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回 古裏!古裏!(三)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3232
  第一百一十八回古裏!古裏!(三)

  迎著初升的太陽,聯合艦隊升起了風帆,輔助動力(人力)全開,乘風破浪,向著古裏高速前進,從錫蘭到古裏大概需要航行七天時間,如果順風順水,聯合艦隊以最大的速度航行,大概需要五天半,作為海上航行的常識,除非是遇到緊急情況,否則指揮官是不會下令將速度提高到極限,海上的情況變化莫測,留下餘力才有可能應對突發狀況和突發事件,聯合艦隊的航行規劃就是按照七天的時間製定的。

  七天的海上航行時間,對戰士們來說是一個輕鬆愉快,盡情觀賞海上風雲變幻的旅程,任他風吹浪打,我自閑庭信步!

  激情澎湃,豪邁高歌,前提是完成了訓練,上完課,寫完了作業,當這一天的任務完成後,一個個累得趴在床上像條死狗,什麽輕鬆愉快,什麽激情豪邁,全他們的放屁,現實太骨感,與想象毫不沾邊:王督,你行,出征前把我們忽悠得熱情高漲(忽悠這個新名詞已經在聯合艦隊流行),一到海上就是一盆冷水當頭淋下,服,我們不扶牆隻扶你!

  到最後,連最起碼的吐槽都免了,吐槽可是力氣活,有這個精神氣力還不如多看一頁書。

  王景弘看在眼裏,樂在心裏:小樣,折磨你們這些兔崽子的方法多了去,隨便拿出一樣就可以虐得你們懷疑人生,哼!

  戰士們忙,老師們忙,指揮部成員同樣忙,他們在指揮部一遍一遍的模擬各種方案、計劃和具體的措施,務求做到萬無一失,但他們心裏清楚,再完美的計劃都不可能做到萬無一失。

  參謀一:“王總,從錫蘭到古裏地區的東部隻需要航行3天時間,選擇西部登陸是不是有點舍近求遠?到現在我還是不明白其中的意圖?”

  聽到參謀的疑問,眾人將目光看向王景弘,看得出他們多多少少都有些疑慮。

  王景弘知道後世阿三哥人口大爆發之後,科澤科德也才60多萬人口,這個時代,整個大古裏地區的人口還不到10萬,主要集中在西部,古裏是因為香料交易的緣故,經過長時間的經營才慢慢繁榮起來,其中來自中東的商人功不可沒,就算如此,古裏的人口也沒有超過五萬,其餘的大小部落分布在廣泛的大古裏地區,人口製約了古裏的發展,同時也是古裏不斷遭到外部入侵的原因,要不然葡萄牙憑什麽幾條商船就可以占領古裏,能戰的就那麽一千幾百人,武器簡陋到令人淚目,沒有係統的訓練,完全就是烏合之眾,葡萄牙就是看到了古裏弱得不能再弱的實力才敢於發起進攻,原有的曆史上,西方列強看到東南亞、南亞一盤散沙才一擁而上輪番占領,像葡萄牙、荷蘭這些鼻屎大的國家,既

  然擁有無數的海外殖民地簡直無天理,讀史令人悲歎!

  王景弘:“古裏地區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不管從那裏登陸,聯合艦隊的最終目標就是西部,從東部登陸,看似省了海上的路程,但陸路要越過東高止山脈和西高止山脈,需要的時間可能更多,欲速則不達啊,蘭芳省的教訓難道你們都忘了,在森林裏行軍未知的情況太多,隻有站穩腳跟後才能通過開發一步一步推向東部,人口,是限製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參謀二:“我有點不明白,古裏地區的人口為什麽會這麽少?”

  王景弘:“製約人口的因素很多,一個是生產力水平,他們的生產技術相當落後,產出不足於供給大規模的人口增長,你們可以看看那些東南亞的土著,也許你們對他們的第一印象是懶,其實不然,這隻是表麵現象,實質是他們不知道要做什麽,要怎麽做,沒有人教他們啊,如果有人肯教,他們一樣會變得勤勞,現在蘭芳省的土著居民,已經跟漢人一樣勤勞,一樣努力,這就是開啟民智的結果。”

  眾人一聽,才發現自己原來隻看到表麵,慚愧之情表露無遺。

  王景弘:“另一個是衛生醫療水平,對他們而言,生老病死是上天的事,生病了能挨過就是賺了,基本上沒有醫學知識,也沒有醫療手段,病了從巫婆那裏討要一張符燒了化開水,吃了完事,他們都能歌善舞,因為空閑的時間太多,除了唱歌跳舞無事可做。”

  眾人深以為然。

  王景弘:“再一個是他們對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低下,在海邊每年都有無數的台風,颶風,海嘯,所以大多數人聽到大海便望而卻步,我們華夏民族一開始也跟他們一樣,但我們的先賢在不斷總結,不斷的發展,到了現在,很多的知識已經根植在我們華夏民族的血液裏(不敢說在基因裏),我們麵對自然災害不是害怕,而是想盡一切辦法克服他,戰勝他,台風厲害,我們就在迎風的地方築一道牆,一道台風無可奈何的牆,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改造地球,辦法總比困難多!”

