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回 屠殺
作者:孤雲      更新:2021-04-20 10:59      字數:2558
  逃跑的武裝人員與湧向前的武裝人員撞在一起,就像是傳染病一樣,失敗的恐慌以光的速度傳遍了整個部落武裝,全部擠在一起連緩衝的餘地都沒有,這個時候,誰的命令都不好使,在潰兵的裹挾下,酋長與眾大臣隻能不由自主的跟著逃亡。

  在這種令不出三步的情形下,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先退到(逃到)安全的地方,再重新整頓手下的殘兵敗將,以期東山再起,問題是,對方能夠給這個機會嗎?

  如果對手是其他部落,或許不會趕盡殺絕,打打殺殺不就是想當老大嘛,隻要肯服軟,多一個聽話的小弟不香?

  可惜阿魯多部落不是其他部落,他有宏大的目標,他的野心膨脹到連自己都無法控製的地步,他要成立一個國家,他對曾經的部落聯盟不屑一顧,想要統一這片土地,屠滅膽敢反抗的部落是阿魯多立威的手段之一。

  逃跑是將自己毫無防備的後背暴露給敵人,除非你跑得比追擊的人快,否則隻有一個結果,死亡。

  開始逃跑的時候,秩序雖然混亂,但基本上是跟著跑,反正也不知道要逃到哪裏,跟著就是。

  撤退屬於有組織的行動,指揮官會指定某支部隊擔任阻擊,遲緩敵人的追擊,以掩護大部隊撤退或者轉移,而潰敗是毫無組織的逃亡,指揮官已經失去了指揮能力,每一個人隻想著盡快逃離戰場,根本沒有人願意留下來擔任阻擊任務,這個時候,這支部落武裝的信心喪失殆盡,連回頭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

  沒有阻擊的情況下,阿魯多的部落武裝很快追了上來,不斷傳來的慘叫聲令這些逃兵心膽具寒,他們隻想逃,逃得比自己的隊員更快一些,為了尋得一線生機,昔日的戰友情全部被拋到腦後,隻要有隊員擋住前進的道路,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揮刀,殺起自己人來比殺敵人還狠,戰場上出現了詭異的一幕,酋長與眾大臣的周圍被殺死的自己人最多,到後來,酋長與眾大臣所到之處,潰兵自覺不自覺的讓出一條通道,那些潰兵看到他們便敬而遠之,比看到虎狼蛇蠍還要害怕。

  這個部落武裝唯一還具有組織能力的隻剩下酋長的親兵,不多,但對潰兵來說,同樣是無敵的存在,這些親兵殺起自己人來,就像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似的,恨不得剝皮抽筋。

  阿魯多的部落武裝從四麵八方追了上來,追上了不是一槍就死一刀,在這樣無差別的殺戮下,迫使逃跑的潰兵進行更加殘酷的自相殘殺,可以這樣說,自相殘殺中死亡的部落武裝比被阿魯多部落武裝殺死的還要多幾倍。

  身處戰場很難看清具體的形勢,但從飛艇上觀察則是一目了然,被追殺的潰兵亂象叢生,他們不斷的殺人然後被殺,而作為追擊的阿魯多部落武裝,很明顯分成兩個部分,大部分是經過訓練的部落武裝,他們緊密配合,不緊不慢,充分發揮團隊的合作精神,就像一部高效的殺戮機器,沒有大呼小叫,沒有痛快淋漓,也沒有仇恨,他們冷血,他們就像做著一件很平常的工作,隻是將殺戮發揮到極致。

  而小部分(兩萬多人)沒有經過訓練的俘虜武裝,他們一擁而上,一路上大呼小叫,看似氣勢磅礴勇猛無敵,其實他們的殺戮效能比經過訓練的部落武裝差得太多,很難做到一招致命,結果就是,每殺掉一個逃兵都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如果僅僅這樣還無所謂,反正慢就慢點,總有殺光的時候不是,關鍵是,每一個臨死之人都會垂死掙紮,隻要不是致命的傷,他們垂死掙紮爆發出來的能量極其可怕,基本上每殺掉三個潰兵就會有一個追兵負傷,與經過訓練的團隊作戰接近零傷亡(追擊過程)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相差雲泥。

  對這些俘虜武裝的傷亡情況,阿魯多毫不放在心裏,在阿魯多的眼中,這些俘虜的部落武裝就是一件消耗品,隻要繼續取得勝利,這樣的消耗品不但不會減少,而且會越來越多,像今天這場戰役,到最後俘虜的部落武裝沒有兩萬也肯定超過一萬,沒必要太多關注,他現在最為關心的還是這個部落的族民,隻有消化掉這個部落的族民才能使部落得以發展壯大。

  接到特戰隊員傳回的戰場實況,太平洋艦隊指揮部成員唏噓不己,崩潰是意料之中的事,隻是沒有想到崩潰得這麽快,按照參謀在戰前的預測,阿魯多部落武裝大概要三個小時才能擊潰敵對的部落武裝,真正展開全線追擊恐怕得四個小時後,沒有想到,還不到一個半小時,阿魯多的部落武裝已經在追擊中。

  參謀:“從戰場的表現看,阿魯多的部落武裝好像開了掛,對方可是超過十萬的武裝人員啊,而阿魯多在正麵投入的兵力不過是五分之一,大概在一萬人左右,真的令人不可思議。”

  開掛?丫的,明初就有開掛這個現代詞了,不是馬和就是王景弘的傑作,有完沒完的。

  王景弘:“這個應該是劉光的功勞,剛才特戰隊員不是報告過嗎,阿魯多在對方防線被撕裂的那一刻,一下子投入了差不多一萬的部落武裝,在重兵的衝擊下,擊破擊潰對方的防線那是板上釘釘的事,以阿魯多的智商不可能想到這樣的戰術,一定是劉光給他的錦囊妙計。”

  阿魯多眾人都見過,說阿魯多智慧過人那隻是與這些原始部落還沒有完全進化的人相比,跟明帝國的人比,唉,還算是了吧,都不在一個層麵怎麽比?有意思嗎。

  參謀:“這場看似旗鼓相當的戰役,現在變成了一麵倒的屠殺,等到戰鬥結束,阿魯多的部落武裝力量恐怕又要上一個台階了。”

  王景弘:“我看未必,從武裝力量的人數看,肯定是增加了,但實際上的戰鬥力卻是下降的,從特戰隊觀察到的戰場情況看,阿魯多經過訓練的部落武裝損失起碼超過一萬人,這批經過訓練的部落武裝才是阿魯多統一這片大陸的加持,再打上一兩場這樣的戰役,阿魯多經過訓練的部落武裝恐怕就會所剩無幾,到最後,戰爭從有組織對無組織變成無組織對無組織,到底鹿死誰手還得兩說。”

  王景弘的這個觀點得到指揮部大部分成員的讚同,但其中有一個參謀提出異議。

  參謀:“王督,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我認為阿魯多還有一個最大的加持,不要忘了我們幫他培訓的那支熱兵器部隊,隻要他的這支部隊在,阿魯多就沒有失敗之理。”

  對啊,怎麽把這支經過太平洋艦隊訓練的熱兵器部隊給忘了呢,對各個部落來說,這支熱兵器就是無敵的存在。

  王景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好意思,把這支熱兵器部隊給忘了,不過阿魯多似乎沒有想到使用這支熱兵器部隊,如果一開始就利用這支熱兵器部隊,那這個仗也就不用打了。”

  事實上,阿魯多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想到使用這支熱兵器部隊,在他的內心深處,一直有這樣一個認知,這支熱兵器部隊人數太少,隻適合進行突襲,對征服這片土地起不到太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