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回 推波助瀾(二)
作者:孤雲      更新:2021-08-04 05:24      字數:2497
  頓王國王宮,森國王與頓國王的交談在深入,雙方對形勢的判斷基本一致,並對形勢的發展感到滿意。

  ??在這場會麵前,頓王國謀士可是做足了功課,不但向各王國派出龐大的情報人員,更將重點放在阿魯多多的地方政府上,密切注視著阿魯多多地方政府的一舉一動。

  ??通過情報人員從各王國傳回的情報,經過歸納整理,得出川王國與牛王國的邊境紛爭不是一個圈套,而是由邊境紛爭發展到局部戰爭的態勢,同時表明,頓王國與森王國的推波助瀾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在製定戰略之初,謀士最擔心的是阿魯多多地方政府的態度,而阿魯多多地方政府的態度又間接表明了明帝國太平洋艦隊的態度,如果太平洋艦隊出麵,所有的一切將成為水中月鏡中花,好在阿魯多多地方政府一如既往的風平浪靜,就連地方政府的媒體也不過是在不顯著的版麵上,不痛不癢的偶爾提上那麽幾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謀士最後得出結論,明帝國太平洋艦隊看不上這片大陸,無意於這片大陸的紛爭,瑪雅王國與頓王國在這片土地上大有可為。

  ??得出這樣的結論,隻能說謀士隻看到了表明,離真正理解華夏文明還差了那麽一點———大概十萬八千裏。

  ??謀士:“大王,從阿魯多多地方政府傳回的情報顯示,阿魯多多目前在明帝國海外省考察,一年半載之間恐怕回不來,其行政長官的職權暫時由外事辦主任兼任。”

  ??聽到阿魯多多不在地方政府,兩個國王的反應是一愣,繼而是喜上眉梢哈哈大笑。

  ??森國王:“太好了,天助我們也,在這麽關鍵的時刻不在地方政府,隻能夠說阿魯多多毫無遠見,是一個鼠目寸光的家夥,相信阿魯多多不在,地方政府不會有多餘的動作。”

  ??頓國王笑著道:“這個阿魯多多才多大,說句不好聽的,胡須還沒有長齊呢,跟他那死去的父親比,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對這一點,謀士與兩個國王有不同的看法,從目前的表現看,阿魯多多似乎沒有表現出應有的霸氣和擔當,但另一方麵,能夠得到太平洋艦隊的支持成為地方政府的首任行政長官,可見其能力得到了明帝國太平洋艦隊的認可,以明帝國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不會,也不可能推出一個沒有遠見沒有能力的人擔任首任行政長官,也許是各王國對阿魯多多不夠了解,又或者還沒有阿魯多多表現能力的時機和舞台,等到那一刻,恐怕各王國都要瑟瑟發抖。

  ??謀士:“兩位大王對阿魯多多的評價我不是很認同,你們想一下,這個阿魯多多要是沒有一定的執政能力,太平洋艦隊會支持他上位,這可能嗎?這個時候離開地方政府前往明帝國海外省考察,隻能說明兩個方麵,一是阿魯多多對七個王國不屑一顧,在他的心目中,七個王國沒有出手的價值,他的目標是加入明帝國;另一個方麵說明,就算他不在,地方政府也有足夠的能力應對七個王國之間發生的戰爭,不管是局部戰爭還是全麵戰爭,地方政府都是遊刃有餘,而事實上就是如此。”

  ??說到阿魯多多地方政府的實力,兩個國王閉口不言,不說先進的科技和高效的生產力,單單飛艇和熱兵器就不是七個王國可以抗衡的,在太平洋艦隊轟炸森王國之後,人多已經不是七個王國的優勢,這種非接觸式的戰爭,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森王國:“聽先生這樣一說,倒是需要重新認識阿魯多多,依先生的判斷,阿魯多多地方政府會不會出麵幹預這場衝突?”

  ??謀士:“回森國王,依情報判斷,目前的地方政府無意於調解爭端,我的結論是,隻要這場戰爭不造成大量的難民湧入阿魯多多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會出麵幹預,因此,控製難民向阿魯多多地方政府流動是我們接下來必須重視的地方。”

  ??頓國王:“先生有何良策?”

  ??謀士:“回大王,一旦戰爭爆發,難民必將湧向默王國,而默王國想要減輕自己的壓力,肯定會開放與各王國的邊境,與默王國接壤的有四個王國,牛王國不用考慮,因為難民就是牛王國的國民,一個是頓王國,一個是森王國,另一個是迪王國,頓王國和森王國好辦,我們封鎖邊境就是,難就難在迪王國,迪王國是一個不設防的王國,大量的難民湧入根本不可能消化,唯一的出路是湧向拜王國,而拜王國是一個奇葩的王國,他們崇尚財富,像這種需要消耗巨大財力的行為,打死他們都不會幹,所以我判斷,拜王國將會為難民湧向阿魯多多地方政府提供便利。”

  ??眾人一想,這種情況大概率會出現,這可如何是好,不知不覺中皺起了眉頭,紛紛看向謀士。

  ??謀士:“我們不可能派兵封鎖迪王國與拜王國之間的邊境,唯一的辦法是,向拜王國提供巨大的財富,條件是封鎖與迪王國之間的邊境。”

  ??這個辦法不錯,問題是拜王國為什麽要這樣做呢,換句話說,拜王國與頓王國是世仇,有什麽理由聽頓王國的?

  ??疑惑,不解,聽上去就像一個笑話,真的是想不明白,謀士清楚,這樣的道理這些家夥要是能夠想明白,也就沒有自己什麽事了。

  ??謀士:“我知道你們的擔心,但你們要清楚,拜王國是一個極度重利輕義的王國,隻要我們給出的利益足夠大,讓他們挖自己的祖墳都有可能,當然,這段時間我們兩個王國的輿論攻勢不能夠停,重點是讓拜王國的老百姓相信,封鎖與迪王國的邊境,對拜王國以及拜王國老百姓是一個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等到我們實施行動時,就是一個順水推舟之事。”

  ??對這樣的謀略,眾人表示沒有異議,想一想也是,不要說拜王國的貴族,就是他們自己,隻要利益足夠大,背叛頓國王都是分分鍾的事。

  ??謀略不可謂不深遠,算度不可謂不精密,將人心都考慮進去了,唯一的失算是對明帝國太平洋艦隊的判斷,因為這個失誤,最終導致了森王國的灰飛煙滅。。。。。。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