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戰略研討(二)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513
  第四回戰略研討(二)

  戰略研討會繼續進行。

  會上王景弘拋出了一個“羊吃狼”的故事,聽完後眾人背脊發涼,好毒!

  這個故事發人深思,最終還是貪欲在起作用,資本催波助瀾,結局令人唏噓。

  科院副院長李洪:“這次遠征的關鍵還是怎麽樣甄別人才,有一些可能是名人,有一些可能處於默默無聞狀態,要怎麽樣發現人才?不知王督有沒有具體的目標?”

  王景弘:“具體的目標沒有,對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科學家往往是藝術家,科學家與藝術家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他們都離經叛道,他們的作品,他們的理論往往不被現時的社會所接受,我們的重點就是這些人。

  ”

  科院院長錢偉:“這樣一來,會不會找到很多神經病回來?”

  王景弘:“怎麽會呢。

  一個人不管他是怎樣的離經叛道,或者是異端邪說,都必須要有一套理論支持,有一套理論支撐的人怎麽可能是神經病啊。

  不管我們是不是理解他們的理論,或者看不看得懂他們的作品,我們都必須將他們當做大神來侍奉,他們是黑暗中的先行者。

  ”

  軍方代表:“招到這些科技大咖用什麽方法將他們送回國內?”

  王景弘:“從海上走,由聯合艦隊負責。

  陸上走,道路漫長,風險難於控製。

  ”

  軍方代表:“現在海軍與陸軍的通訊才三百公裏,要實現有效的通訊,陸軍和海軍隻能夠貼著海岸線走,局限性很大。

  ”

  李洪:“這個不用擔心,目前的通訊設備獲得了突破,到出征的時候,應該可以達到1000公裏到2000公裏的範圍。

  ”

  錢偉:“最近從歐洲傳回一本書,名字叫做《天體運行論》,作者是一個叫哥什麽的波蘭人,他是歐洲第一個質疑《地心說》的科學家,這就是一個天才。

  雖然離我們的宇宙學說還有一定的差距,如果這個哥什麽的能夠加入到天體的研究中,一定會使我們明帝國在宇宙方麵的研究獲得突破。

  ”

  聽到錢偉這一說,其他人沒有特別的反應,但王景弘與馬和聽後大吃一驚,相互對視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對方眼裏的震驚。

  《天體運行論》是哥白尼的成名之作,奠定了他後世天體之父的地位,按原時空曆史,要到1473年他才會降臨人世,就算是因為穿越擾動了曆史,使得這些牛人提前降生,時間也不對啊,穿越到現在還不到六年,曆史的擾動不到六年啊,怎麽可能出現這些大牛人呢,難道是,這些大牛人提前出世才導致他們穿越,如果是這樣,可能應對措施又不一樣,必須徹底弄清楚才行!

  想到這裏

  ,王景弘開口道:“錢院長,那本書在不在?”

  聽到王景弘的詢問,錢偉從包裏拿出一本書,將書遞給馬和,馬和接過一看,發現是意大利文寫的,自己看不懂,但作者的名字並不是哥白尼,按照音譯應該叫做哥白露,看到這裏,馬和意味深長的看了王景弘一眼,然後將書遞了過去。

  王景弘在大學時的第二外語就是意大利語,促使他學習的動力來自於意大利足球隊,一個個充滿了性感的身體,每一次出場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不服不行。

  王景弘接過書的刹那,已經知道這個並不是哥白尼,應該叫做哥白鹿,裏麵有一幅他自己的畫像,跟哥白尼南轅北撤風馬牛不相及,哥白尼一表人才風度翩翩,而哥白鹿牛高馬大孔武有力滿臉胡子拉碴,再看看內容,與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有不小的出入,邏輯上沒有哥白尼嚴謹,但有些觀點又超越了哥白尼,他認為天體沒有中心。

  對這個問題,王景弘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在後世,同樣存在爭論,到底宇宙有沒有中心還存在爭論,能夠在這個時候提出來,可見他的思維與常人不同,絕對是科學大咖。

  看到不是哥白尼,王景弘鬆了一口氣,對著馬和會心一笑,隻能這樣解釋,這些人物一早就已經降臨人世,隻是原有曆史處於中世紀黑暗時期,他們的才華被壓製,因為王景弘與馬和的穿越,歐洲提前結束了黑暗的中世紀進入文藝複興時期,這些牛人的思想得到極大的開放,雖然隻是短短的不到六年時間,《天體運行論》就提前出現,隻是作者換了一個人。

  會議最後形成了一個報告提交內閣,報告的內容涵蓋各個方麵,但中心思想隻有一個,就是遠征歐洲刻不容緩,宜早不宜遲。

  會議結束後。

  王景弘與馬和走到最後,一邊走一邊談,都對歐洲的形勢憂心忡忡。

  馬和:“聽到錢院長說到《天體運行論》時,我確實嚇了一跳,而且作者還是哥什麽來著,這不可能啊,我們的穿越擾動了曆史,也就不到六年,就算提前出世也不到六歲啊,怎麽可能寫出這本書呢,接過書的瞬間,我覺得名字不對,這個拚音不應該叫做哥白尼,應該叫哥白露才對,可惜我不懂意大利文,看不懂裏麵的內容。

  ”

  王景弘:“正確的譯法應該叫做哥白鹿,裏麵的畫像也不對,完全是兩個人,看了內容,我發現哥白鹿的思維更加超前,他在書中提出宇宙沒有中心說,對這個問題,後世都還在爭論。

  ”

  馬和:“我懷疑他就是哥白尼,因為曆史的擾動,原有曆史上的哥白尼恐怕不會出現了,說不定牛頓,伽利略這些牛人也提前降臨

  。

  ”

  王景弘:“有這個可能,而且是大概率事件,這次出征的領軍人物確定了嗎?我指的是科院方麵的領軍人物。

  ”

  馬和:“還沒有最後定,原則上由科院副院長李洪出任,馬金隨行。

  ”

  王景弘:“這個人選我沒有意見,李洪是數學方麵的專家,可以更加有效評估那些人才的價值。

  ”

  馬和:“出征的部隊已經開始適應性訓練,在軍事上我不可以說的太多,還需要你多加關注,指導他們臨機應變。

  ”

  王景弘:“好,一言為定,關鍵的一點,我認為要與奧斯曼帝國打一仗,不但要打出明帝國軍隊的威風,還要告訴全世界《犯我華夏者雖遠必誅》!”

  馬和:“這一戰非常有必要,一是可以保證西部絲綢之路的暢通,二是告訴歐洲,你們集全歐洲的力量都無法抗衡的奧斯曼帝國,在明帝國麵前就是一個渣。

  ”

  王景弘:“其實我有點想跟黃雁對調,親自率隊前往歐洲。

  ”

  馬和:“千萬不要這樣想,歐洲的戰略一定曠日持久,不可能一蹴而就,我認為你不應該陷在歐洲,而是應該從更大的方麵進行布局,美洲和澳洲都是無主之地,換了一個人,很難有這樣遠大的目光,畢竟有曆史的局限性。

  ”

  王景弘默默的點頭,獨自在風中思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