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願景規劃(二)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3321
  第八十一回願景規劃(二)

  蘭芳省政府會議室,決策會議正在進行。

  地理專家:“下一步首先要對整個島嶼的地形地貌進行勘察,隻有充分了解了這個島嶼的自然地理環境,才能製定正確的發展戰略。”

  資源專家:“我同意地理專家的意見,在對地形地貌進行勘察的同時,資源的調查同樣刻不容緩,隻有對各種自然資源的充分了解,才能製定完善的資源開發計劃,否則東一榔頭西一錘必將造成資源的浪費。”

  建設專家:“我不同意兩位專家的意見,他們的建議太過理想化,現實中並不可行,完全勘察清楚得等到猴年馬月,時間不等人啊,我的建議是有針對性的進行勘察,邊勘察邊規劃邊建設,循環漸進。”

  規劃專家:“我同意建設專家的意見,不能等所有條件都具備才開始規劃,就像巨港地區,規劃中的南珠市與西珠市,實際上我們了解的並不多,但同樣不影響我們的進行城市布局的規劃,有很多東西應該在建設中得到完善,而不應該等完善後再建設。”

  會場上眾人激烈交鋒,各自的論點層出不窮,有點像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當然咯,在這些專業人士麵前,各部門負責人隻能偶爾發表一下意見敲敲邊鼓,更多的時候充當聽眾,忙著做筆記,開玩笑,這可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有這麽多大咖給你上課,可遇不可求啊。

  就連來自後世,從小參加各種辯論的王景弘,同樣聽得耳朵流油受益匪淺,這時代的人們開的腦洞並不比後世小,甚至更有甚之,與他印象中古人保守的思想大相徑庭,詫異不己。

  王景弘:“聽了各位專家的意見,某受益匪淺,能夠在這裏看到智慧的火花我心幸慰之,從具體的事件最後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層問題,這一場辯論必將推動我國哲學方麵的發展,說到哲學,有一個簡單的例子,到底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恐怕再過幾百年也無法辯論出個雌雄,說回現實的問題,不管是先完善條件還是邊完善邊規劃邊建設,同樣都會出現問題,而且會不斷的出現問題,因為時間是動態的,事物是變化的,沒有任何不變的事物,發展才是硬道理,這是一個偉人說的,也是經受了曆史考驗的真理,這個偉人的名字我不記得了,對不起這個偉人,對不起大家。”

  隻能這樣搪塞,總不能說這個偉人要幾百年後才出現吧,搪塞有點勉強,王景弘心裏想:也隻能這樣了。

  對眾人懷疑的目光,王景弘直接無視,越解釋疑點越多。

  王景弘:“我的建議是劃定幾個區域,一邊勘察,一邊規劃,一邊建設,條件成熟再成立新的省政府。”

  眾人經過思考後,認為這

  是一個折中的辦法,目前來說切近實際,經過討論,最後一致同意分三步走。

  第一步,對獅子省以及獅子省對麵的蘭芳省沿岸進行集中勘察,邊勘察邊規劃,規劃一批建設一批;

  第二步,在第一步走向正軌後,對相應的西海岸(巴東地區)進行勘察,目的隻有一個,盡快將榮芳省建立起來(榮芳省的名字暫定,最終使用什麽名字跟蘭芳省、獅子省一樣,需要中央政府批準);

  第三步,開發深入印度洋的第三個省———雄芳省。

  蘭芳省,獅子省,榮芳省是鎖住馬六甲海峽的戰略要地,怎麽樣評估都不為過,而雄芳省就是刺進印度洋的一把利劍,是打開北上非洲的重要門戶,再加上錫蘭的軍事保障基地以及錫蘭對麵古裏的明帝國領土,南海與印度洋連成一係,遙相呼應,這就是王景弘與馬和的戰略構思,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不容許外人窺視。

  前期的勘察工作,規劃工作主要由聯合艦隊完成,有一部分專家已經在蘭芳省任職,他們的合同是三年,也就是要等聯合艦隊凱旋後才能由中央政府派人接替。

  王景弘:“聯合艦隊將留下四分之一的戰船和五個合成營由張立副指揮使任指揮官,他們的任務是保衛蘭芳省的安全,維護蘭芳省的正常秩序,維護海上的正常貿易,管理監獄,同時為各處勘察的工作隊提供保護,聯合艦隊將在農曆春節過後重新啟程,前往計劃中的錫蘭,沿途的國家或者部落是不是前往拜訪視情況而定。”

