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再度出征(一)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2903
  第八十六回再度出征(一)

  作為聯合艦隊代表團負責人的宋靜,本身是教育專家,這幾天將主要精力放在采購的書籍上,並與新型學校的校長和相關老師進行了交流,得知新型教育理念來自於馬和,專門拜訪了馬和,虛心向馬和請教,馬和將這套理念毫無保留的地給了宋靜,整個新型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教育的目的,新型教育理念首先是培養學生怎麽樣做人,怎麽樣做一個有理想,有能力的人,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教育理念,傳統的教育理念是培養怎麽樣做官,一時之間宋靜轉不過彎來,腦袋一片漿糊。

  馬和看宋靜的樣子,知道短時間內難於令宋靜接受,建議宋靜回到蘭芳省與王景弘多多交流,在臨別的時候,馬和偷偷告訴宋靜:這套理論最早是王景弘提出來的,當宋靜回到蘭芳省,專門抽時間就新型教育理念的問題向王景弘請教的時候,王景弘的回答令宋靜如夢初醒,靈台瞬間清明。

  王景弘:“宋先生,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現在全國都在推廣文化學習,這麽多人讀書,官員的職位才多少?總不能全部去做官吧,可以這樣說,做官的畢竟是少數,而且以後的官員應該從工作中提拔,而不是通過考試來決定。”

  一句話令宋靜茅塞頓開,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如果所有讀書的人都是奔著做官去,其他工作誰來做!

  10天的時間很快過去,又到了風蕭蕭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悲壯時刻,

  無數的離人在親人的殷殷叮嚀中,灑淚登上寶船,船上岸上哭成一片,不少人包裏放著故鄉的泥土,在這第一批的五萬移民裏,幾乎所有成年人都是抱著這樣的心態登船的,唉,這都哪跟哪呀,等到他們到了蘭芳省,才知道當時哭的多麽的不值,最終成為明帝國吃瓜群眾茶餘飯後的談資和笑料。

  當然,那些小孩不在傷春悲秋的行列,他們在船上照樣嬉戲打鬧,少年,哪裏知道愁的味道!

  馬和看到此情此景,耳邊立即響起電視劇《大地恩情》的主題曲:

  河水彎又彎冷然說憂患;

  別我鄉裏時眼淚一串濕衣;

  人於天地中似螻蟻千萬;

  獨我苦笑離群當日抑憤鬱心間;

  若有輕舟強渡有朝必定再返;

  水漲水退難免起落數番

  大地倚在河畔水聲輕說變幻;

  夢裏依稀滿地青翠;

  但我鬢上已斑斑……

  此歌相當之應景,隻是後世的下南洋與現在的移民不可同日而語,現在去的地方還是明帝國的領土,實行的是明帝國的法律,甚至更加開放,而後世下南洋是在別人家裏討生活,受盡欺淩,其艱難非親身經曆難以想象。

  馬和隻有搖頭苦笑:這又何苦來著

  ,到了蘭芳省你會發現,世界上有些事情還真的不能隨便哭!

  今天的碼頭人頭湧動熙熙攘攘,移民首先登船,10點前全部登船完畢,10點半,代表團才在政府官員的陪同下來到碼頭,看他們一路上談笑風生,親友們則是歡天喜地相互道別,與那些移民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的感覺是他們不在同一條寶船上,他們去的不是同一個地方,在同一個目標之下能夠形成這麽強烈的反差也沒有誰了。

  今天張欣沒有來,她在昨天晚上專門回訪了宋靜,順便將給王景弘的禮物交給了宋靜,令今天一大早趕來的八卦群眾大失所望,隻陪離別的人們流下了同情的眼淚。

  今天的代表團裏多了一個生麵孔,他就是宋靜的長子宋德,得到明成祖朱棣的特批,宋德加入了聯合艦隊。

  宋德從小在宋靜的教育下,同樣對教書育人情有獨鍾,用宋靜的話說:在培養的千萬學生中,隻要有一個學生有出息,你就一輩子受益無窮。

  就是在後世同樣如此,而且不分中外。

  11點,號角響起,八艘寶船同時啟航,向著大海的方向,向著蘭芳省,向著未來前進。。。。。。。

  對第一次遠航的人們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在驚歎大海的奇幻的同時,為自己的無知感到一絲絲的羞愧,三天一過,新鮮的感覺消失得無影無蹤,換來的是無比枯燥的日常,隻有小孩,永遠都是充滿了活力,寶船上有很多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體育設施,玩得不亦樂乎,完全忘記了這是在大海之上,除非遇到大風大浪,否則寶船與大陸真的沒多少區別。