  掌聲,熱烈的掌聲,對王景弘的精辟論斷表示折服。

  在後世,很多西方國家的商人、民眾對華夏移民這種刻苦耐勞,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從不休息的精神深惡痛絕,他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他們沒辦法與華夏移民競爭,人家的一天等於你的三天,人家的一年等於你的四年,怎麽競爭?沒辦法之下,隻得通過法律來限製華夏移民的競爭,都不知怎麽吐槽,太努力太刻苦既然違反了法律,這都什麽事!

  參謀一:“我們登陸後,會不會與當地人產生衝突?產生衝突後怎麽應對?”

  王景弘:“大規

  模的衝突不太可能出現,小規模的衝突倒是難於避免,我們的方針是和平,和平,再和平,堅決不對老百姓使用武力,他們同樣是我們明帝國的公民,他們也是華夏民族的一份子,同樣是我們的兄弟姐妹,要跟戰士們講清楚,這是一條紅線,誰碰誰死!”

  參謀二:“我建議在登陸的時候,熱氣球同時出動,從上麵往下散發傳單,這樣一來,老百姓對我們隻有頂禮膜拜,因為我們是來自天朝上國的天兵天將,至於那些頭人,怎麽看待無所謂,沒有了老百姓的支持,還能做甚!”

  王景弘:“這個可以有,在錫蘭,就是熱氣球的出現打破了僵局,使得形勢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我們隻是順勢而為,順乎天意,古裏的人口還不到錫蘭的十分之一,相信國內遷往古裏的移民已經出發。”

  規劃專家:“王督,對古裏的建設規劃,重點在那些方麵?古裏與錫蘭島,蘇門答臘島不同,他們是整個島作為規劃的基礎,古裏倒是與攀牙府有點類似,是不是參照攀牙府的規劃?”

  王景弘:“從地形看,古裏與攀牙府有點相似,一個是猛獸的尾巴,一個是刀尖,但在建設規劃方麵兩者又有不同,攀牙府是一個接納型的海外省,他們最終要建成一個不斷接納中南半島農產品和資源的基地,所以攀牙府的重點是對外防禦,我指的是在陸上,海上不管是那裏的基地,永遠都是進攻型的基地,我們不需要海防,我們需要的是海攻。”

  眾人大笑,自豪感溢於言表,隻有攻沒有防,霸道得不像話。

  王景弘:“而古裏是一個輸出型的海外省,他們最終要建成一個不斷輸出明帝國工業產品的基地,要達到這個目的,基地建設就要建成進攻型的軍事基地,隨時準備攻擊任何危害明帝國利益的各種勢力,要具備遠程投放能力和持續攻擊能力,各位請看地圖,古裏地區兩邊是東西高止山脈,我的設想是,以東西古裏為底座,頂部到達班加羅爾,組成一個強大的進攻三角形,劍指內陸,與我國西域高原一上一下遙相呼應,畫麵不要太美,而錫蘭三個省就是古裏最強有力的支撐,如果有可能,在古裏地區的中部開挖一條運河,將東西兩邊溝通,繞過保克海峽,航運將節省20天以上的時間,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具有戰略意義。”

  眾人聽後陷入深思。

  規劃專家:“開一條運河不難,比泰王國開運河簡單多了,問題是有了這條運河,錫蘭的戰略地位將降低,會不會得不償失?”

  王景弘:“這點倒是不必過於擔心,保克海峽是國際水道,隻要不是戰爭時期,所有國家的船隻都可以無害通過,而這條運河卻是私家運河,想通

  過可以,買路錢怎麽都不能少吧,你願意繞路那是你自己的事,我們不強求,關鍵是戰爭期間,我們通過運河運兵可以避開敵人的耳目,而在國際水道要做到這一點就比較困難。”

  眾人以怪異的目光看著王景弘,看得王景弘有點毛骨悚然:我沒有說錯什麽吧,你們怎麽用這麽怨毒的目光看著我?

  眾人心裏想:王督,看不出來啊,沒想到你這麽狠毒,別人是不讓其他人過上好日子,你倒好,直接不給其他人活路的同時,還盯上了別人的錢袋子,夠狠!幸虧我們是一家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