  王景弘:“我們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計劃的目標中,而不是浪費在可有可無的事件上,最關鍵的一點,在不違反明帝國法律,在符合華夏文明的行為準則的前提下,盡最大的能力為明帝國爭取最大的戰略利益和經濟利益才是我們遠征的終極目標,用枯燥的說教去傳播文明需要曠日持久的堅持,而通過商品將文明傳播出去則事半功倍,人們在使用這些商品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就接受了由商品傳遞的文明,比如使用瓷器,生產瓷器的工藝,瓷器上麵的繪畫,色彩等等在不知不覺中就被使用者接受,還有茶葉,烹調藝術等等,解決問題首先要抓住事件的本質。”

  掌聲,熱烈掌聲經久不息。

  在座的佛教道教人士非常清楚傳教的艱辛,沒有個一百幾十年根本看不到成效,但改變一個人的習慣,也許僅僅是使用一次商品,或者參加一次宴席便可做到。

  王景弘:“各個工作隊的人員組成由工作隊負責人決定,蘭芳省急需的相關人員也一並提出來,聯合艦隊盡量解決,比如老師,醫生等等,其餘人員在春節後繼續遠征,有沒有不同意見?”

  一切都想得周到,一切都

  安排得井井有條,誰還能有意見!

  施進卿最後做了總結發言:“今天的會議非常成功,各位的真知灼見令我猶如菩提灌頂,在你們這些專家麵前我就是一個小學生,今天是真真正正學到了,俗語說的好,一個好的開端意味著成功了一半,相信我們一定會取得成功,以前對知識對科學認識不足,覺得很多事物都可以靠經驗解決,現在發現錯了,錯的離譜,蘭芳省不但要引進各方麵高素質的人才,還要努力培養高素質的人才,聽說國內開設了新型的學校,我希望回國匯報工作的專家,能代蘭芳省向皇上,向中央政府提出要求,在新型的學校裏,給蘭芳省預留幾個名額,蘭芳省將全力支助符合條件的學生,條件隻有一個,就是畢業後要回蘭芳省工作五年。”

  掌聲,這次的掌聲是因為施進卿老先生的開明,也是為蘭芳省的未來而鼓掌。

  施進卿:“今天的會議就到此,最後請王總再說幾句,王總的講話我聽了以後感受非常深刻,細細想來獲益匪淺,拚著老臉不要,也要王總再說幾句,各位有沒有意見?”

  眾人以最熱烈的掌聲回答了施進卿老先生的問題。

  王景弘心裏想:我還不是跟你們一樣,不過就是比你們多活了六百年而己。

  王景弘:“施老先生過譽了,某實在不敢當,我掌握的知識並不比在座的各位專家多,我隻是無後之憂(太監並不是無後,隻是王景弘自己還沒有意識到),本著為國家為人民的心態,比別人更加敢想敢說罷了,我還是那句話,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知識一定能改變命運。”

  這次會議唯一沒有發言的是安榮生,觸動最大最深的也是安榮生,會後想了很久,特別是王景弘最後的一句“知識改變命運”,深深烙在心裏,最後向施進卿和王景弘提出,希望能夠回國內學習,深造。

  安榮生:“施省長,王總,我昨晚想了一夜,我發現我的知識不足以勝任這個工作,因此我想辭去現在的工作,跟回國匯報工作的寶船一起回去,重新進入學校學習,等到畢業再歸來為蘭芳省效力。”

  施進卿:“你這個想法很好,我完全支持,我要是年輕20歲,我會選擇相同的決定。”

  王景弘想了一下,用非常緩慢和溫柔的音調開口道:“安嬸,你這個想法很好,學習是一種信念,是一輩子的事,沒有年齡的限製,限製我們繼續接受教育的是心態,目前來說,那些剛被解放的三百多位婦女在看著你,你在,她們就安心,如果你現在回國學習,恐怕對這些婦女們的身心康複有影響,我的建議是,等聯合艦隊凱旋回國之時,再一起回國學習,到時候其他符合條件的婦女也可以一起回國深造,

  當然,這不是命令,這隻是我個人的建議,僅供安嬸參考,回國的寶船要後天才啟航,不必急著做決定,我再次聲明,不管你做出什麽樣的決定,我王景弘絕對支持。”

  安嬸最後被王景弘打動,被王景弘說服,決定等聯合艦隊凱旋之時再回國。

  安嬸的心裏一直在想:這是一個什麽人呀!沒有任何架子,平易近人,各方麵都非常傑出,在軍隊麵前不怒而威,而在人民群眾麵前又是那麽的和風細雨,總是想別人所想,急別人所需,所作所為,所言所行完全超出了這個時代的認知,但又非常有道理,不管是那方麵的專家,對王景弘的很多觀點無從反駁,各方麵都非常完美,完美得恐怕,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下麵……

  想到這裏安嬸不覺一陣臉紅:呸呸呸,想那裏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