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向馬六甲進軍(三)
作者:孤雲      更新:2020-03-15 06:52      字數:3312
  第四十回向馬六甲進軍(三)

  決心一下,再無猶豫,該斷不斷反受其亂,王景弘深諳這個道理,因此會議一開始便直奔主題。

  王景弘:“各位,今天這個會議屬於一次戰略會議,我們必須調整戰略,因為在國內時製定的戰略有一些是不切合實際的,有一些是毫無意義的,我們需要重新製定一個切合實際的,可以實施的戰略,將那些不切合實際或者毫無意義的戰略全部剔除。”

  王景弘:“在座的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有些人或多或少能夠猜到,我們這次下西洋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尋找前朝的建文帝,這是內閣製定的最高等級任務,一切的行動都要圍繞這個目的來展開,這樣一來,我們的人力物力將被動的慢慢耗盡,對明帝國來說不是一件好事,當初製定這個戰略目標的時候我是同意的,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得到內閣的支持,下西洋才有可能成為現實,而這個目的完全沒有任何意義,我認為應該放棄,你們都談談自己的看法。”

  副指揮使光頭強:“王督,改變戰略目的,或者說放棄尋找前朝建文帝的任務,到時皇上和內閣問責怎麽辦?”

  眾人一聽:這老兄上道啊,說到我們心裏去了。

  紛紛將目光看向王景弘。

  王景弘:“各位放心,這個職責我一個人承擔,我會向皇上和內閣解釋,我不認為這是多大點事,關鍵是我們這次下西洋能不能給明帝國帶來實際性的、看得見的、未來可預期的利益,這些才是我們國家最希望看到和得到的。”

  眾人一想,還真是這樣,聯合艦隊一出海便與國內暫時失去聯係,海外關係錯綜複雜,形勢瞬息萬變,隨時改變戰略目的和行動計劃是作為指揮部時刻需要考慮的問題,那有一個計劃是一成不變的。

  錦衣衛負責人,朱棣的親信,除了參與聯合艦隊遠征,還有一個秘密任務就是監視指揮部成員:“王督,聯合艦隊改變戰略目的,隻要理由充足我沒有意見,剛才你說尋找前朝建文帝完全沒有意義,能不能具體解釋解釋?”

  王景弘:“這個問題問得好,我想在座的應該都有這個疑問,首先,我們聯合艦隊大規模行動,假如建文帝真的在海外,怎麽可能得不到消息?純粹自欺欺人罷了,第二,建文帝若是留在國內,還有可能聯絡舊部,以期東山再起,跑到海外就是一個流民,對明帝國不是一件壞事,在海外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能翻起什麽巨浪才是怪事,不要說有什麽計謀,單單帶個口信都要幾個月,你想呀,在國內誰還會傻乎乎的相信海外的建文帝是真的,這種縹緲得難於證實的信息,在茶樓飯館說說故事作為消遣,也不過是讓人一笑了之,建文帝在海外是一個好事,尋找幹嘛,不在海外

  而是在國內,我們花大力氣尋找不就是白費功夫,吃飽了撐的。”

  眾人一聽還真是這麽回事,找與不找對明帝國都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錦衣衛負責人:“王督,你的解釋說服了我,我同意放棄尋找建文帝的任務。”

  其他人紛紛表示讚同。

  王景弘:“既然在座的都同意放棄尋找建文帝的任務,那麽接下來我們的目的就非常明了清晰,第一,弘揚華夏文明,楊我大明國威,第二,保護華夏人民在海外的生命財產安全,第三,建立海外貿易秩序,第四,強化明帝國海外屬地的建設,建立屬地的行政機構,具體要怎樣才能達到上述目的,各位請暢所欲言。”

  第一個發言的是黃雁:“報告王總,我認為要完成上述的任務,就必須在不同的地方建立軍事補給基地,而聯合艦隊是這些基地最有力支撐。”

  聽了黃雁的建議,眾人議論紛紛,在下麵各說各的,有質疑的,有完善的,有不同意見的,最後莫衷一是,看到會場亂紛紛的場麵,音樂家、道士冷謙站了起來:“王督,我想作為總指揮,你心裏一定有一個戰略計劃,不如你先將計劃告訴大家,然後諸位再根據這份計劃進行補充,增加或者修改,否則不要說一天,就是三天恐怕也討論不出什麽結果,大家以為然否?”

