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路漫漫(五)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330
  第三十三回路漫漫(五)

  昨夜星辰,秦月漢關,春風今又渡,古老玉門換新顏……

  第一集團與商團匯合後再踏征途,這次的隊伍更加龐大,總人數雖然隻增加了一倍,但新加入的是商團,他們是為了做生意,為了賺錢,為了建立商業據點,因此,他們的物資不是軍隊可以比擬的,整個車隊差不多有一萬輛,浩浩蕩蕩,前後延綿三十多公裏,看得歡送的吃瓜群眾咂舌不己:額滴媽啊,這是去跟龍王打架嗎?!

  出了烏魯木齊,來到玉門關,此時的玉門關不再屬於邊境地區,而是一個繁華的物流中轉地,客棧酒店林立,經營批發、倉儲的商人很多,其中有三分之一是中亞各地的商人,這個時期的關稅很低,出口免稅,進口的糧食,肉類也免稅,但那些貴金屬和寶石重稅,你有錢,你喜歡奢侈品,沒關係,多交稅就行。

  站在玉門關下,莫臣有感而發———開篇的感慨。

  出了玉門關,一路前行,官兵們開始感受到西域的蒼涼,越遠越蒼涼,偶爾見到一片綠洲,官兵們如同過年般興奮,每到一個部落,第一集團指揮部都會前去問寒問暖,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邊疆的人民同樣能夠感受到明帝國的關懷和溫暖。

  明帝國目前正在製定新疆與北海的開發計劃,科院提交的決策建議是,將人口集中到宜居的地方,新疆的目標是綠化,抑製越來越失去控製的沙漠化,長遠之計是引水入疆,而北海的開發主要放在水資源與森林資源上,目前還在論證階段,相信新疆的好日子就要到來了,不管你信不信,新疆的人民是信了。

  滄海桑田,四季變遷,沙漠上曾經的明珠———樓蘭古國,已經淹沒在沙漠裏,成為了曆史名詞,令人無限惆悵和感慨。

  樓蘭古國,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國,位於羅布泊西部,處於西域的樞紐,王國的範圍東起古陽關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代絲綢之路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樓蘭古國於公元前176年前建國,公元630年突然神秘消失,一共持續800多年的曆史。

  第一集團現在就處於樓蘭古國的廢墟遺跡上麵,隨著時間而消失的古國還有很多很多,他們的消失都有各自的原因,有些是因為戰爭,有些是因為瘟疫,有些是因為水源的枯竭,還有一些是因為抵抗不了沙塵暴最終被風沙淹埋,隻有樓蘭古國的消失,始終沒有一個有說服力的解釋,眾說紛紜,想到這些,眾人唯有唏噓不己。

  據《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記載,早在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

  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絲綢之路”的南、北兩路從樓蘭分道,樓蘭古國人口眾多,在西域嚴重缺水的環境裏,能夠聚集這麽多的常住人口,本身就是人類曆史上的奇跡,除了有大片大片的綠洲,還有一條地下河通過樓蘭古國,可見其地位的重要。

  樓蘭古國屬西域三十六國之強國,與敦煌鄰接,公元前後與漢朝關係密切。他的突然消失(實際上並不是突然消失,而是當時的華夏正處於混戰中,沒有人留意到樓蘭古國的慢慢消失),引起華夏曆朝曆代的高度關注,神鬼說,瘟疫說,戰爭說各有市場,但始終提供不了有說服力的證據,就是在後世,同樣有不同的觀點,誰也說服不了誰。

  王景弘最支持的學術研究,是地下河改道說,因為後世發現的地下河並沒有流經樓蘭古國,隻是沒有找到地下河改道的證據罷了。

  堅持地下河改道觀點的後世學者認為,隻有環境的根本改變,才會導致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城市的消失,比如戰爭,但戰爭導致樓蘭古國消失的觀點站不住腳,作為西域最重要的樞紐,其戰略地位無可替代,勝利者不可能棄之不要,一定會繼續經營。

  瘟疫說同樣站不住腳,同一時期,周邊國家與部落都沒有發生瘟疫,在後世的考古過程中,也沒有發現有大規模瘟疫流行的證據,如果有,一定能夠找到。

  沙塵暴說更加站不住腳,沙塵暴不是當時才有,而是從古到今一直存在,樓蘭古國應對沙塵暴有一套非常有效的辦法,從後世的考古過程中就可以發現,樓蘭古國當時的建築結構以及城市布局,都具備抵禦風沙的能力。

  唯一有可能導致樓蘭古國消失的,一定是水資源的枯萎,這是當時的人力無法抗拒的自然力量,隨著水資源的慢慢枯萎,人類不得不進行遷徙,最終導致樓蘭古國的消失,王景弘相信,後世的科學家一定能夠找到地下河改道的證據。

  憑吊完樓蘭古國,第一集團繼續前進,一路上風沙不斷,走走停停,經過艱苦跋涉,終於到了明帝國的邊陲重鎮碎葉城,出了碎葉城就是國外了。

  碎葉城的規模不大,常住人口隻有不到兩千人,駐有兩個合成營,從另一個角度看,可以將他歸納為軍事基地,碎葉城的存在,是中亞穩定的保證,雖然兵力隻有一千左右,但戰鬥力對中亞各國和部落來說,是無敵的存在,沒有碎葉城駐軍的認可,沒有那個國家與部落敢於挑起中亞的戰爭,更不要說挑戰明帝國了,那些不服、不信、不忿、不甘的國家和部落,一個個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墳頭草割了一茬又一茬。

  明帝國內閣與總部對邊陲重鎮非常重視,對碎葉

  城守軍的要求隻有兩個,一個是保衛明帝國不受外來的侵犯;另一個是維護中亞的和平穩定,具體采用什麽策略,碎葉城守軍擁有相對獨立的決斷權,明帝國每一個邊陲重鎮都具有相對獨立的決斷權。

  碎葉城之所以鼎鼎有名,不是因為邊陲重鎮的原因,這樣的邊陲重鎮明帝國有許多許多,而是因為這裏出了一個名人,唐代最著名的詩人———詩仙李白。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遊蹤遍及全國各地,寫出了大量讚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征,李白的詩,達到了最高的藝術成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