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製定作戰計劃(二)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3579
  第四十二回製定作戰計劃(二)

  聯合作戰會議。

  從沙盤上可以看出,巴東的這個位置是一個相對理想的位置,眾人沒有不同意見,王景弘:“既然都沒有不同意見,那麽,登陸點就暫時定在巴東的東西兩邊,接下來就要考慮陸軍與海軍對舊港實施封鎖需要的時間,海軍方麵先說說。”

  副指揮使光頭強:“我們現在的位置在南沙群島,從這裏到達蘇門答臘舊港大概需要15天,假如聯合艦隊通過馬六甲海峽繞過班達亞齊到達巴東大概需要25天,也就是說海軍陸戰隊的登陸時間最快都需要25天,在陸戰隊登陸的同時,聯合艦隊開始展開對舊港的封鎖,整個封鎖完成需要7天左右,這是從巴東,獅子省,還有就是雅加達地區與蘇門答臘之間的海峽同時展開的時間,也就是說從第一支艦隊出發開始,到完成部署需要最少32天的時間。”

  副指揮使張立:“你的意思是聯合艦隊分成幾批行動?時間上怎麽協調?”

  光頭強:“我的建議是聯合艦隊分成三支分艦隊,第一支分艦隊繞過馬六甲海峽到達巴東海麵,需要25天時間,第二支分艦隊在10天後出發,用15天時間到達雅加達地區與蘇門答臘省的海峽,第三支分艦隊在第一支分艦隊出發後的15天啟航,這樣一來,三支分艦隊可以在同一時間到達指定位置,而開始登陸的時間定在28天後的早上8點,三天的冗餘時間是為了防止路上出現意外,導致分艦隊無法按時到達指定位置。”

  王景弘:“我看可以,這個時間比較合理,各分艦隊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調整,另外一個就是,在這期間沒有發生台風或者其他的,目前無法控製的自然現象,如果有,計劃臨時取消。”

  張立:“除了台風,還有什麽是不可控的自然現象?”

  王景弘:“比如海嘯,火山爆發,樹林大火等等,這些都是不可控的自然現象,下麵由陸軍說說。”

  張立:“我的建議是,登陸部隊以機步營為單位,各設定兩道防線,巴東的東西方向建立一條橫跨蘇門答臘省的防線,這是最後的防線,每個機步營分出兩個百戶前出,在古磚建立一條橫跨蘇門答臘省的防線和進攻出發基地,這道防線距離舊港大概80公裏,這兩道防線必須在7天內建好,剛好與海軍的封鎖同時完成,騎兵部隊作為機動力量,隨時支援各個方麵。”

  王景弘思考了一會:“我看可以,參謀部就按這個思路將作戰計劃細化,關鍵的一點,我們的兵力不能平均分配,隻要控製各個節點,封鎖要充分發揮炮兵的作用,由熱氣球傳達實時命令,戰役發起後,一步步向舊港壓迫,大家還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逢必進:“這是一個新的戰爭形式,

  不管是進攻還是防禦,我們應該采用什麽樣的戰術?”

  黃雁:“我認為在進攻的時候,我們隻打外圍,盡量顯示我們軍隊的毀滅性力量,摧毀海盜的意誌,而在防禦海盜逃跑的時候,應該以強大的火力,將跑到前麵的海盜瞬間殲滅,這樣才能夠震懾住他們,令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光頭強:“我認為黃雁提出的戰術要得,隻要堅決,果斷殲滅出頭的海盜,其餘海盜就會害怕,這樣才能迫使海盜投降。”

  王景弘:“雷霆之下方顯仁慈,這次戰役估計海盜不會從海上逃跑,最多有一兩艘海盜船會試一下,發現就毀滅,這樣可以打消他們從海上逃跑的意圖,那些海盜船雖然不大,火力也有限,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呀。”

  下麵眾人一聽哄堂大笑:我們的司令就是一個財迷。

  錦衣衛負責人:“王督,蘇門答臘省的華人領袖施進卿一直與我們錦衣衛有聯係,這次戰役要不要通知他?”

  王景弘:“這個施進卿是蘇門答臘省的華人領袖,在維護華人利益方麵做了不少有利於國家和人民的好事,在啟航前政府相關部門收到了施進卿的報告,在報告中施進卿詳細介紹了蘇門答臘省的現狀,同時將陳祖義為首的海盜情況也作了詳細的報告,在蘇門答臘省的華人是未來建設的主要力量,因此,錦衣衛要製定一個計劃,在完成對這幫海盜封鎖後,派出得力的特工潛入舊港,引導當地華人規避戰火,告訴他們,不要擔心財產的損失,聯合艦隊會對他們的財產損失進行補償,人命才最寶貴。”

  佛教大師:“阿彌陀佛,封鎖後,貧道願意隻身前往舊港,感化這幫海盜放下屠刀。”

  聽到大師這一說,眾人紛紛露出驚駭的表情,王景弘:“大師高義,但這幫海盜頑冥不化,手上沾滿了我們同胞的鮮血,特別是海盜頭領,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他們必須接受正義的判決和法律的懲罰,大師還是把精力放在教化那些加入華夏民族的當地人吧,大師任重而道遠。”

