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回 天生的武者
作者:孤雲      更新:2020-10-14 14:29      字數:3239
  陳堅出生在湖北武當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自幼體弱多病,父母覺得要養大他恐怕很難,無奈之下,將陳堅送到武當山當了個小道童,張三豐作為一個出家人,這樣的事經曆過無數,不是體弱多病就是家裏困難無力撫養的小孩,因此,張三豐是來者不拒,至於小孩能不能長大成人隻能看他們自己的造化。

  張三豐懂醫術,加上太極拳的強身健體,這些小孩基本上都能夠長大成人,陳堅在武當山熬過了最艱難的日子,實在是體質太弱,有好幾次張三豐已經放棄,陳堅又奇跡般的活了過來,經過精心調理,加上太極拳的健身作用,陳堅一日一日的長大。

  太極拳被後世吹得神乎其技,其實呢,真正的太極拳隻有強身健體的作用,至於搏擊,還需要加入技擊套路,否則練太極拳的那麽多人中,真正懂得搏擊的就不會是鳳毛麟角了。

  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張三豐發現陳堅極具搏擊天賦,就是俗語說的骨骼清奇,在征得陳堅同意後,張三豐將太極拳的搏擊技能傳授給陳堅,長年累月的苦練,到十五歲的時候,陳堅的身體脫胎換骨,身高一米七三,在當時的華夏,屬於高個子,武藝日臻成熟,所欠缺的隻是火候。

  看到陳堅長大成人,整個人陽光帥氣,張三豐是老懷大慰,一天早飯後,張三豐與陳堅師徒之間進行了一次促膝長談,張三豐從華夏的曆史開始說起,一直說到明帝國,特別是說到明帝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更是興奮不己。

  張三豐:“明帝國已經脫離了曆史的軌跡,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一個全新的發展模式,這個社會形態最大限度實現了人的平等,將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這是一個創造奇跡的時代,作為一個年輕人,不說為國家開疆擴土那些大道理,起碼也應該為國家做出貢獻,為實現自己人生的目標而奮鬥,就像那個冷謙,在新的時代如魚得水,其成就已經超過了曆史上的音樂家。”

  陳堅:“道長,你的意思是要我下山回家,參與到明帝國轟轟烈烈的建設中?”

  跟聰明人談話就是省事,一點就明一點就透,張三豐讚許的點點頭:“不錯,我希望你下山,如果對科技有興趣,我可以推進你去大學讀書,以你現在的知識水平,所欠缺的隻是專業知識,但我更希望你去參軍,爭取進入王景弘王督的部隊。”

  陳堅稱呼張三豐為道長而不是師傅是張三豐的意思,一是年齡相差太大,走出去與其他門人相見容易產生混亂,假如一個七八十歲的老頭見到陳堅叫聲“師叔”,你說是應呢?還是應呢?這個畫麵太他媽的喜感了。

  二是張三豐不想陳堅的身上有太

  多的道家烙印,畢竟是一個年輕人,有一個道家的烙印,對未來的發展多多少少是一個障礙。

  陳堅:“參軍我沒有意見,我跟你學的功夫也可以有發揮之地,但為什麽要爭取去王景弘王督的部隊?”

  張三豐抬起頭望著遠空深思,過了好一會才回到談話中:“王景弘王督是一個偉大的人,無論是人品還是功績,古往今來難出其右,明帝國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就,王景弘功高至偉,他是一個太監,他與張欣的愛情感天動地,他是我唯二看不透的人之一,另一個是馬和馬校長,我希望你能夠多多向這兩個人學習。”

  陳堅懷著對王景弘的敬仰告別了張三豐,回到家與父母商議後參了軍,在新兵營,陳堅各方麵表現突出,特別是單兵格鬥能力更是無人能及,這個年代,華夏的風氣尚武,年輕人多多少少都習武,隻是能夠得到名師係統教導的不多,特別是師從出家人,除了讀書寫字之外,心無旁騖一心練武,成就非一般人可比,加上太極拳推崇以柔克剛,剛好是這些民間野路子的克星。

  對那些充滿橫力又有一些武術技能的對手,太極拳可以說遊刃有餘,但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太極拳的唯一克星就是速度,太極拳不怕剛猛但怕速度,軍隊的拚刺技術隻有簡簡單單的三招,卻是所有武功的克星,王景弘在軍隊推動的拚刺技術來自原時空的兔子軍隊,這麽簡單的拚刺技術有多恐怖,與兔子拚過刺刀的本子,毛熊,鷹醬以及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強國,他們最有發言權,到後來,隻要一到拚刺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對手都選擇投降。

