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回 目標---印度次大陸(五)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806
  第一百五十四回目標---印度次大陸(五)

  經過商議,部落將整體回歸龍芳省,在中路大軍從海得拉巴返程時,一起隨行,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使團留下三個老師教授部落眾人語言和文字,多的不敢說,幾個月的強化訓練,普通的交流還是沒什麽大的問題,除非你的智商負值。

  第二天,中路大軍再度啟程,不日來到海得拉巴城下,海得拉巴國王已經接到班加羅爾國王的通報,以及派出的密探傳回的情報,采取與班加羅爾王國幾乎相同的策略,大開城門歡迎使團的到來。

  海得拉巴王國人口總數超過了150萬,主要居住在幾個城邦裏,軍事實力與班加羅爾王國相當,但經濟總量比班加羅爾強,國王的控製力也比班加羅爾國王強,扼製住了印度半島南部通往北方以及其他內陸的通道,在這個交通極不發達的時代,海得拉巴具有無可替代的戰略地位,這也是王景弘製定印度半島戰略時首先考慮的關鍵節點,同時在東西海岸建立依托,形成向內陸發展的三個最重要的節點,基地。

  海得拉巴同樣是雅利安人種,信奉輪回,缺乏進取心,有常備軍,裝備簡陋,訓練差強人意,在與周邊王國的戰爭中,守城有餘侵略不足。

  海得拉巴物產豐富,盛產香料,是南北交通樞紐,物資集散地,民風淳樸。

  使團與海得拉巴王國的談判出奇的順利,幾乎是班加羅爾的翻版,他們的思維比較直線,認為班加羅爾是占了便宜,從密探傳回的情報也是如此,說他們的思維直線並沒有貶低他們的意思,古時候的人差不多都是這樣的思維,隻有吃虧之後才會慢慢長進,這也是古時候的人們特別憎恨商人的原因,商人總是挖坑讓他們跳。

  投資,建設,使用大明元,采購海量物資,使團的商人忙到停下來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弘欣蛋糕屋在海得拉巴開了海外第二家分店,開業盛況超過班加羅爾,看得使團成員瞠目結舌。

  三個月後,使團完成了戰略目的,在海得拉巴國王和熱情的市民歡送下,啟程返航,老百姓依依不舍,千叮嚀萬囑咐,希望使團再次光臨,當得知後麵會有源源不斷的商品到來的時候,燃爆了整個海得拉巴,華夏的產品質量好,耐用,實惠,而且很漂亮,關鍵是通過這些商品,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文明的大門......

  中路大軍出發的時候將近萬人,回去的時候超過了2萬人,差不多都是物流公司聘用的臨時工,物資太多,幸福得物流公司負責人死的心都有:離開明帝國大陸之前,馬和特別提議他們帶上更多的運輸工具,總部認為沒有必要,純粹是浪費,現在好了,運輸工具不夠,隻得雇傭更多的人力進行運輸,成本肯定增加不少

  ,這些都是錢啊!

  半路,華夏遺民加入中路大軍,拖家帶口,一下增加了一萬多人,到班加羅爾的時候,整個使團超過了三萬人,這個部落的智商挺高的,他們將物資集中起來分門別類,打死都不賣給商人,寧願自己辛苦,都要隨隊而行,經過溝通,使團最後了解到,是那三個老師給他們出的主意:這些物資運到龍芳省,肯定可以賣到更好的價錢,要不商人采購來幹嘛。

  中路大軍一路浩浩蕩蕩回到班加羅爾,把班加羅爾居民看得驚訝不己:你們真的是和平使團嗎?我怎麽覺得你們應該叫做拐賣人口使團才對。

  當天在班加羅爾皇宮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晚宴,賓主盡歡,在席間,國王宣布組成一個龐大的代表團前往明帝國訪問,公主隨行,隨後召喚公主與眾人見麵,在眾人的期待目光中,公主披著麵紗,邁著蓮花碎步(肯定是跟華夏人學的)來到宴會大廳,身高約一米六八左右,不要說在印度半島,就是在明帝國,這樣的身高也極為罕見,亭亭玉立,三圍絕對達到了後世的超模標準,單單身材這一項,足以催生幫人止鼻血行業。

  公主來到大廳,對著眾人施了一個萬福禮,然後徐徐除下披在頭上的麵紗,那一刻,天地恍如靜止,除了眾人急促的呼吸聲,還有就是酒杯掉地上的劈裏啪啦破碎聲,美,太美了,美得不可方物......

