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回 密鑼緊鼓
作者:孤雲      更新:2021-04-20 10:59      字數:2192
  太平洋艦隊指揮部作戰會議,眾人在深思。

  冷兵器時代,軍營裏最怕發生的就是營嘯,特別是戰爭時期,哪怕是經過嚴格訓練的軍隊,發生營嘯同樣是一發不可收拾,與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軍隊所不同的隻是損失大小而已。

  在華夏的曆史上,帶兵的將領對營嘯非常重視,對怎麽樣防止發生營嘯,發生營嘯後如何處理有許多規定和應急方法,就算是這樣,還是無法絕對避免營嘯,隻有到了熱兵器時代,營嘯才基本上絕跡,一是士兵的密度大幅度降低,二是有照明彈,隻要一發就可以看到彼此,都是自家人,營嘯個毛線。

  戰爭時期麵對強敵,官兵們一個個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有個風吹草動極之容易變成草木皆兵,何況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下,人人惶恐之時,一點點的星星之火便可點燃整個營區,這樣的情況發生在阿魯多的訓練基地,概率不是一般的大。

  在敵營中製造混亂正是特戰隊的日常操作,比暗殺,下毒,放火還要容易。

  作戰參謀:“具體的作戰方式是,在消滅阿魯多和眾大臣的同時,在各營區製造營嘯。”

  具體怎麽樣消滅,怎麽樣製造營嘯,作戰參謀沒有詳細解釋,眾人也沒有過多關注,這是特戰隊和偵察兵的事,相信他們做這些易如反掌。

  作戰參謀:“具體的行動時間定在明天晚上的下半月三點,在這裏我重點說明一下,選擇明天晚上下半月三點有兩個因素,第一,昨天阿魯多與眾大臣沒有就寢,官兵們也在惶惶不安中度過,睡眠質量可想而知,而今天晚上,估計阿魯多與眾大臣還是不敢就寢,看到連續兩個晚上都是平安無事,阿魯多與眾大臣一定會放鬆警惕,加上實在是太過疲勞,他們會睡得比豬還要沉,而那些官兵們看到連續兩天平安無事,同樣會放鬆警惕安然入睡;第二,下半夜三點是人體最困最疲勞的時候,那些負責警衛的崗哨在風雨中,視覺和聽覺處於最遲鈍狀況,有利於特戰隊和偵察兵的行動。”

  這個行動時間點的選擇,不但考慮了環境因素,還將人的精神狀況和心理因素考慮進去,可以說邏輯嚴密算無遺策,不服不行。

  作戰參謀:“最後一個是戰役結束後的善後工作,成立一個超然於這片大陸的地方政府,參謀部建議由阿魯多多擔任這個地方政府的行政長官。”

  對善後工作,參謀部隻是提出了一條建議,畢竟成立地方政府不屬於軍事方麵,關乎到政府架構,人事安排,法律法規等諸多綜合性問題,它屬於專家們的工作範疇,不但參謀部的參謀們,就是在座的眾位將軍們都有自知之明。

  看眾人沒有提出具體的不同意見,王景弘開口道:“各位,這個作戰方案全麵和嚴密,將環境因素,人性弱點,生理特性,特戰隊與偵察兵的作戰能力充分考慮進去,是一個完整的,可行的的作戰方案,但有一點需要完善,這個作戰方案沒有提出預案,行動失敗了怎麽辦?天氣突然變好怎麽辦?至於特戰隊與偵察兵的具體行動計劃由他們製定,指揮部負責審核批準,而成立地方政府之事,由那些專家去折騰吧。”

  聽了王景弘的發言,眾人才發現這個作戰方案的不完善之處,作戰參謀是一頭冷汗,製定作戰方案時有點想當然了,雖然出現意外的情況微乎其微,但也不排除突發的情況,比如天氣,專家的分析和判斷隻是一個概率統計,並不能保證百分之一百的準確,不要說百分之一百,能夠達到百分之七十五就該燒高香了。

  接下來與會者紛紛出謀獻策,為作戰方案劃上完美的句號,預案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是天氣突然轉變,在突襲阿魯多指揮部失敗的情況下立即撤出,重新修訂作戰方案;二是突襲阿魯多指揮部成功後,由於某種不可抗力的因素導致營嘯沒有發生,為了實現戰略目的,由太平洋艦隊暗中引導各方勢力火拚。

  總之一句話,戰略目的一定要實現,一次不成就等第二次機會,暗的不行就來明的,沒有任何原因,不管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都不應該成為太平洋艦隊停滯不前的理由,哪怕是滿天神佛也無法阻擋明帝國前進的腳步。

  特戰隊收到作戰計劃,與偵察部隊根據具體的天氣、環境,部落武裝的營房結構和位置,製定了詳細的行動方案,

  從潛入路線,潛入方式,潛入時間到突襲阿魯多中軍大帳,從清除崗哨到製造營嘯,每一步行動可以說是嚴絲合縫,同時又擁有充足的冗餘時間,理論上行動時間可以精確到分鍾,但特戰隊與偵察部隊知道,任何沒有冗餘時間的行動計劃,指揮部看都不會看,這是王景弘在各種場合不斷強調的軍事準則。

  縱觀曆史上的戰爭,任何沒有冗餘的作戰計劃,最後的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戰爭充滿了不確定因素。

  這次行動的關鍵是同步,在無線通信沒有實現之前,這樣的行動完全不可想象,幾十個行動小組,分散在方圓十公裏的地方,想要同步行動隻能存在於臆想中,隻有實現了無線通信後,人類終於實現了不可視範圍內的同步行動能力,而明帝國就是這方麵的先行者。

  對太平洋艦隊所采取的策略,幾乎所有的人在心裏都認為王景弘迂腐,包括將軍和專家,在他們的思維中,隻要是對明帝國有利的都可以做,無所謂道德什麽的,不服就幹,沒有什麽是飛艇和大炮不能解決的,如果有,再來一次。

  隻有王景弘心裏清楚,當人類進入到高度文明的時候,很多當時看似理所當然的事件,甚至被當時的社會引以為傲的事跡,無不被後世拿來鞭撻和批判,成為曆史書上的一個汙點。

  當天晚上,阿魯多與眾大臣依然一夜未寢,而官兵們同樣在惶惶不安中度過,第二天,雖然還是綿綿細雨,但兩天都平安無事,從上到下開始將心態放鬆,感覺是杞人憂天,突發的氣候變化,也許禍事是發生在其他的部落聯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