  當然,要達到克製天下武功的速度,世界上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達到,莫臣是其中之一,馬和?那個變態就不說了,他的速度比莫臣更快,武功已經到了獨孤求敗的地步,與他比,張三豐都自歎弗如。

  三個月的新兵訓練,結束的時候,陳堅已經是新兵連的拚刺冠軍,連教官都不是對手,心裏不免出現傲嬌心態目中無人,認為自己天下無敵,來到莫臣連隊的第一天,遇到莫臣對新兵訓話,心裏不服決定挑戰莫臣,莫臣看了他一眼二話不說,命令士兵拿了裝備出來,都是木頭做的,身上還有防護裝備,看得老兵們直搖頭,挑戰莫臣,那不是自己找虐。

  兩人站好位置,副連長一聲開始,隻見莫臣一個突刺,陳堅感到眼前一花,還沒來得及反應便已中招,這一招正中心髒位置,而且力量奇大,身不由己的向後退了三步才穩住身體。

  天啊,這是什麽拚刺技術?我怎麽看不清,要是在戰場上,哪還有命在?這下對陳堅的震動太大,兩眼空洞呆立當場,莫臣扔下一句話:“

  再練三天再找我比試。”

  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受此打擊,陳堅咬咬牙投入到刻苦的訓練中,一邊訓練一邊回憶剛才莫臣的刺殺動作,總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三天以後的比試,結果還是一樣,陳堅百思不得其解,請教老兵,他們也不知道什麽原因,反正老兵們告訴他,在這個連隊裏,沒有人是莫臣連長的一招之敵,而與其他老兵對練,各有勝負,不管輸贏,始終感受不到與莫臣麵對時的無形壓力。

  三天一次比試,一個月之後,結果還是如此,陳堅無奈向連長莫臣請教。

  陳堅:“連長,我自幼練習太極拳,在下山之時,張三豐道長告訴我,天下大可去得,在新兵連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來到合成連,我發現那些老兵都不輸於我,有很多還在我之上,但我不至於毫無還手之力,隻有麵對連長的時候,不要說還手,連你的動作都看不清楚,我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這是為什麽?”

  挑戰莫臣的戰士有很多,但每三天一次的絕無僅有,陳堅可以說開了先河,不是有關係,而是莫臣看陳堅有這方麵的靈氣特別培養。

  莫臣:“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你的武功基礎相當紮實,欠缺的隻是實戰經驗和心態。”

  實戰經驗可以理解,心態是什麽?陳堅認真不理解,看到陳堅的疑惑,莫臣繼續道:“因為你在新兵連沒有對手,在心裏認為天下人不過如此,這是武者大忌,也是兵家大忌,保持平和的心態是成功者必須具備的品質。”

  莫臣:“有了輕敵的心態,我的出招本來就快,你當然就看不清楚,而以後的比試,你的心態又變成了驚恐和害怕,這兩種心態之下必然會影響到動作的協調,失敗在所難免。”

  陳堅:“連長,我承認我有這兩種心態,但你的動作也太快了,快得隻在空中留下一道淡影,哪怕是我先出招,結果還是一樣。”

  莫臣:“你沒有先出招,拚刺是生死相搏,不容許敵人先出招,在你的身體一動之時,我同時出招,當然,你的拚刺技術還有改進的地方,因為你還做不到身體的完全協調,麵對一個高手,不管是進攻還是防禦,身體都必須做到完全協調,比如麵對我的突刺,你在選擇對刺或者輕撥的同時,身體要跟著動,從我的眼裏看過去,你的身體動作比手上的動作慢了一點點,就是這一點點導致了你被刺中。”

  陳堅若有所悟:“連長,你說的是不是天人合一?”

  莫臣歎了一口氣:“離天人合一還早著呢。”

  陳堅:“連長,我覺得你已經是天下無敵。”

  莫臣:“天下無敵,你知道世界有多大嗎?你認為我的拚刺速度夠快了

  吧,我告訴你,我遇到過比我更快的人,在他麵前我隻有防守的份,就這樣也堅持不了十招,至於這個人是不是天下無敵我就不知道了,記住,學無止境。”

  說到這個人,莫臣臉上露出崇敬的表情,陳堅這個時候也想起來張三豐曾經說過的那個人,那個令張三豐自歎弗如的人,這個人就是馬和,隻是張三豐和莫臣都沒有提起他的名字。

  接著,莫臣指導了陳堅運氣,用力,身體協調方麵的技巧,經過調整心態和刻苦訓練,慢慢可以還上幾招,到莫臣參加聯合遠征軍,陳堅參加太平洋艦隊的時候,兩人差不多可以打個平手,雖然陳堅還是負多勝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