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回 心照不宣
作者:孤雲      更新:2020-12-13 01:33      字數:2229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任何社會活動的規律缺了人的參與都是耍流氓,就像原時空那些股市理論和經濟學理論,能夠解釋的社會現象都不到百分之五十,否則人人都可以成為世界首富了。

  戰爭不同,雖然參與戰爭的是所有的官兵以及所有的民眾,但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決策團隊,不像股市和經濟學,參與的人成千上萬,沒有人可以完全分析出所有人的思維和行為,起碼現在還沒有,以後有沒有沒人知道。

  這份計劃書裏列舉的各方條件裏,恰恰缺少了有關人的兩個方麵,第一個是太平洋艦隊方麵,太平洋艦隊的實力有目共睹,但太平洋艦隊會支持誰的分析沒有,這個肯定不能出現在計劃書裏,但起碼要有這方麵的分析不是。

  第二個是有關各部落酋長的性格、行為模式的分析,這個關係到計劃的實施,關係到團結誰打擊誰的問題,這方麵的資料太平洋艦隊有非常詳細的分析,但參謀沒有拿出來,原因不是怕被其他部落知道,而是拿出來後,避免不了對阿魯多的性格分析,以及阿魯多部落裏各方勢力之間關係的分析,一旦讓阿魯多知道,恐怕還沒有向部落聯盟挑戰,自己內部就要發生分裂和內戰了。

  作為一個完整的計劃書肯定不夠全麵,如果在明帝國作為一個商業計劃書,連擺在台麵的資格都沒有,但作為太平洋艦隊刻意為之的行動指南卻是綽綽有餘。

  接下來是計劃書的關鍵不分,也即是行動部分,一是貸款,以計劃實現後獲得的重金屬做抵押,數量由太平洋艦隊決定,原則上要滿足購買武器,培訓,戰爭需要的彈藥補充以及部落的正常運作。

  這一條是整個計劃能不能實現的基礎,沒有明帝國央行的貸款,所有的機會都變成了鏡花水月。

  二是軍隊經過半年訓練後,找個理由向本身所處的部落聯盟發起挑戰,一舉奪得部落聯盟的控製權。

  有了部落聯盟的控製權,才有可能實行下一步計劃。

  三是奪得部落聯盟控製權後,瓦解分化各部落聯盟之間的團結,整合部落聯盟的力量,時機成熟後再向其他的部落聯盟發起進攻。

  四是各部落聯盟裏的小部落不作為攻擊目標,也不作為結盟對象。

  這一條是參謀強行加進去的,有點像原時空的中立國,對這一條,參謀與阿魯多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阿魯多:“先生,這一條我不同意,小部落小的有十幾萬人,多的有二三十萬人,中是一個龐大的資源,隻要利用起來,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否則以我們部落的力量,難以撼動部落聯盟。”

  參謀:“是的,從戰爭的角度出發,應該利用一切可以

  利用的資源,問題是,這些小部落不在此列,如果不寫上這一條,太平洋艦隊肯定不會通過這個計劃,再說了,這些小部落不是你想動就能夠動的,他們受到了太平洋艦隊的保護,每一個小部落都有太平洋艦隊一個合成排的駐軍,你認為你們部落一千名裝備有步槍的軍隊打得過他們?”

  阿魯多:“為什麽會這樣?那不是變成了獨立王國?”

  參謀:“我們明帝國的理念是保護弱者,而且他們比你先來,比你更早與太平洋艦隊達成了協議,保護他們對太平洋艦隊來說,責之所在義不容辭,至於你提到的獨立王國,在這裏我可以向你保證,他們不會成為獨立王國,隻要這片土地塵埃落定,他們將整體加入。”

  這個事實無法改變,阿魯多隻能暗自歎息。

  阿魯多:“這樣一來,我們的力量不夠怎麽辦?”

  參謀:“很簡單,第一個目標成功後,全力整合部落聯盟的資源,同時暗中與其他部落聯盟裏的中等部落結盟,隻要做到這一點,其他部落聯盟的實力就會受到削弱,而自己本身的實力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一消一漲還要什麽自行車。”

  唉,好像是這樣呢,隻是與那些中等部落結盟,需要讓出很多利益,也許以後可以收回,但前期的付出肯定比整合小部落多多了,沒辦法,隻能接受。

  計劃書最詳細的部分在軍隊的訓練方麵,根據參謀的建議,計劃在一個無人地區建立訓練據地,全權交給太平洋艦隊的教官,半年內要達到實戰的能力,包括進攻,防禦,以及運動中射擊和令行禁止。

  有了超越時代的步槍,能不能實現最大的戰力,關鍵是看這支軍隊的紀律,令行禁止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而是要深入到官兵們的心裏骨髓裏,隻有經過強化訓練的軍隊才能做到,對這一點,阿魯多不是太理解,但參謀就不同,他本身就是通過這種嚴格訓練出來的,清楚這種強化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明帝國軍隊無條件服從命令是怎麽樣訓練出來的?一聲令下,不管前麵是地雷還是狗屎,不管是爛泥還是水溝你都得趴下,還有那些不知是深淵還是火海的地方,接到命令你就得跳,沒有任何條件可講,也不準有任何的猶豫,做不到就表示你不合格,不及格怎麽辦?一直訓練到及格,明帝國軍隊沒有退貨一說。

  計劃在完成後的後續方麵一筆帶過,阿魯多不願多提,參謀同樣心照不宣,阿魯多心裏在做著美夢,他在憧憬,憧憬計劃實現後的美好日子---統一這片大陸,成立一個龐大的集權帝國,整合整個國家的資源,在明帝國的進一步支持下,向印加帝國和瑪雅王國發起挑戰

  ,最後的願景是統一整個美洲大陸。

  至於明帝國,阿魯多倒是有自知之明,他從未想過挑戰明帝國,因為阿魯多根本無法想象明帝國的實力達到了那個地步,也許在未來,他的祖孫後代有這個能力和想法。

  而參謀好像沒有考慮過計劃完成後的事,阿魯多覺得參謀是沒有想到或者沒有想過,因此不以為意,實際上參謀心裏非常清楚,不要說計劃完成後會怎麽樣,在太平洋艦隊的戰略裏,阿魯多不可能活到計劃完成的那一天,真以為充話費可以送土地?

  對一個活不到那一天的人,有必要跟他詳細說以後是事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