  大師:“好吧,我接受王督的建議。”

  會議結束後,參謀部根據會議精神,將作戰計劃細化,充分考慮了當地的氣候,環境,以及可以利用的所有資源,將每一步的目標,達到目標的時間,投入的兵力,所需要的武器裝備,戰場補給等全部用數據表達出來(用數據表達是王景弘提出來的),包括冗餘的參數,整個計劃條理清晰,所有的數據一目了然,各級指揮官拿到任務書,發現任務明確,對完成任務充滿了信心,強烈要求在培訓班引入這種理論,為了滿足各級指揮官的意願,王景弘用了兩天時間,專門講解了引入數字表達的意義,以及用數據表達的方法,直觀,清晰,便於通信傳送,通過學習,聯

  合艦隊的指揮水平又上了一個台階。

  接下來,根據作戰計劃,聯合艦隊在太平島舉行了模擬演習,在演習中,登陸,建立灘頭陣地,擴大登陸場,陸戰隊表現可圈可點,與海軍的配合也越來越純熟,海軍的封鎖,圍堵,炮擊,登船作戰,同樣可圈可點,但最出彩的還是炮兵,熱氣球通信兵,快速機動部隊和後勤部隊,這也是指揮部重點關注的地方,都是新組建的部隊,還沒有經過實戰,為了磨合,聯合艦隊推遲了戰役發起的時間,這些新組建的部隊必須經過磨合,否則很可能在實戰中出現混亂。

  炮兵部隊一直都有,但作為戰場上的主要力量使用還是第一次,而且是獨立成軍,在演習中,與熱氣球的配合越來越默契,到最後,炮兵陣地方圓1000米的範圍內,全部變成了死亡之地,看到這樣的演習效果,陸戰隊員一個個感到背脊發涼。

  張立:“王總,將炮兵獨立成軍簡直是神來之筆,沒想到能夠發揮這麽大的效果,戰爭之神真不是蓋的。”

  王景弘:“以前炮兵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是因為偵察的原因,現在有了熱氣球,炮兵隻要按照熱氣球上偵察兵的指示,就可以打到任何方向的敵人,在這樣的組合麵前,想突破陣地變得非常困難,關鍵是眼睛,隻有看得見才能打得準。”

  光頭強:“如果敵人也有這樣的組合,如何才能突破這樣的防禦?”

  王景弘:“武器裝備是死的,決定戰爭勝負的最終還是人,可以想辦法打掉敵人的眼睛,也可以通過氣候,或者通過釋放煙霧的方法迷惑敵人的眼睛,讓他們看不見或者看不清,這樣,炮兵就有力無處使,另外,以目前炮兵的能力,對付堅固的掩體還是有點力不從心,矛與盾不斷發展,總能夠找到相應的辦法。”

  指揮部成員聽後深以為然。

  快速反應部隊也是一個新組建的部隊,脫胎於騎兵部隊,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作戰性質的改變,以前騎兵是作為進攻的主力部隊,以速度快,衝擊力強為各國軍隊喜愛,但在熱兵器麵前騎兵的能力正在以看得見的速度減弱,王景弘組建快速反應部隊後,重新對部隊的作戰方式進行了根本性的調整,快速反應部隊不再作為進攻的主力使用,而是作為快速機動部隊來使用,就是在戰爭中,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戰場上的關鍵節點,而且要能夠守住,就像後世的傘兵部隊,往往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甚至改變戰爭的走向,這次的演習快速反應部隊同樣出彩,總是能夠提前到達敵人逃跑路線的節點,當然,熱氣球組建了一個空中網絡是快速反應部隊能夠完成任務的前提,等於在賭桌上偷看對方的底牌,想不贏都難。

  後勤部隊也是,經過改組的後勤部

  隊,從被動執行任務到主動執行任務是一個飛躍,用張立的話說,現在的後勤部隊,比之以前,效率起碼高了幾倍,以前的後勤部隊都是按計劃向前線輸送各種物資,或者臨時改變任務,很多時候都適應不了戰場的變化,有些需要彈藥的前線,送去的可能是糧食,而有些需要糧食的前線,送去的卻是彈藥,因為後勤部隊無法了解到前線的實際情況,要知道,戰場上的形勢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現在有了熱氣球組網,後勤部隊可以隨時隨地知道前線的形勢,輸送到前線的物資都是前線急需的,大大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

  光頭強:“王總,想不到熱氣球有這麽大的威力,一個熱氣球作用看起來不是特別大,但幾個熱氣球組合成網,威力是單個的幾十倍幾百倍,難以想象。”

  王景弘:“這就是戰場上即時通訊的重要性,可以將戰場變得透明。”

  張立:“還有一些熱氣球在演習中,作為空軍對地上和海上實施模擬攻擊,不知道以後可控熱氣球的速度有多快,能不能追上野外的士兵或者海上的戰船還未可知,但對固定的敵人陣地,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攻擊手段,配合地麵的進攻部隊,恐怕戰爭的形式要重新改寫。”

  王景弘:“這是必然的,隨著科技的發展,戰爭形式也在發生著根本性的改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