  經過23天的海上旅程,終於到達巨港,在巨港居民的歡呼聲中,移民登上了蘭芳省,至此,回國代表團提前五天完成任務,趕上了聯合艦隊的再度出征。

  五萬移民的到來,巨港一下子雞飛狗跳熱鬧非凡,艦隊到達巨港是在傍晚,這個時候是一天中最舒服的時間,剛剛下過一場小雨,空氣清新,海風徐徐吹來,一陣清涼襲遍全身,好舒服好自在,不少年輕人站上巨港的土地,發出一聲大吼:蘭芳省,我來了!

  移民在政府官員的引導下。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移民臨時安置點,到了目的地一看眼前一亮:籲,一排排的房子整齊排列,全部都是兩層的建築,雖然是臨時的,進去一看,裏麵的生活設施齊全,最特別之處是每套房子都有一個獨立的衛生間和衝涼房,這可比他們在國內的房子好得太多了,他們在國內就是生活在最底層的民眾,要不然也不會選擇第一批移民,小小的衛生間和衝涼房,讓移民心裏感到陣陣的溫暖,蘭芳省政府想得太他媽周到了,連這些地想到了,了不起,太了不起了

  !

  看得出,蘭芳省政府非常重視他們這批移民,是把他們當做真正的主人,從碼頭到巨港,一路上看到土地肥沃,樹木遮天蓋地,路邊的果樹數不勝數,到處鳥語花香,現在看到連臨時的住處都有獨立的衛生間和衝涼房,眾人突然發現,出發前的擔憂簡直是莫名其妙,純粹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白白流了一地的眼淚。

  獨立衛生間和獨立衝涼房是王景弘力排眾議,堅持要這樣做的,因為來自後世的他,深深知道,良好的衛生習慣對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文明,很多時候表現在行為的細節上。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臨時建築,沒必要花費太多的資源,王景弘是這樣跟他們說的:人的習慣要往好的方向引導,當你處身於一個非常幹淨的環境時,你還會不會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隨地扔垃圾,我想你們都不會吧,但如果環境髒亂差,我想在座的都不會在意,而這些建築對移民來說是臨時的,但對蘭芳省政府來說就是長久的,移民有了新家,騰出這些房子又可以安置下一批移民,循環往複,怎麽看也不是臨時的不是。

  在王景弘的解釋下,眾人接受了這個觀點,在臨時安置點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好後,很多政府官員發覺這些臨時建築比自己家還好,比自己家還方便,不少人已經開始在改建自己的房子了。

  臨時建築為兩層樓是蘭芳省政府的貼心之舉,因為地處海邊,地上相對潮濕,長期居住對身體是一種傷害,實際上也不能稱之為兩層樓,因為底下一層是空的,隻有兩米高,全部敞開。

  王景弘對這時代的人們不講究衛生可以說是深惡痛絕,在聯合艦隊,隻要是軍人就隻能留短發,沒有人可以例外,這次第一合成營護送代表團回國,在碼頭上鋪一亮相便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令所有人眼前一亮,簡潔矯健的英姿立即吸引了軍方高層注意,在了解到這樣做的好處後,全軍上下立馬變成平頭兵,隻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移民安頓之後,在政府官員的指引下,來到日常用品的分配點,按照登記的人口領取了半個月的生活用品,不但油鹽柴米醬醋茶一應俱全,還有肉類和蔬菜水果,而每個成年人還可以得到一萬大明元的無息貸款,當雙手奉著生活物資和銀行存折,無數人全身顫抖老淚縱橫:做人當做華夏人,來生還入種花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