  聽到冷謙的建議,眾人紛紛鼓掌表示讚成。

  王景弘:“這樣呀,我心裏是有一個計劃,就當作拋磚引玉吧。”

  王景弘:“各位請看海圖,溝通南海與大西洋最便捷的通道就是馬六甲海峽,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通道,我們必須控製馬六甲海峽,要控製馬六甲海峽就必須控製獅子島和蘇門答臘島,這是我們的第一個目標,目前蘇門答臘島是我們華夏之地,上麵有兩萬華人,首領是一個廣東人,名叫施進卿,另外還有一萬多人的海盜集團,頭領名叫陳祖義,而獅子島是無主之地,由於沒有港口和淡水,因此沒有人居住。”

  王景弘:“我的計劃是開發這兩個島嶼,建立地方行政機構,充分利用我們華人進行建設,海盜就是這批建設的生力軍,同時逐步吸收周圍島嶼的土人,將他們融進華夏文明之中,整個建設周期為一年左右,隻有穩固這些地方後,才開始執行下一步的計劃,我們不能像蜻蜓點水那樣,我們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貪多嚼不爛是聯合艦隊的大忌,現在先討論這個計劃。”

  錦衣衛負責人:“王督,海盜會聽我們指揮嗎?”

  王景弘:“海盜不會聽我們指揮,但他們會聽槍炮的指揮,接下來參謀部要製定一個一網打盡海盜的作戰計劃,這個作戰計劃必須將海盜全部俘虜,然後對所有俘虜的海盜進行甄別,凡是有血案的、罪大惡極的海盜就地正法,剩

  下的海盜作為俘虜強製實施勞動改造,接受改造、安心守法的海盜,三年後可以獲得自由,可以選擇回國,也可以選擇留在當地,隻要他們遵紀守法,同樣享有公民待遇。”

  冷謙:“獅子島沒有淡水怎麽解決?”

  王景弘:“這麽大的島嶼不可能沒有淡水,看上麵綠意蔥蔥的樹林就知道一定有淡水,也許不會太多,到底能在獅子島上發展到多少人口,就看我們能夠找到多少淡水,所以嘛,獅子島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尋找淡水資源。”

  錦衣衛負責人:“王督,這兩個地方政府要建成什麽樣的規模?”

  王景弘:“我有一個提議,獅子島的地形就像一隻獅子,所以名字就叫明帝國獅子省,而蘇門答臘島可以叫做明帝國蘭芳省(紀念蘭芳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1777年-1884年),全稱蘭芳大統製共和國,亦有說是南方共和國,是華人在海外創立的第一個共和國。

  該國最初在加裏曼丹島上並非政治組織,而是一家貿易公司,1770年廣東梅縣客家人羅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今加裏曼丹西部)成立了“蘭芳公司”,1777年羅芳伯將“公司”改為“共和國”,成為“蘭芳共和國”。

  蘭芳大統製建立時,第一任總長是陳蘭伯,第二任總長是羅芳伯,蘭芳大統製名稱取之於此。

  為了抵製歐洲人的騷擾,當地華人社團從廣東省招請團練,來到南洋擔當類似保鏢的角色,其中勢力最大的就是南方公司。

  後來不少酋長都要求南方公司保護他們,所以南方公司當時的老板羅芳伯就在當地成立共和國,並擔任國家的大總,總攬國家的保安及各部族之間的協調工作。

  而各部族的內部事務,仍然由酋長負責,蘭芳共和國立國之初就向清朝稱臣,並派員前往北京朝貢,看到蘭芳共和國的成功,沒有加入蘭芳共和國的部落紛紛表示願意加入,最高峰時,南方共和國的勢力範圍占有了整個加裏曼丹島。

  蘭芳共和國以坤甸(東萬津)為首都,並在立國之時,將西元1777年當年定為蘭芳元年,國家元首稱大唐總長或是大唐客長,意思是華人作客海外的首長,且“國之大事皆眾谘議而行”,以類似於民主選舉和禪讓的形式傳承,前後曆任十二位總長。

  1884年,荷蘭入侵蘭芳共和國,蘭芳共和國雖進行了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其殘部逃至蘇門答臘島,蘭芳共和國自立國至滅亡,共經曆一百多年。

  以上就是蘭芳共和國真實的曆史,後世令無數華夏人民痛心疾首。

  對成立獅子省和蘭芳省,眾人表示讚同和堅決支持。

  副指揮使張立:“王總,是不是所以願意到兩個省定居的土人我們都全部接受?”

  王景弘

  :“所有願意改土歸流、放棄原有宗教、接受華夏文明的土人,我們以接受一批消化一批的原則,逐步接收。”

  張立:“這個逐步接收的點在哪裏?”

  王景弘:“這個接受的點就在我們對當地的控製力度,以及當地的承受能力上限。”

  張立:“要是土人不願意放棄原來的宗教怎麽辦?”

  王景弘:“我們尊重他們的選擇,他們也必須接受我們不接納他們的權力。”

  佛教高僧:“阿彌陀佛,在國內朝廷也沒有限製各族的信仰,這會不會與朝廷的法度衝突?”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