方案出爐了,簡單,暴力,談不上什麽謀略,可以說沒有戰術,就是一個字:硬剛。

  不管敵人從那個方向來,迎接他們的都是恐怖的火炮群,擊垮以後全線出擊,飛艇,鐵甲戰車一路橫推,管你是騎兵還是步兵,直打到崩潰為止,讓奧斯曼帝國的軍隊聽到明帝國軍隊就兩腿發顫。

  參謀長將作戰方案遞給莫臣,莫臣看後沒有發表意見,直接在作戰方案上簽字:“立即發給聯合遠征軍指揮部。”

  聯合遠征軍指揮部收到第一集團的作戰方案,一眾參謀倒吸一口涼氣:這樣太粗暴了吧,既沒有預設陣地,也沒有穿插包圍的戰術,一味橫推,很黃很暴力有木有!

  黃雁看後笑了:“這些滾犢子不錯啊,簡單有效,對總部的戰略意圖理解得非常透徹。”愛奇文學iqiwxm&免費閱讀

  看到參謀們一臉詫愕的表情,黃雁:“我們的目的不是要消滅多少敵人,也不是要開疆擴土,當然咯,更不是為拜占庭帝國打仗,隻要削弱了奧斯曼帝國的實力,使得他們與拜占庭帝國變成均勢就行,橫推,表示我們有足夠的實力,擊潰,使得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望我們而生畏,同時又不會損失太多的兵力,結果呢,波斯王國脫離奧斯曼帝國的控製,奧斯曼帝國不得不分出兵力進行防範,這樣一來,奧斯曼帝國與拜占庭帝國形成新的均勢對峙,誰也奈何不了誰。”

  參謀一:“妙啊,我們可以超然於他們之上,陸上,奧斯曼帝國受到我們的壓製不敢輕舉妄動,而海上,拜占庭帝國又被聯合艦隊死死壓住,一言不合就是後路被切斷,不戰自毀,我們予取予求,高,實在是高。”

  黃雁:“對頭,這就是我們要的結果,我們的目標是歐洲,告訴第一集團,同意他們的作戰計劃,要他們狠狠的打,打出明帝國軍隊的威風,同時告訴他們,第三集團將在他們勝利後再前進。”

  參謀二:“黃總,原有計劃不是一齊行動嗎?”

  黃雁:“一起行動恐怕奧斯曼帝國承受不住,要是這二十萬精銳部隊打沒了,均勢就會破壞,還是留點給奧斯曼帝國吧。”

  我靠,一個比一個牛逼,這還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嗎?聽起來就像後世巴西足球隊對上華夏足球隊一樣,一方是藐視,一方是絕望,徹底的絕望。

  第一集團得到聯合遠征軍指揮部的同意,決定第二天越過邊境進入奧斯曼帝國,這一決定把波斯王國的武官驚得頭發都豎了起來,三千對十二萬,這是什麽概念,跟自殺有什麽區別。

  武官本來以為,得到這些情報後,第一集團會打退堂鼓,然後掉頭從原路返回。他承認,第一集團武器裝備超越時代,戰鬥力天下無敵,問題是麵對的是奧斯曼帝國的精銳部隊,而且數量是第一集團兵力的四十倍,四十個打一個好不好,老虎也怕群狼呀。

  以這樣的戰鬥力,自保肯定沒有問題,現在倒好,不但沒有畏懼,而且是勇往直前,明知道前麵是陷阱,照樣不皺一下眉頭,無法理解明帝國軍隊的所作所為。

  其實這個武

  官對兵力的理解有誤區,表麵上是四十個對一個,實際上戰場就那麽大,十二萬人不可能同時展開,人多唯一的好處是可以輪番攻擊,戰爭,很多時候也就是一個對三五個,除非一方的兵力實在是太少。

  這個武官內心忐忑,短短的時間裏,與第一集團建立了感情,覺得有必要提醒,急急忙忙來到第一集團指揮部,見到莫臣顧不上禮節:“莫指揮使,萬萬使不得,奧斯曼帝國的軍隊不是好惹的,特別是騎兵,我們波斯王國可是領教過的啊,你們就這幾千人,他們可是有十二萬的精銳部隊,太危險了了。”

  武官特別強調騎兵和數量,相信指揮部的人聽到後會害怕,會擔心,出乎意料,一個個無動於衷,就像說的是鄰居家的事一樣,莫名其妙。

  莫臣:“謝謝將軍關心,沒事,一幫土雞瓦狗而已,人多不過開多幾槍罷了。”

  武官:“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非常善戰和狡猾,他們經常誘敵深入,然後迂回包抄,你們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要被他們斷了退路。”

  莫臣:“這個呀,我們沒有考慮退路,我們就是一路平推,跟他們打,不需要戰術。對了,將軍不跟我們一起前進?”

  武官聽後一臉懵逼,這太看不起人了吧,看指揮部的人員淡定的樣子,感覺又不像,心想,莫指揮使這樣說是怕作戰計劃泄露,一定有深不可測的戰略戰術,問題是,要不要跟去呢?美食想要,小禮品想要,功勞更想要,真的好糾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