  大眼睛,高鼻梁,配上華夏人的瓜子臉,還有白裏透紅的膚色,文靜中帶著些許的狂野,奔放中又不失矜持,東西方優秀基因的完美結合,使團成員的第一反應是:與華夏第一美人張欣相比,美麗不遑多讓,各有千秋難分伯仲。

  張欣的美更多表現在一個成熟女人的韻味和堅毅的風采,而公主的美則表現在青春的狂野和少女的青澀,當公主帶著幽怨的目光看向使團團長的時候,團長後悔了:聽說了公主的美麗,沒想到會美到這種程度,要是事先知道公主是這樣的美,打死都放棄明帝國國籍,入贅就入贅,金錢與權力在公主的美麗麵前,顯得是多麽的無足輕重,再說娶了公主,金錢與權力還會少嗎!

  一般國王舉行宴席,參加宴席的來賓都相當克製,真正在國王宴席上喝醉的不是沒有,但也屬於鳳毛麟角,而今天,因為公主出來與眾人打了一個照麵,喝醉的人超過7成,有三成更是醉得不省人事,其中就包括使團團長,不知回到龍芳省會不會受到王景弘的懲罰?估計王景弘見到公主本尊後,能夠理解使團成員當時的心情,特別是使團團長,曾經可以擁有,可惜最後因為自己的猶豫而失之交臂。

  三天後,中路大軍再度啟程,這次除了加上班加羅爾國王率領的代表團一千多人外,又加上了物流公司聘請的

  臨時大軍,總人數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四萬多人,真的變成了拐賣人口使團,在中路大軍向海得拉巴進軍的三個月時間裏,班加羅爾周邊的部落不斷的將物資運到班加羅爾市場進行交易,最遠的來自一千多公裏外的果阿,班加羅爾王國的稅收人員收稅受到手抽筋

  左路大軍按照計劃,是要經過果阿這個地方的,但由於陸路太過難於通行,最後決定全體通過聯合艦隊直達孟買,果阿雖然離龍芳省更近,因為環境的因素,反而沒有與龍芳省建立直接的聯係,果阿失去了一次騰飛的機遇。

  原有的曆史,果阿首先被葡萄牙人占領,作為葡萄牙人向印度半島內陸進軍的橋頭堡,果阿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當時一個耀眼的明珠。

  曆史的走向有時相似,有時又大相徑庭,是福是禍?!

  當第一批物資運回龍芳省,並且向總部和龍芳省報告運輸工具嚴重缺乏的時候,王景弘曾經就成立運輸工具製造廠進行可行性調研,可惜整個龍芳省的配套材料短時間內無法生產,隻得作罷,臨時加工製作的運輸工具隻能算聊勝於無。

  現在的物流公司不但在班加羅爾和海得拉巴雇傭了大批的臨時工,在龍芳省更是雇傭了很多正式工,在龍芳省,雇傭臨時工的各項保險和福利支出比之正式工高了一倍有多,當這些雇主向龍芳省提出意見時,王景弘是這樣回答的:物流行業吃的基本上是青春飯,要是沒有其他保障,他們做不動的時候怎麽辦?一個有責任心的企業,除了考慮經濟效益之外,還要考慮社會效益,要為明帝國的社會穩定做貢獻!那種殺雞取卵的行為,在龍芳省沒有生存的土壤,相信在明帝國其他地方同樣沒有生存的土壤。

  雇主想想:有道理,錢是賺不完的,出發的時候,總部也特別強調要注意企業形象,正式工就正式工唄,關鍵是有做不完的工作。

  不到六個月,中路大軍四萬多人(出發時一萬人)第一個回到龍芳省,迎接他們的除了熱烈的擁抱外,還有怪異的目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