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 糧食問題
作者:孤雲      更新:2020-10-14 14:29      字數:2346
  一下子增加了十多萬人,蔬菜,肉類還好辦,糧食一個月的需求超過了四千噸,而太平洋艦隊和商團儲備的糧食經過一路上的消耗,隻剩下不到三萬噸,考慮到這片土地上(預設的海外省),還有數百萬的原住民,糧食問題第一次進入指揮部的決策議程。

  農業專家:“從目前了解到的情況看,糧食在未來可以預見的日子裏,將出現捉襟見肘的地步,必須未雨綢繆,否則將對社會的穩定產生衝擊,嚴重的話,可能造成原住民對我們明帝國的信心發生動搖,不可不防。”

  王景弘:“專家說得對,這是指揮部忽略了,必須保證加入明帝國的原住民住得好,吃得飽,穿得暖,否則我們與那些強盜國家有何區別,在沒有辦法保證這些條件的情況下,寧願放慢進軍的速度,下麵由軍需官介紹物資儲備情況。”

  軍需官:“蔬菜從登陸的第一天開始,商團便開始種植,他們是根據人口總數不斷增加種植麵積,蔬菜的種植周期短,完全可以滿足需求。”

  軍需官等眾人記錄後,繼續道:“日用品雖然有巨大的儲備,但也不可能滿足幾百萬人口的需求,商團在抓緊建設水泥廠的同時,日用品的工廠也在緊張的施工中,預計兩個月之後,第一批日用品將推出市場,加上從其他省份采購的日用品也將在兩個月之後到達,滿足幾百萬人的需求問題不大。”

  台下是記錄的沙沙聲。

  軍需官:“這些遊牧部落本身就有很多牛和羊,他們加入明帝國之後,這些牛羊全部被商團收購進行統一養殖,加上漁業公司源源不斷的提供海產品,脂肪和蛋白質的需求同樣可以滿足,現在的漁業公司那是一個怨氣衝天,老是在我們這些後勤官麵前抱怨,說他們是不務正業,三天打魚四天曬網,向我們提出加大進軍速度,他們為產能過剩而發愁。”

  這是個重大的利好消息,王景弘笑道:“這幫家夥,真不讓人省心,你告訴他們,需求很快就會超過他們的產能,讓他們多生產罐頭。”

  軍需官:“他們投資建設的罐頭廠還沒有投產,目前靠船上的罐頭生產線,遠遠滿足不了產能,否則他們也不會抱怨了。”

  眾人大笑。

  軍需官:“現在的問題是糧食,目前艦隊的儲備加上商團的儲備還不到三萬噸,人口如果擴大到一百萬,糧食隻能滿足一個月的需求,有公司提出在這裏種植糧食,我個人認為可行。”

  這個觀點得到與會者絕大部分的讚成,其他幾個方麵交給商團處理就行,但是糧食關係到社會的穩定,不能有絲毫的閃失,一個剛剛成立的海外省,而且離明帝國內陸上萬公裏,俗話說得好---遠水

  救不了近火,能夠自己生產當然最好,這也是大多數人心裏的想法。

  王景弘思考了一會,慢慢組織語言:“這個觀點立足於自給自足,表麵上沒有什麽問題,實際上與明帝國的戰略規劃不符,同時也與北美洲海外省的定位相背離,我們明帝國在這裏的海外省,離最近的華洲大陸都有幾千公裏,離檀芳省也是幾千公裏,需要麵對歐洲列強的巨大壓力,因此,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海外省,是不可能在這片土地上立足的,必須建立強大的工業能力,為明帝國在這裏的駐軍提供最為強大的後勤支持。”

  眾人深思。

  王景弘:“要建立一個強大的工業社會,必須從一開始就擯棄農業的思維,也許有人會說,糧食同樣是戰略物資,一旦發生大型的戰爭,一樣無法及時得到支援,不錯,表麵上是這樣,但是,作為戰略物資的糧食,平時可以執行戰略儲備,而且不能忽略一個問題,當這裏的海外省招受四麵攻擊的時候,農業生產就是一個幻想,農業生產周期長,等到收成的時候,還不知道成果是誰的,我這樣說的意思是,敵人種植的糧食,同樣也可以是我們的,想要社會保持穩定,戰略儲備必不可少。”

  對啊,怎麽沒想到呢,打一個勝仗不就有了,如果打敗了,種再多的糧食也不是自己的。

  王景弘:“這是站在發生大型戰爭的角度考慮,如果是和平時期,我們在北美洲這片土地上大量種植糧食,明顯是與華洲大陸和西蘭州競爭,到時候,恐怕糧食的豐收才是最令人頭痛的問題,我們明帝國的遠景規劃,華洲大陸和西蘭州是作為明帝國的資源供給地,南海各海外省也同樣是,隻是提供的資源不同,而北美洲的海外省,是作為工業基地存在,就算是華洲大陸和西蘭州,他們的糧食種植也是有限製的,對這些資源的開采和生產,不容許任何惡性競爭的存在。”

  眾人點頭。

  王景弘:“至於目前的情況,從華洲大陸和西蘭州運到華威城不到一個月,自己生產的話,起碼要四個月,而且還要看天吃飯,完全沒有必要,剛剛收到的消息,從華洲大陸和西蘭州發出的十萬噸糧食已經啟程,這些糧食是內閣通過招投標程序,由那些中標的公司執行的,不怕跟你們說,這批糧食的成本,肯定比自己種植便宜。”

  好像是這麽回事,聽說內陸的農業公司,除了種植蔬菜水果之外,糧食已經不再種植,他們將生產基地搬到了馬達加斯加島,非洲大陸,東南亞和華洲大陸,據說有一些大型公司已經開始在南美洲布局,就不知道歐洲列強與印加帝國發生大戰之時會不會被波及。

  對這個問題,內閣同樣存

  在不同的觀點,怕明帝國公司因為戰爭而受到牽連的官員,不支持這些公司向南美洲發展,而持積極態度的官員認為,明帝國有能力保護這些公司的利益,如果歐洲列強膽敢侵害這些公司的利益,明帝國可以武裝介入,為明帝國獲取最大的利益。

  曆史的發展證明了一個事實---弱國無外交,在歐洲列強與印加帝國發生大戰之時,明帝國在南美洲的生產基地成了一方淨土,庇護了無數的印加帝國公民,歐洲列強是敢怒不敢言,打落牙齒和血吞,甘苦自知,這是後話,不表。

  其實呢,還有一個事實王景弘沒有挑明,因為這個實在是上不得台麵,這裏雖然有幾百萬人,但他們是有糧食的,他們不屬於遊牧部落,他們偏向於農居社會,他們的糧食足夠他們自己消耗,等到最強大的部落被中小部落(願意加入明帝國的部落)擊敗,人口會大規模減少,糧食?真的不是問題......

  (本章完)