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回 戰國七雄?(六)續二
作者:孤雲      更新:2021-04-20 11:00      字數:2418
  情報無論是和平時期還是戰爭時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和平時期,國家安全,社會治安,經濟建設,科學研究都離不開情報的收集,如果當權者不注重情報的收集,有可能死了都不知道什麽回事。

  而戰爭時期的情報更是重中之重,任何一方忽略了情報工作,或者被假情報迷惑,最後的結果不是身敗名裂就是國破家亡。

  小的戰役不說,當年秦與趙大戰於長平,史稱長平之戰,是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長平之戰發生時間是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

  此戰是秦、趙兩國因爭奪上黨而爆發的超大規模戰爭,長平之戰僅僅持續了5個月,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占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

  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趙國由名將廉頗率領,而他的對手同樣是秦的名將白起,說起白起,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屠”,戰國時期能夠與白起相抗衡的名將寥寥無幾,廉頗算是其中的一個。

  廉頗根據自身實力,依據地形堅守不出,使得白起率領的秦兵無從下手,雙方相持不下。

  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勢對趙越來越有利,畢竟秦遠道而來,後勤補給捉襟見肘,這個時候,白起心生一計,利用趙王急於求勝的心態,派間諜散布廉頗準備投降的謠言,並且表麵上更換了統帥,揚言秦不怕廉頗,怕的是趙奢(曾大敗秦國)之子趙括。

  在多方麵的作用下,趙王不聽虞卿和藺相如等的諫言,一意孤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趙括此人誇誇其談,屬於那種滿腹經綸卻沒有實戰經驗的理論派人物,他看不起任何人,這個也不奇怪,平日裏就沒有一個人能夠在戰爭理論上贏他,包括他的父親---趙國名將趙奢。

  趙括鋪一上任便改變了廉頗的防禦部署,他對廉頗的戰術嗤之以鼻,在他的眼中,趙軍完全有能力擊敗秦軍,而要戰勝秦軍的唯一辦法就是進攻。

  不知道趙括的軍事理論是不是跟師娘學的,誰規定戰爭一定要進攻才能取得勝利?防禦同樣可以取得戰爭的勝利,這樣的例子在曆史的長河中數不勝數。

  看到計謀得逞,白起再次走馬上任,隻是在暗中,直到戰爭結束趙國才知道秦軍的統帥是白起,這個趙括與原時空鷹醬的麥克阿瑟有得一比,兩人同樣是驕橫跋扈目空一切,所不同的是,趙括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誰,而麥克阿瑟有幸知道打敗自己的對手是彭大將軍。

  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采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切斷趙軍糧道,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華夏的進程,長平之戰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此戰是華夏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情報的收集,分析,判斷屬於極度專業的領域,並不是看到什麽就是什麽,也許表麵之下隱藏著更大的陰謀,有關這些在明帝國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嚴密的製度,其中還包括嚴格的保密製度。

  保密與收集情報同樣重要,可對這些剛剛從部落發展出來的國家,根本沒有感念,基本上停留在看到什麽是什麽,打聽到什麽是什麽的地步,最多也是關注一下其他部落(國家)軍隊的動向,跟真正的情報收集相差了十八條街。

  這些部落不重視情報工作的一個最直接原因是沒有保密意識,部落裏麵的一切對各方而言差不多是透明的,包括鄰裏之間的打架,又或者誰誰誰跟誰好了的那些事,總之,在這樣的環境下,那些稍微有點心機,注意保密的陰謀基本上都能夠得逞。

  教官:“情報工作關乎到國家的生死存亡,有關情報方麵的訓練將會有另外的教官負責,我在這裏宣布一條紀律,鐵的紀律,所有人都必須執行,任何違反這條紀律的人,不管他的地位有多高,不管他的功勞有多大,同樣要受到懲罰,情節輕的關禁閉,情節嚴重執行死刑!”

  斬釘截鐵,擲地有聲,眾官兵倒吸一口涼氣,額的媽啊,是什麽紀律這麽嚴格,好像教官沒有這個權力吧。

  看到官兵們驚魂莫定,欲言又止,“默大媽”走上前開口道:“為了國家的安定團結,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為了戰勝一切敢於侵略我們國家的敵人,我在這裏鄭重宣布,在訓練營,教官代表了我,具有決定你們生死的權力,你們必須無條件執行教官的命令。”

  聽到“默大媽”這樣說,眾官兵背脊一陣發涼,訓練場靜得落針可聞,沒有人在這種情形下敢發聲,誰知道發聲會不會惹了教官的逆鱗?

  教官:“這條紀律是我們軍人的一條紅線,那就是---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不該知道的不準打聽。”

  咦,聽上去不是很難做到呢,好像違反了也沒有多大問題啊,教官為什麽要說得這麽嚴重呢,真心不能理解。

  對保密工作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軍隊裏,跟這些還沒完全進化的人根本說不清楚,隻能在訓練中讓他們慢慢理解。

  在接下來的訓練中,不斷有違反紀律的官兵關禁閉,這個禁閉是象征性的,基本上是關一天,主要是讓這些官兵認識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還別說,關過禁閉的官兵出來後都變得沉默寡言,是不是認識到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不得而知,但禁閉室的威力令關過禁閉的官兵噤若寒蟬,視禁閉室如洪水猛獸敬而遠之。

  有沒有因為違反紀律被宣判死刑的?這個倒是沒有,教官又不是殺人狂,何苦呢,但在訓練期間,不斷有官兵被除名或者消失,誰也不知道什麽原因,沒有人敢問,如果有心留意的話,可以發現一共消失了一百多人,而且全部都不是很起眼令人過目不忘之人,他們的消失好像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甚至沒有什麽感覺。

  訓練指揮部裏的其他指揮官(默王國的軍官)感到非常詫異,一支部隊消失了一百多人竟然沒有什麽感覺,就連這些人身邊的戰友都好像沒有發現,怎麽會這樣呢?百思不得其解。

  看到眾人疑惑的目光,負責挑選情報員的教官解釋道:“收集情報是一個極度危險和非常專業的工作,一個人如果一出場便是眾目睽睽,那麽這個人肯定不適合情報工作,隻有毫不起眼,在人群中顯示不出存在的人才適合情報工作,而這些消失的官兵就是未來的情報員。”

  哦,原來如比,眾人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