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回 戰國七雄?(六)續五
作者:孤雲      更新:2021-04-20 11:00      字數:2508
  立國不久,生存是頭等大事,默國王安排好內部事務後,率領一眾高層前往前線指揮部,看到國王率領眾人浩浩蕩蕩前來,路上的官兵隻是停下手頭工作站在原地立正敬禮,做完這些立即投入到工作中,讓眾人感到非常詫異和震驚。

  以往部落士兵見到國王全部跪下,而且低頭不敢仰望,直到國王遠去後才敢站起來,而現在呢,隻是一個軍禮便無視國王的存在,難道軍隊已經脫離國王的控製,又或者國王的威望已經下降到不至於令官兵們敬畏的地步?實在是無法想象,細思極恐!

  一路上彷徨不安,直到聽了指揮部成員的解釋才釋然,參謀:“國王陛下,這是教官根據明帝國軍隊條例製定的新型軍隊軍規,除非接到上級的命令,不管哪一級軍隊或者個人,均不得停下手上的工作,不管是執行戰備任務還是訓練中,又或者正在建設中,而且在軍規裏特別強調,立正敬禮是軍隊中最高的禮儀,用教官的話說,跪久了骨頭會軟。”

  原來如比,眾人恍然大悟。

  在碩大的沙盤前,參謀向默國王一行詳細介紹了軍隊戰備情況以及采取的戰術和兵力部署情況,同時強調了保密製度,不管是誰,在沒有得到默國王與前線指揮部任何一方授權的情況下,有意無意透露軍隊部署情報,都屬於叛國行為殺無赦。

  參謀:“目前的防禦戰術是我們以前從未想過的先進戰術,這種新型的防禦戰術叫做機動防禦,首先是將七個關鍵節點建成要塞,可以有效扼製住來自西麵敵人的進攻腳步,每一個節點的兵力不等,最少的兩千多人,最多的差不多五千人,平均三千人,也就是說,這七個要塞部署的兵力是兩萬人,各要塞之間,各要塞與指揮部的聯係全部采用無線電通信,可以隨時了解各要塞的現狀,並且依據形勢及時調整防禦態勢。”

  國防大臣:“停一下,你剛才說的節點和要塞是什麽意思?能不能解釋一下,我實在無法理解這樣的要塞有什麽作用,區區兩三千人,還不夠塞敵人的牙縫呀。”

  默國王與眾人一樣有同感,從沙盤上看,七個節點不過是設在不算太高的小山頭上,就像散落在廣闊地域的幾個小珍珠,一旦被敵人重兵包圍的結局隻能是滅亡。

  對於節點和要塞,參謀也隻是大概了解,無法詳細解釋,隻能將求助的目光看向教官。

  教官:“節點的定義是必經之地,從沙盤上可以看出,這些節點扼製住了敵人前進的道路,不管敵人從哪個方向進攻都不可能無視這些節點,當然,敵人可以繞過去,但敵人的退路和後勤補給線必將暴露在節點的兵鋒之下,除非敵人能夠做到速戰速決,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毫無疑問,敵人將處於四麵楚歌中。”

  四麵楚歌?什麽玩意?很好聽嗎?看到眾人的疑惑,教官不得不將發生在秦末漢初的垓下之戰講述了一遍,口幹舌燥終於讓眾人明白了什麽是四麵楚歌。

  真的好難啊,教官抹了一把額頭的汗珠,心裏默默的把自己狠狠的罵了一遍---誰叫你要提什麽四麵楚歌的。

  教官:“對這些節點,敵人要不就把他消滅,要不就派兵封鎖,派兵封鎖有一個現實的問題,一是敵人不知道節點有多少兵力,也不知道這些部隊的戰鬥力,留下太多的部隊進行封鎖肯定會削弱進攻的力量,比如這個節點......”

  教官用指揮棒指著其中的一個節點繼續道:“這個節點有三千的兵力,上下的通道有三個,想要封鎖三個通道,敵人最起碼需要兩萬的兵力,少了就是節點部隊的菜,試問幾個節點之後,敵人還有多少兵力投入進攻?”

  是啊,有道理,看來敵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消滅節點,眾人心裏如是想。

  教官:“敵人也可以像我們一樣,在相對的位置建立一個臨時基地對我們的節點實施監視,這樣倒是可以減少必要的兵力。”

  這樣一來,雙方在節點的兵力又處於相對平衡狀態,似乎自己一方也占不到便宜啊,眾人又一次陷入到迷惑中。

  教官:“如果敵人采用這樣的戰術正好是我們想要的,一來我們可以利用對地形熟悉的優勢,在晚上不斷襲擾敵人,讓他們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不用多久敵人就會崩潰,在襲擾敵人的同時,還可以派出小部隊對敵人前進的路上設立障礙,使得敵人寸步難行,要知道,我們的節點是作為長期防禦的要塞,而敵人的基地不過是臨時設置的,兩相比較高下立判。”

  看來沒什麽問題了,唯一剩下的就是節點怎麽樣堅持更長的時間。

  教官:“要塞,顧名思義,他就是一個不是依靠兵力優勢可以短時間內攻破的堡壘,因此,要塞一定要建在節點上,否則再堅固的要塞也起不到作用。”

  看到眾人還是疑惑不解,教官耐心解釋:“要塞的建設不是簡單的建立一個堡壘,而是要建成一個攻防兼備的基地,像剛才那個節點,不管敵人有多少兵力,在要塞麵前都無法展開,想要攻破這樣的要塞,敵人隻能不斷投入兵力,我們防守要塞的部隊可以利用有利的地形和武器裝備,配合人為設置的障礙大量殺傷敵人,而物質的儲備足以讓這樣的要塞堅持三個月以上。”

  大吃一驚,眾人怎麽也想不到,這樣一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山頭,竟然可以在敵人重兵圍困之下堅持三個月以上,實在是大開眼界,眾人表示一定要到要塞實地參觀。

  這個時候,教官話鋒一轉:“七個要塞部署的兵力是兩萬人,剩下的十三萬部隊分成三個集團,分別部署在節點後麵的機動位置,隨時根據戰場形勢對入侵的敵人實施反擊,具體的反擊戰術千變萬化,可以與敵人打持久戰,也可以將敵人分割包圍逐一消滅。”

  持久戰可以理解,不就是堅守不出嗎,至於分割包圍戰術,完全超出了眾人的認知,除了默國王之外,其他人本就不是軍旅出身,對傳統的戰術尚且一知半解,何況是來自華夏先進的戰爭理論,在他們的認知裏,打仗不是針鋒相對就是利用城池堅守不出,對此,教官不得不將發生在戰國的長平之戰詳細的講述了一遍。

  教官:“剛才我講述的長平之戰發生在我們華夏兩千年前,那一戰決定了我們華夏現在的格局,總之一句話,戰爭是凶器,任何時候都不要輕啟戰端,一旦戰端起,不管最後誰勝誰負,不可避免的是大量生命的消失,以及天文數字的物資損失,同時,曆史告訴我們,戰爭是要死人的,不要被敵人牽著鼻子走,他打他的,我打我的,比如持久戰,適當的時候,可以放棄一些城市,用空間換取時間,隻有到對自己最有利的形勢下,才可以與敵人決戰,決戰隻能發生在戰爭的轉折點......”

  信息太多,一下子怎麽消化?眾人陷入到宕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