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我是誰(一)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362
  第十五回我是誰(一)

  基地,畢業考試總結繼續進行。

  張桃芳:“不管是潛伏者還是追蹤者,完全不留下一點點的蛛絲馬跡是不可能的,越是刻意隱藏越有可能暴露出意圖,對馬老師這樣最頂級的追蹤者來說,不可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唯一有可能將追蹤者引入歧途的是不刻意的隱藏,有意無意之間留下的痕跡才最難判斷。”

  眾人深以為然,紛紛點頭。

  張桃芳:“這種方法以前也有潛伏者使用過,但都沒有達到最好的效果,我經過分析研究,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所有的蛛絲馬跡都不能自洽,我就在心裏想,要是這些蛛絲馬跡能夠自洽,會出現什麽情況?”

  眾人聚精會神目不轉睛。

  張桃芳:“我在圖上進行作業,發現環環相扣之後,蛛絲馬跡指向了任何地方,跟沒有任何痕跡一模一樣,追蹤者隻能盲人瞎馬的亂竄,能不能發現得靠人品,與追蹤技巧無關,像這次潛伏,追蹤者首先就無法判斷我們到底是在圈內還是在圈外,追蹤無從談起。以上就是我們這次畢業考試的心得體會。”

  高,實在是高!馬和一想,這不就是後世的情報傳送方式嘛,後世的情報傳送,最有效最保密的方式就是,將情報放在無限的信息中,除非知道傳送的方式,否則永遠也無法截獲。

  考試結束後,22名學員回到遠征軍基地,受到指揮部的熱烈歡迎,他們將作為獨立的單位,直屬指揮部指揮,14名沒有畢業的學員繼續留在狙擊手培訓基地接受進一步的培訓。

  黃雁與王景弘商議後,這批狙擊手將作為一支戰略力量使用,主要執行戰略任務,比如戰場的壓製,有目的狙殺等等,不要小看一支槍和幾顆子彈,在戰場上往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戰場相持階段,指揮官被狙殺完全可能導致整個戰場的崩潰。

  這天,王景弘一大早來到遠征軍基地,單獨與張桃芳進行了一次深入靈魂的交談,這次的談話,對明帝國歐洲戰略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屏退左右,兩人在條案桌前坐下,沒有語言,就這樣麵對麵凝視,場麵有點怪異,張桃芳完全就是狙擊手的性格,能不說話就盡量不說話,恪守言多必有失的真理,這種性格不是現在才有,而是從懂事開始便已經形成,原因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事物沒辦法解釋,也無從解釋,連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麽回事怎麽解釋。

  而王景弘不說話是因為在組織語言,到了攤牌的時候,反而不知怎麽開口,糾結啊。

  想了很久,突然想起了後世膾炙人口,激勵整整一代人的革命歌曲《我的祖國》,不由自主的用他特有的,人

  憎鬼厭,神仙聽了要跳樓的破嗓子,唱起了後世著名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這是由喬羽喬老爺子作詞,劉熾作曲,歌唱家郭蘭英演唱的《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剛起了個頭,張桃芳情不自禁的和唱了起來。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小夥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英雄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條條大路都寬敞;

  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是強大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一曲唱畢,兩人站了起來,兩雙大手緊緊握在一起熱淚盈眶:“同誌!”“同誌!”。。。。。。一切盡在不言中。

  張桃芳激動的說:“王同誌,我終於找到組織了!”

  王景弘同樣非常激動:“張前輩,你終於記憶起來了?”

  聽到王景弘這一問,張桃芳再次陷入迷茫中:“沒有,我隻記得這首歌,還有就是同誌,組織以及上甘嶺這幾個詞,其他的迷迷糊糊似有非有。對了,馬和馬老師也是未來的人?”

  王景弘回到:“是,我與馬和都是後世大驅的指揮長,他負責軍事,我負責政治,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在同一個地方,在不同的時間裏,以相同的方式意外來到明初。”

  張桃芳:“怪不得,你們現在所做的一切讓我感到是那麽的熟悉。”

  王景弘:“張前輩,今天與你單獨交談,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幫助你找回以前的記憶,這樣吧,我將原有曆史的發展講述一遍,或者能讓你回憶起曾經的過往。”

  說完,兩人重新坐下,王景弘開始了世紀大忽悠。

  王景弘首先將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從夏商周到明成祖朱棣即位,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當然,對曆史上發生的大事件以及著名人物作了必要的介紹,包括孔子孟子,秦皇漢武等等,目的隻

  有一個,希望張桃芳能夠從這些曆史事件中,將朦朧的記憶連貫起來。

  接著重點介紹明成祖朱棣以後的曆史,現在的曆史走向已經偏離了原有的軌跡,不詳細介紹,對記憶出現斷片的人來說,更加容易產生混亂。

  從明成祖朱棣的文治武功到永樂盛世,從鄭和七下西洋到實施海禁,從開放到保守再到思想的禁錮,從土木之變到石門之變,明帝國開始走向動蕩與衰落。

  1487年明憲宗駕崩,其子朱祐樘繼位,即明孝宗年號弘治。孝宗在位期間“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自英宗以來的陋習得以去除,被譽為“中興令主”。孝宗先是將成化年間的一批奸佞冗官盡數罷免,逮捕治罪,並選賢任能以委重任。孝宗勤於政事,每日兩次視朝。明孝宗對宦官嚴加節製,錦衣衛與東廠也謹慎行事,法治寬刑。孝宗力行節儉,不大興土木,減免稅賦。明史稱孝宗為“恭儉有製,勤政愛民”,在其治理下,弘治一朝期間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史稱弘治中興,隻可惜曇花一現,令人唏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